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俊文
(四川省邛崍市平樂中學,四川邛崍 611539)
高考復習中物理母題思維的回歸
余俊文
(四川省邛崍市平樂中學,四川邛崍 611539)
進入高考復習階段的物理教學,大量的研究練習題目被用來強化訓練,尤其是對“某種題型、某類題目”等具有代表性的問題更為重視,人們常將它稱之為“母題”.在母題中最為重要的一類就是主干知識綜合問題,這類母題可使學生理解掌握基本規律的入門更為容易,又能使思維發散得開,并且由母題引起的問題想像空間大.對掌握相關主干知識及知識間的聯系、分析新問題都能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如此看來,母題是針對高考采取的集訓措施,也是典型的應試教育的產物,但是,如果教學實踐中運用得當,它不會桎梏我們的思維,它產生舉一反三,遷移組合知識和能力的效果,就是素質教育中培養發散思維、創新思維的過程.至此,我們承認母題,承認母題在系統掌握知識上的不可替代作用,但不要把母題僵化成只為應試教育服務,要弱化母題的應試功能(猜題、押題、題海戰),要強化母題思維,舉一反三,遷移組合知識能力的效果;以培養發散思維,提高知識能力素質.
母題的意義在于應用系統知識并能做到以不變應萬變,而萬變不離其宗.通過母題可以將有關的若干知識點、基本概念、基本規律有機地構成一個體系;通過母題的綜合性典型性可以還原知識點及其關系,還能將知識應用擴展到與之有關的問題,甚至是跨學科的知識上來.同時母題還使我們在分析研究新題目時找到一種感覺,找到一個具體的東西做參考系與之比較進行分析判斷,大大提高思維的準確度和效率.從這個意義來講,在母題選取中遵循“問題變幻空間大,思維發散得開等素質教育的要求”就很重要.通常情況下,母題可分為三類.第一類為基礎性的母題:即各章節教材后所配的練習題目.主要是促進基本概念、基本規律的記憶理解的訓練題目,強調基礎性和對問題的擴展性.常言道:萬丈高樓平地起,可以說所有的物理題目都能分解成若干個小知識點,每個小知識點的來源、及其本來面目都在教材上找到.我們沒有理由尋找母題而遺忘教材基本練習之母本;第二類為主干性的母題:它主要綜合了大的基本規律或者典型的物理過程.如象力學綜合、電學綜合、實驗綜合等等問題,它能使知識體系間的聯系、物理量間的聯系、物理過程間的聯系更加清晰,從而使分析問題、知識系統、遷移、組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充分提高,這類母題既能應試又能發散思維提高能力,是高考復習中最重要的物理母題;第三類為新穎性的母題:它主要體現在知識向外結合和擴展的跨學科的問題.如生物與磁、感應器與自動化、航天技術、天文知識等等,結合新技術、新材料、新科技可使我們的視野更加開闊,并可把已有的知識、方法移植到新問題上再重新組合以解決新的問題.這樣的母題既可使我們的思路有了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空間,更是素質教育所需達到的目標之一.
這里例舉一道力學綜合性的母題來說明母題思維回歸的必要.

圖1
例.如圖1所示,質量為6 kg的小車B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質量為2 kg的滑塊A從平臺以40m/s的速度沖上小車經2 s,A與B間無相對滑動.求:
①A與B間共同運動的速度?
②A與B間的摩擦力?
③系統摩擦力所做功?
④A在B上滑行的距離?

其次,該題包含了力學中的動量守恒、動量定理、能量守恒、動能定理四個力學主干知識,有人將之稱為解開力學問題之門的五把鑰匙中的四把鑰匙,此題所涉及的知識點不論大小都異常豐富,異常重要.
再次,這4個問題設置是一步一步深入的,其目的是要引導我們對知識間的聯系的思考一步一步深入下去.在高考復習中這四個力學主干知識,有著極強的針對性,求解后面的問題須以前面問題求解為基礎,一步比一步深入典型的遞進的關系,該習題如果只給出第4問,那也要將第1、2問求解后才可解.這樣把幾個基本規律間的聯系表達得極為清晰,對學生分析物理過程,能力提高有著很好的效果.
最后,該題還有極大的變幻空間,從形式上、內容上、問題設置的順序上都有著相當的變化情況(這里不再舉例),弄清該題對由此衍生出的問題就迎刃而解,從而擴展了我們的思維空間,并悟到了素質教育的真諦.如果我們只是能解出某個題,不去好好的總結、歸納、延伸,那它僅僅是應試教育下的一個題而已.回歸了母題素質教育功能,不僅能利于考試,而且利于個人的能力提高.
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得到許多啟發:不要將母題看成應試的捷徑去猜題押題.做幾道母題好象什么題都能做,無所不能似的,其實能解該母題到能解由此衍生出的問題,其間還差了幾個能力層次,要突破這幾個能力層次,須更多的兩個缺一不可的理解感悟過程和強化訓練過程.在應用母題的教學實踐中,強調強化訓練的同時,適度提高理解感悟的成分,有意識偏重思維的變幻聯系、偏重對問題的預見,這樣母題思維就真正地回歸到了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了.
2010-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