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偉一
金融暴政就是借助其金融創新工具,對中產階級實行專政。
“金融暴政”(the tyranny of finance)是英國學者克里斯·布拉莫爾教授所強調的新概念。其特點是不受管制的金融業、自由貿易、最小福利政府等,定義比較模糊。但更奇怪的是,“金融暴政”標題的一節中,布拉莫爾教授所寫的第一句話,是批評中國經濟學家,矛頭直指大腕經濟學家樊綱:
樊綱和胡永泰深信盎格魯-撒克遜模式的優越性。然而,證據并不那么充分。以金融為例,關于中國應該做些什么,樊綱和胡永泰提出了相當明確的觀點。他們大膽斷言:“在經濟領域最大瓶頸是私營金融機構的發展非常緩慢……整個金融體系仍由國有部門所控制,市場競爭基本缺失?!?/p>
樊綱和胡永泰都是名氣很大的人,時常在電視上以布道者的形象出現。布拉莫爾教授卻對中國這兩位主流經濟學家不以為然。他說:“樊綱和胡永泰倡導的金融自由化造成的問題將比其所能夠解決的問題多……”在布拉莫爾教授看來,“中國經濟需要一些更具有社會主義性質的東西——擺脫其賭場般的股市將是一個開始?!?/p>
布拉莫爾教授說到點子上了。當然,股市如賭場絕不是中國所有、特有的問題。正如布拉莫爾所說,“在盎格魯-撒克遜經濟體系中,資本市場失靈現象很普遍,并且只能通過政府干預才能避免?!焙芸上?外國不好的東西我們一學就會,絲毫也不顧忌什么中國特色。
暴政離不開政權,金融暴政也是如此。華爾街和華盛頓在許多問題上保持驚人的一致,甚至是穿一條褲子。布拉莫爾教授沒有給“金融暴政”一個精準的定義,沒有展開談。其實,金融暴政就是借助其金融創新工具(實質上是大規模金融殺傷武器),對中產階級實行專政,從中產階級身上割肉。
金融暴政是全面專政。資本市場的勢力是要擴大到其他領域的,華爾街銀行、對沖基金、保險公司以及相關部門向國會議員的候選人提供巨額政治捐款,其金額在新千年的第一個十年中達17億美元,其中很多給了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2010年美國最高法院做出判決,任何個人或公司,可以無限量地出資進行廣告宣傳,支持或反對競選公職的候選人。
金融暴政如此黑暗,難道連一線光明都沒有嗎?布拉莫爾教授告訴我們,還有另一種活法——萊茵型資本主義?!斑x擇性的產業政策和政府對銀行部門的控制,都是萊茵型資本主義的核心特征?!彼^萊茵型資本主義就是德國模式,是高福利的模式,貧富差別較小,社會比較和諧。金融危機之后,歐元區遇到了困難,但其債務問題不是德國的問題,主要是希臘、葡萄牙、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南歐四國好吃懶做、超前消費、寅吃卯糧,反倒要德國援手。在盎格魯-撒克遜模式與萊茵模式中,布拉莫爾教授認為,“樊綱和胡永泰含蓄地提出,中國的目標應該是復制盎格魯-撒克遜資本主義的制度和機制?!?/p>
布拉莫爾這位英國教授與樊、胡兩人往日無怨,近日無仇。與其說是痛恨樊、胡兩人在中國以訛傳訛,不如說他是痛恨英國本國的資本市場,以及英國工黨高層那些叛徒。英國曾經有世界上最好的醫療保險以及從小學到大學的免費教育,那是布拉莫爾教授的“理想社會”,其基礎是“普遍保險、基礎實施國有,繼續實行為養老金和其他福利支出籌資金的國家保障體系”。
布拉莫爾教授的觀點確實讓人耳目一新,精神為之一振。近年來在經濟、金融領域,中國的理論家們大多是打著洋人的旗號,拉大旗、做虎皮,很少有自己的思考和探索。而洋人的旗號又以華爾街的旗號為主。其實,洋人也有批判自己資本市場的,洋人中也有批判西方在中國的代言人的。布拉莫爾是英國謝菲爾德大學中國政治經濟學教授,其批評樊、胡的文章題為《走出黑暗》,已被譯成中文登載在2010年5月期的《國外理論動態》上,這是一份由中共中央編譯局主辦的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