
本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董 銘
對于熱愛本民族文化的法國人來說,淳樸精致的兒童文學就是整個文化的搖籃。即便是在全球化、商業化的語境下,法語文學在兒童領域的成就,仍不會被強大的美式文化所覆蓋。
據法國《費加羅報》等的專題報道,這兩年的相關數據顯示,法國動漫產業從2007年來保持了10%的快速增長,即便在2009年上半年金融危機的陰影下,孩子們喜愛的卡通書籍銷售額也增加了2.4%。來自法國“卡通報道與評論協會”的統計,一年內有4863種動漫書籍擺上了書店貨架,其中3599種是新創作的系列,這個成績在各類書籍中名列前茅。
在所有文學作品中,影響范圍最持久,且最具有商業價值的代表者,是著名的“高盧英雄傳奇”。在這個系列的開發上,法國人借鑒了沃特·迪斯尼王國的成功經驗,50年來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品牌產業。即便在原作者去世后,也能保證其系列故事高質量地不斷問世。以高盧英雄為主角的電影、動畫及主題公園,也成為了法國人足以對抗美國迪斯尼的一個驕傲。2008年的電影《高盧英雄大戰凱撒王子》成了法國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影片,位于巴黎西郊的“高盧英雄主題樂園”也成為僅次于巴黎迪斯尼的兒童圣地,“它們是法式動漫的領頭羊”。
這些成績都是多年積累的成果,就像美國人有迪斯尼里的唐老鴨和米老鼠,法國人也有自己從小喜愛的兒童文學形象。小淘氣尼古拉、小王子,以及兩位勇敢的“高盧英雄”,可列入前三甲。幾十年來深受一代代法國人熱愛的兒童文學形象,早已傳遍了大洋兩岸。其作者圣埃克蘇佩里、桑貝和柯西內也憑借這些兒童形象,成為舉世公認的傳奇作家和畫家。據統計,《小王子》、《小尼古拉》和《高盧英雄》等的單本銷量都超過了億冊,其衍生的音樂劇、電影、動畫的影響力更是不可估量。
對兒童文學作品的再度開發,也是法國人推廣本土文化的重要舉措,小王子和小尼古拉的故事讀給今天的孩子聽,其娛樂性和教育意義仍不過時。《小王子》去年曾推出了全新的重繪版,不同于原作者的形象引來了爭議,卻也吸引了新一代的目光,現在正在制作系列動畫片。《小尼古拉》和《幸運盧克》也于去年被搬上了銀幕,既創造了票房佳績,也再度帶動了原作的熱賣。《小尼古拉》還由于作者遺稿的問世、插畫名家桑貝再度執筆、出版了外篇完整版,引發了整個國家的懷舊熱潮。巴黎市政府特別組織回顧展和座談會,社會各界踴躍參與,討論兒童文學的發展前景。在這種背景下,電影版《小尼古拉》的公映,一舉成為2009年度法國本土電影票房冠軍,反過來促進了兒童文學的創作。
在這種積極、良性的商業漸進模式下,法國兒童文學和相關動漫、影視產業,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中國的動漫產業尚在起步階段,“喜羊羊與灰太狼”就是個不錯的范例,與之相對應的兒童文學作品也需齊頭并進,這樣才能提供適合中國的創作發行環境,為孩子們創造更健康豐富的童年經歷。▲
環球時報201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