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慕潔 蘇輝華
(廣東省東莞市常平醫院 廣東東莞 523573)
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是兒童常見疾病,是以腸系膜淋巴結非特異性炎癥、腫大為特征,好發于3~12歲兒童,臨床上常以腹痛就診。以往因缺少特征性癥狀和有效檢查手段,不易與腹部其他疾病鑒別。自高頻彩超應用于腹腔淋巴結檢查以來大大提高了此病的診斷率,于發病早期即得以正確治療。本文就對本院于2008年1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67例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患兒的臨床特征,治療前及治療后2周高頻彩超資料進行分析總結,探討高頻彩超對小兒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的臨床價值。
收集2008年11月至2010年8月本院收治的確診為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患兒67例,其中男39例,女28例,發病年齡2~13歲,平均年齡5.2歲。所有病例均有腹痛,腹痛以右下腹、臍周為主,部分伴腹瀉或便秘,發病前有咽痛、發熱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臍部、右下腹均有壓痛,壓痛范圍比較廣泛,均無反跳痛。白細胞計數增高或正常。全部病例均經臨床治療證實及符合超聲診斷標準。
使用西門子AC-X150彩超診斷儀,探頭頻率為7~10MHz,所有患兒均行常規腹部超聲檢查,排除肝、膽、胰、脾及雙腎疾患后,改用高頻探頭于平臥位對全腹進行縱、橫、斜探查,排除闌尾炎、腸套疊等,然后重點觀察腸系膜淋巴結,測量淋巴結縱徑、橫徑及記錄淋巴結所在部位、數量、形態、大小、邊緣及內部回聲,用彩色多譜勒觀察其內部血流走向、分布以及血流的豐富程度。
本文確定淋巴結腫大的超聲診斷標準為[1]:同一區域腸系膜上有2個以上淋巴結顯像,測量淋巴結最大切面的長軸(L)和短軸(S),長軸直徑>1.0cm,短軸直徑>0.5cm,縱橫比(L/S)>2,同時符合以上條件視為淋巴結腫大。
淋巴結分布以右下腹部最多,其次為臍周及左下腹,上腹部少見。可以僅分布在1個部位,也可以同時分布在多個部位。
治療前:長徑為12~27mm,短徑為5~8mm,治療后:大小明顯縮小或者消失,長徑為4~8mm,短徑為2~4mm,縱橫比例>2。
所有病例中腫大淋巴結數目均多于2個,最多者10余個,散在或成簇分布,呈腎形或橢圓形,無融合現象。治療后復查淋巴結數量明顯減少,直徑明顯變小。
(1)治療前:腫大淋巴結邊界清楚,包膜完整光滑,大部分皮、髓質分界清,皮質為低回聲,大多數髓質為稍高回聲,有少數中央髓質高回聲不明顯而完全呈低回聲,均未見鈣化。彩色多譜勒(CDFI):于大部分腫大淋巴結髓門內或內部可探及點狀、條狀血流信號,少數探及樹枝血流信號狀,沿淋巴門或髓質向皮質走行。(2)治療2周后:縮小淋巴結內幾乎未見血流信號,僅少數于淋巴門、髓質見點狀血流信號。
在明確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診斷之前,需要與闌尾炎、淋巴瘤等以下疾病相鑒別。
臨床癥狀:急性闌尾炎往往是先有轉移性右下腹,然后才有發熱,疼痛較劇烈,有腹肌緊張,壓痛、反跳痛均明顯。而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是先有以發熱為主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然后才有腹痛及腹部壓痛,且無肌緊張及反跳痛。高頻超聲聲像圖表現:急性闌尾炎常可見腫脹闌尾,伴有或不伴有周圍淋巴結腫大。腸系膜淋巴結炎僅見腫大腸系膜淋巴結。
淋巴瘤為局部或全身淋巴結無痛性、進行性腫大,常伴脾臟腫大。超聲表現:淋巴結呈類圓形,常相互融合,內部結構紊亂,淋巴門高回聲消失或偏移,縱橫比(L/S)<2。淋巴結L/S=2可作為區分良惡性淋巴結的標準,若<1.5其診斷惡性淋巴結的特異更高[2]。CDFI示淋巴瘤淋巴結血流信號極豐富,可見淋巴門之小動脈內徑增大,進入結內并向結周放射伸達包膜區;轉移瘤淋巴結血流信號周邊及中心均豐富,門區小動脈可見[3]。
結核性淋巴結炎累及淋巴結數目較多,超聲聲像圖上見多個大小不等腫大淋巴結,包膜常不完整,呈串珠狀排列,常有融合現象,內部回聲不均勻,可見液化或鈣化,常合并腹水,腸管粘連等表現,結合臨床及實驗室檢查易于作出診斷。
超聲聲像圖典型:橫斷面呈“同心圓”征,縱斷面呈“套筒”征或“假腎”征。結合患兒陳發性哭鬧、嘔吐、血便及腹部捫及包塊,容易與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鑒別。
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是小兒常見急腹癥,腹痛以右下腹、臍周為主,可伴嘔吐、腹瀉、便秘,發病前常有咽痛、發熱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臍部及右下腹均可有壓痛等病史。腸系膜淋巴結炎一般預后良好,但由于腸系膜淋巴結炎多表現為右下腹、臍周痛及腹部壓痛,實驗室檢查無特異性,僅靠病史、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診斷困難,容易被誤診、漏診。本次研究表明,由于小兒腹壁薄,超聲透聲好,腹部高頻彩超能夠清晰顯示由腸系膜淋巴結炎引起的腫大淋巴結,并有其特征性聲像圖及彩色多譜勒表現,能觀察治療前后淋巴結數量及大小變化,結合臨床可確診本病,并能鑒別闌尾炎、腸套疊等外科急腹癥以及腸系膜淋巴結腫瘤。且高頻超聲檢查具有無創、簡便、價廉、可重復性強等優點,是小兒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首選輔助檢查方法。
[l]孫斌,陶靜,初洪鋼,等.淺表淋巴結病變的聲像圖特征及病理分析[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1,10(11):679.
[2]姜偉.兒童腸系膜淋巴結炎的超聲診斷[J].中華全科醫學,2008,9(6):972.
[3]周永昌,郭萬學.超聲醫學[M].第5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