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王卓



2010,注定會有一次非常世界杯。與以往不同,球隊在揮汗如雨訓練比賽時,球迷們在欣賞精妙絕倫的比賽時,或許會多了一分忐忑和不安。
從1930年至今,世界杯走過了80年歷史,在已經結束的18屆世界杯里,歐洲舉辦過10屆,南美洲舉辦過7屆,亞洲舉辦過一屆,本屆世界杯第一次來到非洲。
每屆世界杯都是那么難忘,每一場比賽都牽動著無數人的神經。如今世界最頂級的足球饕餮大餐在南非進行時,一切都蒙上了幾分神秘的色彩。或許,當全球的目光都在關注南非時,基地組織、恐怖的“肇事者”也把目光瞄向了南非。上周,基地組織對世界杯發出了赤裸裸的充滿血腥的威脅,以及在世界杯開幕前后發生的踩踏、搶劫、槍擊、車禍等事件,已經使世界杯主辦國把安全因素上升到了首位……
或許,在世界杯的歷史上,南非世界杯注定是一屆非常世界杯。
大型比賽 安全第一
近幾年喜歡旅游的人們腳步愈走愈遠,從東南亞的新馬泰、日本、韓國到歐洲,再到近幾年成為的出游時尚之地——南非。或許是世界杯的到來,南非才變得更加魅力獨具,南非,就像一支萬種風情的萬花筒,囊括了西方社會的現代與非洲大陸的純樸,既有時尚的美麗,也有原始的奇妙。當然,原始的背后也包含了一種無組織、無紀律的散漫。
雖然國際足聯和南非主辦方一直在強調“世界杯很安全”,但如今當所有32支參賽球隊、45萬球迷以及各國記者、游客紛紛涌入南非時,安全卻成了一個不容忽視的首要問題。毫無疑問,世界杯在非洲大陸首次舉行被認為是非洲的榮耀,對其提振民族精神、非洲復興及發展都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所以,南非為本屆世界杯傾注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
世界杯落戶南非,既有歷史的偶然,也是時代的選擇。從上世紀90年代起,世界杯給舉辦國帶來的經濟貢獻日益增大,大大提高了世界各國申辦世界杯的欲望。在國際足聯確定2002年世界杯由日韓聯合舉辦后,非洲作為被遺忘的“角落”反而獲得了特殊的關注。10年前,南非首次提出申辦2006年世界杯,就得到很多國家的支持。遺憾的是,在國際足聯執委會投票時以一票之差輸給了德國。
惜敗后的南非沒有氣餒,反而看到了更多希望。更讓非洲人興奮的是悉尼奧運會,國際足聯執委會或許是受到國際奧委會的啟發,同意世界杯在各大洲輪流舉行的設想。幾個月后,國際足聯官方網站上更是刊登出一條爆炸性消息:國際足聯執委會決定世界杯輪流坐莊制先從非洲開始,一年后在國際足聯特別會議上,“2010年世界杯由非洲國家承辦”的提案獲得了通過。
在一年之后的國際足聯主席選舉中,布拉特遭遇了嚴重的誠信危機,手下愛將魯菲南(時任國際足聯秘書長)甚至反水做了“污點證人”,指責自己的老板挪用公款以及用現金換選票。老練的布拉特見招拆招,一舉粉碎了“反布集團”的奪權企圖,力壓非洲足協主席哈亞圖等人而獲得連任。有分析指出,一些重要的非洲國家期待布拉特兌現承諾并看中他在國際足聯中的影響力,因而在投票的關鍵時刻緊緊團結在與非洲大陸有著深厚感情的布拉特(曾在國際足聯中負責非洲事務)周圍。
剩下的事情似乎是在走過場:日韓世界杯結束兩個月后,非洲各國足協接到了國際足聯發出的申辦世界杯的正式邀請。在截止日之前,南非、摩洛哥、利比亞、埃及、尼日利亞和突尼斯6國提出了申請。一年,各國申辦委員會在國際足聯做申辦陳述,之后幾個月國際足聯技術委員會特派小組視察各國組織工作,其間布拉特明確表示反對突尼斯和利比亞聯合申辦,南非的兩個對手被淘汰出局。最終,南非又憑14票擊敗摩洛哥(10票)。在南非代表團舉行的盛大慶功宴之后,布拉特被南非政府授予“坦博的伙伴”勛章。這枚勛章以前非洲國民大會主席坦博命名,是南非向外國人頒發的最高榮譽勛章。
相信很多球迷還記得南非喜獲世界杯舉辦權的那一刻:85歲的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在蘇黎世的國際足聯執委會會場身披國旗,打著勝利的手勢;而在南非,成千上萬的人敲鑼打鼓、載歌載舞地上街慶祝,南非終于贏得了世界杯的舉辦權……顯然,世界杯能夠落戶南非,從某種意義上講,更多的是憑借曼德拉的個人魅力以及“閃電公關”的成功。現在回想起來,國際足聯當年把世界杯的舉辦權交給南非,有很大的情感因素。世界杯首次來到非洲,也讓國際足聯忽視了對非洲安保的考察。因此,直到現在世界杯開幕了,關于“安全問題”的質疑從來沒有間斷過,而從6年前南非獲得世界杯主辦權那天起,南非足協副主席被殺、科特迪瓦悲劇、安哥拉的槍聲……非洲足壇各種與足球相關的流血事件更是層出不窮。
南非在非洲算得上最富庶的國家之一,但治安狀況令人堪憂。據統計,南非的非法槍支高達300萬支,各類謀殺和其他犯罪活動發案數一直居高不下。今年1月4日,44歲的吉米·莫拉拉在家中被槍殺,他不僅是2010年世界杯組委會的成員,還是南非足協的前副主席。4月5日,南非右翼領導人尤金·特雷布蘭奇在約翰內斯堡的私人農場被兩名黑人雇工殺死。據警方介紹,特雷布蘭奇被殺是由于他沒有及時支付勞動報酬。對于安全問題,南非方面曾表示用于世界杯安保方面的開銷將達到5億美元,而在世界杯開幕前,南非方面在安保方面的開銷已經增加到10億美元,其中調用警力4.4萬人,配置5萬套新型防暴裝備,200輛裝甲車、100輛坦克、10架無人偵察機和6架武裝直升機、10門最先進的火炮,100輛高速巡邏車以及海軍護衛艦參與海上巡邏……
據了解,南非治安差問題由來已久,這跟警察不作為也有很大關系。南非警察的待遇不高,月工資在4000蘭特左右(1南非蘭特=0.9033人民幣元),而且他們的武器裝備很差,甚至有時不得不以假充真以振聲勢。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自然很難為工作傾盡全力,報案后遲到至少半小時“出場”的情況經常出現,而且破案率很低。
據國外有關媒體報道,南非的小偷也很多,令人防不勝防。兩周前,在南非備戰世界杯的哥倫比亞國家隊遭遇竊賊,球員入住的五星級酒店被盜賊光顧,而最新的調查顯示嫌疑犯竟然是該五星級酒店的兩名清潔工。他們利用哥倫比亞隊外出訓練時,大搖大擺進入球員房間,以清理房間為由,順手“牽”走了近3000美金。而此前,南非舉辦聯合會杯比賽期間也曾發生球隊被盜事件:埃及隊下榻的飯店遭竊賊光顧,損失達上萬美元。值得一提的是,本屆世界杯期間,很多財大氣粗的國家隊都拒絕入住五星級酒店,而是選擇安全系數較高的別墅,只有那些經濟實力不很強的球隊會“冒險”入住五星級酒店。
如今世界杯在南非開賽之際,人們當然不會忘記年初非洲國家杯上的那次“恐怖襲擊”——當時,多哥隊大巴遭機槍掃射,結果1死9傷。這起襲擊事件發生在多哥隊大巴進入安哥拉卡賓達后5分鐘,多哥隊因為賽前在安哥拉鄰國剛果進行訓練,所以選擇坐大巴到卡賓達。按照非洲足聯的規定,所有球隊應該坐飛機到賽地,而不是坐大巴。為了安全,安哥拉派了軍警保護多哥隊大巴,當車隊進入卡賓達、一切看起來都很正常時,車隊突然遭到襲擊。親歷整個事件的多哥隊成員托馬斯·多塞維回憶說,槍擊至少持續了20分鐘,“襲擊者武裝到了牙齒,他們瘋狂開槍掃射。我們在座位下趴了20分鐘,實在太可怕了。當我們從車上下來時,感到一片茫然。”
近年來,世界足壇發生過多起球場慘案,據統計,發生地點以非洲居多。出于安全考慮,如今在世界杯開賽后,很多人取消了原本打算到南非看球的計劃,而選擇在家里觀看比賽。更令人感到不安的是,“基地”組織一直在策劃針對南非世界杯的恐怖襲擊陰謀。各國球迷和球員,特別是西方國家的隊伍,如美國隊、英格蘭隊,法國隊、德國和意大利隊均被揚言或警告將成為基地組織攻擊的對象。他們多次發出威脅,聲稱要使用槍支和汽車炸彈實施襲擊。
因此,在這樣的大環境里,前往南非的各路人馬將防范措施可謂做到歷屆世界杯之最:德國隊保安公司提議為參賽球員訂制防彈衣;德國足總安排私人保鏢貼身保護球員;英格蘭國家隊亦考慮不讓球星太太隨隊出征,一支警察衛隊專門加強英格蘭隊的安保;為避免羊入虎口,素來善打艷麗牌的日本電視臺今次對女性主播赴南非下達了“禁足令”;更有外國公司為世界杯球迷度身定做防刺背心,保障人身安全的同時,還可為心儀球隊打氣。
然而,盡管如此,世界杯安保事件還是不斷。先是在南非世界杯開幕前5天,“非洲雄鷹”尼日利亞與朝鮮的熱身賽上,發生了踩踏事件,接著又有警察被殺、荷蘭球迷溺亡的消息傳出,92歲的“國父”曼德拉的重孫女發生車禍,且疑似被謀殺……一系列的“事件”發生,甚至不由自主讓人們想起以往奧運會上的恐怖事件: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發生了“黑色九月”恐怖襲擊事件,導致11名運動員和教練員死亡;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出現爆炸事件,兩人被炸死,100多人受傷。“9·11”事件后,奧運安保變得更為敏感和重要。2000年悉尼奧運會安保經費為1.98億美元,到了2004年雅典奧運會時,安保經費達到了驚人的15億美元。在雅典奧運會時,親臨現場采訪的《新民周刊》特約記者就曾感覺到了“重兵壓境,如臨大敵”的氛圍,起初感覺與奧運會本應有的熱烈、喜慶不太協調,但后來大家都理解了,說到底,大型比賽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一次冒險的足球盛宴?
在“非常環境”下,上演世界杯大戰,一切都變得非同尋常。人們會記住2010年6月11日這一天——南非世界杯大幕拉開。從這一天開始,在未來的30天,32強將在64場對決中鏖戰,736名球員將在全世界的關注下為大力神金杯全力角逐……
隨著世界杯大戰越來越激烈,全球各地許許多多狂熱的球迷抵制不住誘惑,相繼來到現場觀戰,其中也有不少中國球迷。開幕式前,相關方面聲稱南非世界杯門票銷售已超過了100萬張,但與往屆世界杯一票難求的景象相比,南非世界杯的門票出售工作還是頗顯尷尬。據英國《鏡報》的報道,世界杯門票滯銷,至今仍有近50萬張門票無人問津,它們涵蓋所有舉辦城市的所有淘汰賽門票,但不包括決賽門票。為促進門票銷售,國際足聯已大幅降低了門票價格,可結果還是不盡如人意。
比如,開幕前那起踩踏事件,如果世界杯是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舉辦,這起慘案完全可以避免。當時,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和南非總統祖瑪在比勒陀利亞召開新聞發布會,展望南非世界杯給南非帶來的巨大正面影響。可是幾個小時后,負面新聞接連不斷,前往非洲采訪的媒體記者遭搶劫的事件竟然接連發生了近十起,中國記者也遭遇被搶的驚魂一刻:6月8日,由知名體育記者李承鵬、申花足球俱樂部發言人謝暉、電影演員張璇等人聯袂主演的電影《燃情世界杯》正在南非熱拍,然而8日16時左右,劇組在索維托貧民區拍攝時,遭到當地黑人歹徒持槍搶劫,劇組錄音設備全部被搶。另外,歹徒還搶走了多部手機和相機,但幸運的是,沒有人受傷;同一天,剛抵達南非不久的安徽新安晚報采訪世界杯的特派記者安雨、潘焱等一行3人,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市區駕車前往足球城體育場,不幸遭遇當地劫匪搶劫;次日,北京電視臺的一位記者單獨外出攝像,又遭遇持重武器的劫匪。
央視主持人張斌在不久前的一篇博客中提到,南非約翰內斯堡華人開辦的店鋪,一般都要加裝防護網,因為劫匪喜歡打劫中國人。那么,南非華人為何容易成為被攻擊的目標?前往南非的各路記者找到了答案。其一,中國人沒有融入當地社會,不是當地的一個族群,因此哪兒都存在“欺生”。其二,中國人不通曉當地語言,與當地人溝通本來就少,遇到搶劫后,往往不能及時報案。其三,中國人出行習慣攜帶現金,據說,中國游客被當地劫匪稱為“中國肥羊”。
一直以來,安保問題都是大型體育賽事的重中之重,此前葡萄牙歐洲杯、德國世界杯在各個方面都交出了合格的答卷。2006年德國世界杯期間,《新民周刊》記者就在德國采訪。記者親身感受到,你可以獨自一人深夜游走在不來梅的林間小道;半個多月中記者每天在火車站邊的網吧內發稿,有一次記者的手提包遺忘在了網吧,幾小時后回去找,居然是完璧歸趙。德國世界乒乓球賽和德國世界足球賽幾乎是同時舉行,球賽散場時為了保證交通順暢,所有人可以免票乘坐電車和地鐵……
由于許多體育盛事的安保工作堪稱完美,在過去的采訪中,記者從來沒有考慮過人身安全這個問題。世界乒乓球比賽通常安排在人口不多的小城里舉行,無論是克羅地亞的薩格勒布,還是荷蘭的艾因霍溫,或是卡塔爾的多哈,記者每到一處,都能得到當地人禮貌的指引,教練、球員們同樣逍遙自在,你可以親眼看見薩姆索諾夫騎著自行車在山間的黑森林里兜風,你甚至可以在波斯灣地處偏遠的打折店里與老瓦攀談合影。那里沒有槍聲,也沒有硝煙,如果非要找出那么一點意外,那就是漢堡的球迷酒醉后扔出了一兩個玻璃酒杯。2010,注定會有一次非常世界杯。與以往不同,球隊在揮汗如雨訓練比賽時,球迷們在欣賞精妙絕倫的比賽時,或許會多了一分忐忑和不安。試問在恐怖襲擊的傳言之下,各大球隊的出場陣容、對戰成績、勝負也會變得無足重輕。
目前,世界杯小組賽正如火如荼,無論是東道主的神勇、巴西的完美、阿根廷的神秘、還是西班牙的鋒線、意大利的防守、荷蘭的立體進攻都讓我們眼前一亮、拍手叫好。然而,這是非常南非、非常世界杯,球員心理上必定會承受更多壓力,一切變幻莫測……
此前,有報道稱,一直對西方國家懷有敵意的恐怖組織認為南非世界杯是可乘之機。“基地”組織近期揚言要攻擊英格蘭與美國的C組揭幕戰(雖然最后有驚無險)。同時他們還將目光瞄準球迷,南非旅游勝地、賓館和停車場等地也成為實施恐怖襲擊的目標。恐怖分子甚至放言,要使用安檢無法辨別的炸彈裝置進行襲擊。為了保護國家隊在南非的安全,美國和英國的特工在賽前早已開始行動,不惜代價監控各個恐怖組織的動向。美國隊選擇一家鄉村酒店駐扎,自然是出于安全考慮。因為酒店除了南非特警守衛外,酒店的高墻也是其他酒店所不能及的,它的外圍更是用鐵絲網層層環繞,如同軍隊的駐地一樣。
保衛足球、保衛世界杯目前已經成為組委會的頭等大事。雖然英美之戰“平安收場”,可誰又能保證,后面的比賽不會出現什么新的“襲擊威脅”?對基地組織的策劃的一系列的“威脅”,國際足聯的表態是:南非世界杯組委會對此已有充分的準備。國際足聯秘書長瓦爾克說:“我們將竭盡所能做好安全工作,并與有關部門建立全球性的安全網絡,確保南非世界杯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