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世界日報》1月20日文章,原題:中美龍爭虎斗 世界級政治、經濟咨詢公司歐亞集團前不久發布一份報告,內容令人矚目。報告將中美關系列為今年全球投資者需要關注的十大潛在風險之首。
雖然報告未能引發媒體的很大關注,但其內容的確是一語中的:“中美今年很可能步入競爭”,告誡投資者要引起注意。
對于敏感的投資者來說,這一警告非同尋常。因為從經濟角度出發,更容易看清國際問題本質。
預言會準確嗎?中美關系從年初開始就陷入麻煩,美國不斷刺激中國。
美國最快將在今年年初決定是否向臺灣出售“黑鷹”直升機和“愛國者”導彈。美國還宣布,奧巴馬將會晤達賴。這兩件事都是中國極其忌諱的。在谷歌的問題上,兩國也在進行交鋒。
世界兩強的矛盾就像外界所等待的一樣,新年伊始便爆發出來,這意味著什么呢?可以從多個角度作出解釋,但給人印象是美國正式開始牽制中國,尤其是美國一味地挑釁中國的軟肋,這很不平常。
如果美國不下定決心,對臺售武或與達賴會晤這些牌都不是能輕易打出的。這不是單純的偶然事件的連續。我們應意識到,里面包含了美國的政策意志。
金融危機發生后,世界經濟主導權正快速落入中國等新興經濟圈。美國會袖手旁觀中國的崛起嗎?我有一種預感,不論以何種方式,中美沖突都無法避免。
從這一點來看,今年將成為中美關系史上里程碑式的一年。龍爭虎斗的國際局勢就要在我們身邊上演,對此我們要做好準備。▲(作者全千實,張尹珠譯)
環球時報2010-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