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洪
(四川省廣元食品藥品檢驗所,四川 廣元 628000)
鹽酸小檗胺糖衣片裂片原因及對策
王昭洪
(四川省廣元食品藥品檢驗所,四川 廣元 628000)
目的 解決鹽酸小檗胺糖衣片的裂片現象,提高藥品質量。方法 分析鹽酸小檗胺糖衣片出現裂片現象的原因。結果 認為造成鹽酸小檗胺糖衣片出廠貯存3個月后出現裂片的主要原因有黏合劑的種類與用量、濕粒的干燥程度、隔離層的隔離效果和藥品包裝的嚴密性。結論 只要注意規避造成開裂的因素,規范生產行為,就能大大提高鹽酸小檗胺糖衣片的生產質量,避免裂片的發生。
鹽酸小檗胺;糖衣片;開裂;對策
鹽酸小檗胺是一種升白細胞藥,其原料鹽酸小檗胺及制劑鹽酸小檗胺片質量標準收載于國家藥品標準[1-2]。鹽酸小檗胺片又分類白色片和糖衣片兩種。我所在檢驗某公司生產的10批次鹽酸小檗胺糖衣片質量時,發現出廠貯存時間在3個月以上的樣品均出現裂片現象,判定上述藥品質量均不符合規定。筆者研究該藥品的生產工藝后,如果在鹽酸小檗胺糖衣片的生產過程中忽視上述因素,則所生產分析了藥品在貯存期間容易出現裂片現象的原因并提出了對策,報道如下。
1.1 黏合劑選擇不當、用量不足
生產廠家在鹽酸小檗胺糖衣片制備過程中常采用濕法制粒壓片,以微晶纖維素作為該藥品的黏合劑,用量為10%。而微晶纖維素在藥劑中主要用作直接壓片的黏合劑、崩解劑和填充劑,通常用量在15% ~45%[3]。黏合劑用量不足可導致黏合力差,從而引起裂片。
1.2 壓片顆粒過于干燥
鹽酸小檗胺在常溫貯存條件下是一種含4分子結晶水的化合物。當壓片顆粒干燥溫度達到100℃時,鹽酸小檗胺開始失去結晶水,顆粒變得過于干燥,壓制出的片劑容易裂片。
1.3 包衣隔離層達不到隔離效果
生產鹽酸小檗胺糖衣片時,在包糖衣工序中常使用明膠漿包隔離層,一般包3~5層,以使片心與糖衣層隔開,防止包衣時糖漿中的水分被吸至片中不易吹干,而這會引起片劑膨脹而使片衣開裂或使糖衣變色[4]。筆者在了解上述開裂鹽酸小檗胺糖衣片生產工藝時發現,生產工人包隔離層時使用的明膠的貯存時間已超過兩年,雖然未超過規定的3年的有效期限,但其膠漿性能已經明顯下降,故所包隔離層達不到應有的隔濕效果。
1.4 包裝不嚴密
鹽酸小檗胺糖衣片采用鋁塑包裝時,由于材料膨脹系數的差異以及生產工人操作方面的原因,聚氯乙烯(PVC)硬片與鋁塑泡罩包裝(PTP)鋁箔結合得不夠緊密,藥片會在貯存過程中慢慢吸收空氣中水分而開裂。
2.1 選用適當的黏合劑,保證用量
應改用蔗糖作為鹽酸小檗胺糖衣片的黏合劑,用量為30%,濕法制粒時配成50%~67%的糖漿。
2.2 控制濕粒的干燥溫度
考慮到鹽酸小檗胺含有結晶水的特性,在生產鹽酸小檗胺糖衣片時,濕法制粒應將濕粒的干燥溫度控制在50~60℃以內。
2.3 使用近期生產的明膠包隔離層
應采用出廠2年以內的明膠作為包隔離層的材料,膠漿制備溫度不宜超過40℃。
2.4 規范包裝操作,增加密封塑料包裝
加強生產工人對包裝機操作的培訓,使之熟練包裝操作技能,讓PVC硬片與PTP鋁箔結合緊密。必要時在鋁塑包裝的基礎上增加密封塑料包裝,以減少空氣中水分對藥品質量的影響。
鹽酸小檗胺是含結晶水的化合物。在鹽酸小檗胺糖衣片的生產過程中應注意選用適當、適量的黏合劑,采用濕法制粒時應將濕粒的干燥溫度控制在50~60℃,并使用近期生產的明膠包隔離層,同時應注意藥品包裝的嚴密性。筆者認為,只要在鹽酸小檗胺糖衣片的生產過程中注意規避上述因素的影響,規范生產行為,就能大大提高鹽酸小檗胺糖衣片的生產質量,從而避免裂片現象的發生。
[1]WS-10001-(HD-1242)-2002,國家藥品標準[S].
[2]WS-10001-(HD-1243)-2002,國家藥品標準[S].
[3]羅明生,高天惠.藥劑輔料大全[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742.
[4]南京藥學院藥劑學教研組.藥劑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5:741.
FQ460.6
A
1006-4931(2010)10-0050-02
王昭洪,男,主管藥師,執業藥師,主要從事藥品研發、檢驗及其管理工作,(電話)0839-3263669(電子信箱)Wang ZaoHonga@163.com。
2009-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