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清 顧勤 王沛 汪悅 金桂蘭
(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 江蘇南京 210046)
開設醫患溝通實訓課程的基本思路①
李廣清 顧勤 王沛 汪悅 金桂蘭
(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 江蘇南京 210046)
闡述高等醫學院校開設醫患溝通學實訓課程的重要性,同時就教學內容、實訓室的建立、授課方式、考核方式及課程建設等提出了初步設想,對醫患溝通學實訓課程的具體實施提出研討。
醫學教育 醫患溝通實訓課程 課程建設
我們的醫學模式已從傳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在疾病的治療上,也同時關注身心兩方面,除了運用藥物、手術等醫療手段以外,越來越重視與患者的溝通,重視患者的心理狀態對治療的影響。因此,許多高等醫學院校逐漸重視對學生醫患溝通技能的培養,開設了相關的課程,但大多強調理論課程,實踐課程有待加強。而良好的醫患溝通是需要一定的溝通技能,為了強化學生的這一技能,使其在走向臨床時多一份自信,少一些無所適從。文中就開設《醫患溝通學》實訓課程,提高醫學生綜合素質,促進教育教學改革,加強課程建設進行探討。
1989年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在《福岡宣言》中強調:“所有醫生必須學會交流和處理人際關系技能,缺少同情應該看做與技術不夠一樣,是無能的表現,醫生必須理解什么是患者,在醫療實踐中怎樣和患者打交道。”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國際醫學教育專門委員會制定了指導全球醫學教育的《全球醫學教育最低基本標準》,其中“溝通技能”是七大重要標準之一。一項中華醫院管理學會的調查結果顯示[1],抽查了326所醫療機構,其中存在醫療糾紛困擾問題的有321所,發生率為98.47%,可是這些機構的醫療事故卻沒有成比例上升。由此可見,多數醫療糾紛并不是因醫療技術問題引發的,而是由于醫患溝通障礙所致患者或其家屬對醫院和醫務人員不滿意引起的。而經過了醫學院四年醫學知識學習的醫學生們,在臨床實習階段,直接從學校跨入醫院,由于缺乏必要的溝通技巧,進行醫患溝通時,容易因態度、方式不得當等而造成誤會,引發醫患矛盾。
越來越多的醫學教育專家正是認識到這一重要性,目前許多醫學院校開設了醫患溝通相關課程,但由于教學中缺乏實際的溝通和交流的具體指導,更缺乏必要的形式多樣的實踐,使醫學生進入臨床工作后,常常缺乏人際溝通能力和應對策略,與病人交往中普遍存在著自信心不足、緊張、焦慮等心理狀態。
所以,通過醫患溝通實訓課程加強醫學生的溝通的技能,增強醫學生的人際交流能力,掌握必要的醫患溝通技巧,全面提高醫學生的素質是現實必要的。
授課內容主要是自編實訓教材,參考以《醫患溝通學》、《臨床醫患溝通與交流技巧》等著作的素材和內容,筆者經過整理,編寫成了系統的教材、實訓指導與大綱可在教學中使用。實訓時數計劃安排12學時,每周平均2學時。臨床醫學專業可考慮設為必修課程,其他專業可考慮設為選修課程。
實訓室的建立使學生將部分臨床基本技能的訓練與溝通技巧相結合,從學生間的醫患角色模擬轉變到與標準化患者(SP)的溝通,再到臨床實踐,形成系統化、規范化,為學生提供了訓練的手段和場所。模擬診室可設4間,每間約20m2,有診桌、椅子、診床、聽診器、血壓計等臨床診室常用設施。每間實訓室需配備計算機1臺,投影儀1臺。方便教學需要[2]。
在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案上,可采取以實踐教學活動為主,課堂教授為輔的方式。課堂教學在復習理論課上所學的基本觀點和理論的基礎上,可安排帶教老師通過討論某一具體溝通實例進行示范教學,學生分組進行情景劇的醫患溝通角色模擬互換;SP病人溝通訓練;觀摩醫患溝通案例視頻后進行討論。多元化的實踐教學,使學生明確具體溝通任務的要求,掌握基本言語技巧,學會觀察患者反應;也使教學活動更加生動,更容易為醫學生所接受和掌握。
教學考核由教學過程中的形成性考核、編寫醫患溝通小品的劇本組成。形成性考核包括到課率(占10%),自主評價(占30%)和標準化患者的評價(占30%)。自主評價包括:同學間相互就進行醫患溝通訓練中的不足提出建議和改進方案,并填寫自主評價表;通過現場采集視頻,進行觀摩與研討。研討內容包括:同學醫患溝通的問題、優點和自己的體會與獨到的好的建議;寫出實訓報告。標準化患者的評價指:標準化患者就學生醫患交流是否熟練掌握合理評價,并填寫標準化患者的評價表,最后由教師點評,做出評價。醫患溝通小品劇本的編寫(占30%)是由教師提出案例或學生自定劇本主題,3~5人組成編寫小組,在編寫劇本的同時,查找相關資料,應用所學的知識對案例進行分析和闡述,各小組在集中上課時間交流,教師進行補充和評價,力求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主學習能力、人文思考及團隊精神。
[1]潘傳德.醫患雙方對醫患關系認知差異性的調查分析[J].醫學與哲學雜志,2005,11(12):63.
[2]王強,周桂桐,張毅.開設《中醫臨床接診與醫患交流學》實訓課程的體會[J].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28(4):211~212.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Offering a Training Course on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The aim is to expound the importance of offering a training course on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medical colleges,and put forward initial ideas on the course content, setting up training rooms, teaching methods,assessment methods an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Discuss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ining course on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Medical education;Course of training communication skills;Course construction
R-05
A
1674-0742(2010)12(a)-0191-02
李廣清:女,碩士,講師,主研方向:中醫內科。
201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