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斌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 河南商丘 476100)
由氧氣濕化液使用不善所造成的醫院感染眾所周知,但臨床操作中往往不規范,造成濕化瓶及濕化液的污染,增加了醫院感染機會。很多醫院在日常監測中,發現使用中的濕化液超標,且有綠膿桿菌,我院以往也時常出現這種情況。綠膿桿菌是皮膚、粘膜、上呼吸道常居菌之一,分布廣泛,水、空氣、土壤、醫院環境中都存在此菌,同時也是人體的正常菌群,為機會性致病菌。它最適生長溫度為35℃,特別是夏季,正置細菌繁殖的有利時機,尤其適合綠膿桿菌的生長。綠膿桿菌幾乎可感染人體的任何組織和部位。主要是通過污染醫療器具及帶菌醫務人員手引起醫源性感染。因此,為規范操作,為加強氧氣濕化液安全使用,防止綠膿桿菌感染,按照醫療質量萬里行的標準,根據我院的實際情況,從多個環節加強了管理,實踐證明,效果很好,能夠有效控制氧氣濕化液污染。此方法方便臨床操作,可操作性強。臨床有大量吸氧病人,吸氧病人又多為急重、老年病人,對于搶救病人,防止醫院感染,具有重要意義。
(1)濕化液幾天才換一次,未做到每天更換。(2)統一換濕化液時,治療車上層擺滿濕化液瓶,換濕液時,擰下用后的通氣管及濕化瓶,緊接著又換上消毒后的通氣管及濕化瓶,同一人操作,造成污染;且現換前未洗手。(3)腦外科常年加床,且氣管切開的病人多,工作人員忙不過來,氣管切口處需濕化的工作交給病人家屬去做,病人家屬的操作根本不規范,讓病人家屬做這些工作時,病人家屬先把濕化液倒入一個容器內,氣管切口處濕化后,再把濕化液倒入濕化瓶繼續吸氧,又造成污染。(4)科室為節省開支,用透析水或礦泉水,或讓病人家屬自備涼開水。(5)科室使用的濕化瓶超過消毒有效期。(6)某些搶救科室,如急診室、產科、ICU、NICU、PICU、RICU為搶救病人備用的濕化瓶及濕化液超過24h。
(1)與護理部協調,從省醫院找到正在使用的滅菌水的廠家,向藥劑科建議,購入瓶裝滅菌水。要求濕化液用滅菌水,為臨床提供方便。(2)不讓病人備涼開水,不用礦泉水、透析液等作濕化液。(3)備用濕化液存放時間不超過24h。(4)統一更換濕化液時,2人操作,1人取下用后的通氣管及濕化瓶,1人專門安裝消毒后的通氣管及濕化瓶。(5)連續吸氧病人的濕化液每日更換,同時更換濕化瓶,使用后的濕化瓶及通氣管交供應室統一消毒,科室不得處理。(6)更換通氣管及濕化瓶前、后,一定洗手或手消毒。(7)對流量表、通氣管、中心吸氧孔也應注意消毒。(8)一次性吸氧管嚴禁重復使用。(9)定期到供應室檢查臨床科室所領的濕化瓶數量,并與科室吸氧人數相對照,讓數字說話,以督促其更換濕化瓶,對領換濕化瓶明顯不夠的科室,予以質量扣分并通報。(10)規范吸氧操作,一定護士操作,不能因為病人多忙不過來而讓病人家屬代替。
以上措施的執行,看似簡單,但要做到規范操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高度的責任心,而僅忙于做治療,而不注意細節,那是對病人的不負責任。經過以上措施的實施,經我院及市疾控中心多次檢測,我院使用中的濕化液均合格。加強了濕化液的安全使用,控制了綠膿桿菌所致的呼吸系統的醫院感染,也減少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革蘭陰性細菌、泛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菌(PDR-AB)、泛耐藥的肺炎克雷伯菌所致的醫院感染,保證了醫療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