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衛軍 錢桂蘭
(江西新余市新鋼公司中心醫院 江西新余 338028)
慢性盆腔炎性輸卵管阻塞是婦科常見病之一,隨著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加之環境因素的影響,此病發病率有不斷上升的趨勢,而對輸卵管阻塞的治療,目還沒有更很好的辦法。我科自2005年對慢性盆腔炎性輸卵管阻塞進行專題探討,現將近5年的病例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門診已確診慢性盆腔炎繼發性輸卵管阻塞56例,臨床癥狀有腰骶部墜脹痛、白帶增多、盆腔粘連等癥狀。
所有研究對象均于輸卵管通液或造影后確診為輸卵管阻塞,囑其用中藥敗醬草、川楝子、紅藤、蒲公英、延胡、桃仁、丹皮等,根據辨證進行加減配伍,痛重時加延胡索,有些患者為寒氣凝滯,治療責以溫經散寒,行氣活血為主,常用桂枝,茯苓湯加減。氣虛者加黨參、白術、黃芪,將每劑中藥蒸煮為50~80mL濃縮液,放置溫熱狀態,溫度不低于37℃,不高于43℃,每晚睡前排空直腸,用一次性50mL注射器吸取藥液,用一次性導尿管插入直腸深約25cm,將藥液緩慢推入直腸內,拔除肛管,以不排出藥液為度,保留灌腸30~40min,保留時間適當延長效果更佳(最長時間可達2~3h)。同時鹽袋熱敷下腹部30~40min。1個月為1個療程,經期停用,連用3個月。
治療3個月后停藥,月經干凈3~7d行輸卵管通液試驗:(1)注液體無阻力或者開始有一定阻力,后阻力消失,無液體回流,無腹痛,示輸卵管通暢,為顯效;(2)注入液體無阻力或者開始有較大阻力,后阻力仍存在但變小,有少量液體回流,病人感輕微腹痛,示輸卵管通而不暢,為有效;(3)注入液體阻力大,注入不足8~10mL,即不能推注液體,液體回流多,病人腹痛明顯,示輸卵管阻塞,為無效。
全部病例56例3個療程治療顯效15例,占26.8%;有效37例,占66%;無效4例,占7.2%,總有效率為92.8%。
隨著細菌耐藥程度的增高、慢性病例的增加,慢性盆腔炎繼發輸卵管阻塞,抗炎藥物不易進入,病情反復發作,頑固難愈,治療慢性盆腔炎性不孕癥就更為棘手。傳統的治療方法是長期中藥加減配伍后煎服,治愈率低且胃腸道反應較大,長期服藥也會給患者造成心理負擔,患者難以堅持,改良的中藥灌腸方法治療讓患者感覺舒適,能延長中藥在體內的保留時間,讓中藥更有效的吸收。合并鹽袋熱敷,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灌腸藥物吸收,能很快發揮作用,促進炎癥消散。藥物不用口服,不經肝臟,由靜脈叢直接進入下腔靜脈,避免了寒苦藥物對胃腸刺激,減輕了肝臟負擔,又減少對藥力的影響。中醫藥對治療慢性盆腔炎具有優勢。近年來,隨著抗生素的不斷更新換代,細菌的耐藥性亦不斷增強,有些菌株對多種抗生素均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藥性,而對中藥卻耐藥較少。盆腔炎以濕熱為主,以敗醬草、川楝子、紅花、苦參、紅藤、蒲公英、延胡等藥配伍,經過直腸,中藥濃縮液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所致的炎性輸卵管阻塞,具有較好的療效,能夠明顯改善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治療方法簡單易行,容易操作,值得推廣。因此,在發展祖國傳統醫學的今天,在廣泛使用抗生素的現代,更應該提倡中醫中藥治療慢性盆腔炎,使祖國醫學在臨床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1]張淑蘭.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416~418.
[2]陳敏章.國家基本藥物[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