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劈波斬浪,五年勇往直前,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風雨兼程的“十一五”即將走過。
回首這跌宕起伏的五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環境,面對來自國內外的各種重大挑戰,中國搏擊風浪,乘勢而上。
這五年間,中國遭遇突如其來的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和國際金融危機。但卻闖過一個又一個難關險隘,國民經濟實現了新的跨越。“十一五”規劃提出,“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5%,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這一目標,現已超額完成。
這五年間,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地位發生了重大變化。2009年,經濟總量居世界的位次由2005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占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8.5%。進入2010年,這一格局再次被重寫:二季度中國GDP超過日本,從而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這五年間,中共中央連發五個一號文件,強調“三農”重要性,糧食產量實現“七連增”,并穩定在1萬億斤,為13億民眾衣食無憂、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這五年間,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圍繞著“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我國的廣袤鄉村發生著真實的改變。
這五年間,人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十一五”時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05年的11760元增長到2009年的1717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先后跨越4000元、5000元大關,2009年達到5153元,年均實際增長8.3%,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民收入增長最快的時期之一。
在困難中奮起,在挑戰中前行,中國即將交出的這份“十一五”歷史答卷,帶給每個中國人的無疑是驚喜和自豪。因為我們看到,艱辛與險阻,都未能改變中國又好又快發展的航線。五年輝煌成就,掛滿了中國高高揚起的前進風帆。
再過20天,我們就將告別“十一五”,邁入“十二五”的門檻。回首這即將過去的五年,是終點,也是起點;是結束,更是更加美好的開端。本期我們特策劃專題“‘十一五’回眸”,和您共同回顧“十一五”的奮進歷程,見證“十一五”帶來的精彩變遷。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