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海林
(四川省閬中市保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四川閬中 637400)
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多發生于老年人,占老年人高血壓的50%以上,隨著人口老齡化,老年ISH已在世界上引起人們的關注。藥物是治療高血壓的主要手段,然而,老年ISH患者多伴有其他疾病,因此在選擇用藥時,應盡可能避免選用對血糖、血脂、血尿酸、電解質等代謝有不良影響的藥物。為此,我們應用依那普利聯合吲噠帕胺治療老年ISH,取得了良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根據中華醫學會老年學會1982年提出的老年界限為>60歲,選擇2006年至2010年門診患者年齡均>60歲,按照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所提出的ISH的診斷標準[即SBP≥140mmHg,DBP<90mmHg(1mmHg=0.133Kpa)]診斷的ISH患者82例,其中男46例,女36例,年齡62~80歲,高血壓病程6個月~8年。
全阻降壓治療均采用依那普利聯合吲噠帕胺,初始劑量依那普利5mg/d,吲噠帕胺1.25mg/d,口服。若患者血壓下降不滿意,且耐受性良好,則劑量可增至依那普利10mg/d,吲噠帕胺2.5mg/d。用藥1個月血壓未達標者加用氨氯地平和/或倍他樂克治療。
治療目標采用《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9年基礎版)規定[1]。高血壓治療主要目標是血壓達標,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腦血管病發病及死亡總危險。普通高血壓患者血壓降至140/90mmHg以下;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降至15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以上全部患者的血壓水平還可進一步降低,建議盡可能降至120/80mmHg以下。降壓治療的血壓低限值尚未確定,但冠心病或高齡患者舒張壓低于60mmHg時應予以關注。
因老年ISH患者多合并心血管危險因素或并發相關疾病,降壓目標應個體化,增加劑量時幅度不宜過大、過快,同時,應避免DBP降得過低,以免引起大腦供血不足。嚴密觀察血壓的變化情況,治療開始時每周測量1~2次,以后每1~2周測量1次,治療前和治療后測量血糖、血脂、血尿酸、血肌酐和電解質。
69例用藥后血壓達標;3例出現干咳,考慮依那普利副作用引起,停藥后改用厄貝沙坦繼續治療,血壓達標,干咳消失;6例加用氨氯地平和/或倍他樂克后血壓達標;4例用藥后血壓控制在154/60mmHg。
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病,老年人由于血管彈性的減退,血壓升高以收縮壓為主,老年人收縮壓升高被認為是單項最強的心血管危險因素,且是預測冠心病、腦卒中和病死率的一個重要指標[2]。治療高血壓主要是降底心腦血管病的死亡和病殘的總危險。國內研究顯示,收縮壓每降低9mmHg、舒張壓每降低4mmHg,人群總的心血管事件減少34%[3]。目前對高血壓的治療除了生活方式的改變外,藥物仍是最主要的治療措施,且需長期堅持用藥,使血壓達標,以減少心、腦、腎等靶器管的損害和并發癥的出現。
ACEI是臨床常用降壓藥,降壓時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率和心輸出量無明顯變化,腎血管阻力降低,腎血流量增加,長期應用能逆轉左室肥厚和改善大動脈的順應性;由于老年人血漿腎素活性降低,血漿容量相對增高,故利尿劑對老年人高血壓比年輕者更有效。據國外報道,小劑量吲噠帕胺對老年人高血壓有效[4]。依那普利聯合吲噠帕胺可以產生協同作用,同時對血糖、血脂、血尿酸、血肌酐和電解質無明顯不良影響。
依那普利和吲噠帕胺均屬長效降壓藥,每天只需服用1次,比較方便,患者的耐受性和順應性均好,價格相對低廉,降壓緩慢,作用維持時間較長。服用期間還可以避免藥物所致的夜間血壓過低,甚至腦供血不足或發生缺血性腦卒中。因此,我們認為依那普利聯合吲噠帕胺治療老年ISH,安全、有效,值得臨床進一步觀察使用。
[1]劉力生,王文,姚崇華.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9年基層版)[J].中國高血壓雜志,2010,1(1):18.
[2]劉國仗.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流行病學及危害性[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1995,14(1):54~55.
[3]沈潞華.降壓治療的目標及藥物選擇[J].中國臨床醫生,2002,30(10):4.
[4]Bennet N e.Hypertension in the elderly[J].Lancet,1994,334:447~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