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艷 王文德
1.太鋼總醫院燒傷整形中心,山西太原030009
2.山西省針灸研究所
張來有先生之經絡收放療法中有指壓肓俞(腹主動脈)治療腰腿寒痛之法為:患者仰臥,術者立其側,雙手拇指按壓肓俞約30s后迅速抬起,然后再重復3~5次,使患者感覺兩腿發熱。效果佳時,可上至頭面,下至足趾,后達腰脊,乃至全身發熱。
考張氏此法,《內經》中已有記載,即按沖脈法。沖脈為五臟六腑之海,其上出頏顙,滲諸陽、灌諸經;其注少陰之絡,并于少陰之經,滲三陰;后入脊中,前并腎脈。病癥:厥則寒、腹痛、體重、身痛。
《靈樞?百病始生》云:“其著于伏沖之脈者,揣揣應手而動,發手則熱,氣下于兩股,如湯沃之狀。”形象地描述了醫者手下的感覺和患者被按后的反應。
《靈樞?雜病》云:“腹痛,刺臍左右動脈,已刺,按之立已,不已刺氣街,已刺按之,立已。”
《靈樞?雜病》云:“顑痛刺足陽明曲周動脈,見血立已,不已,按人迎于經,立已”。這里不僅是按,而且是先刺動脈見血。實際上,人迎為氣海之腧,按之不只治顑痛,亦可治頭面五官、胸中之疾。
李墨林先生治療頸椎病的手法中有一招是術者用兩拇指分別按壓極泉(腋動脈)與太淵(橈動脈),一壓一放,并觀察手掌顏色變化(壓則白,放則紅),對改善上肢血液循環療效甚佳。
按人迎(頸總動脈)主治頭面五官病,按極泉(腋動脈)主治上肢疾患,按氣沖(股動脈)主治下肢疾患,按肓俞(腹主動脈)主治全身而以腰腿為主。只是按壓人迎不可用力太大,以免對頸動脈竇刺激引起不適。
我們在臨床上用按壓臍旁動脈法,治療陽虛氣餒、寒濕偏盛、血行不暢諸癥,如風寒濕痹、腰痛、腰腿痛、下肢寒冷感以及下肢水腫等等。此法能有效且迅速地改善下肢血液循環?;騿为氝\用,或配合針灸。介紹典型病例如下。
例1.患者,女,30歲。自覺雙下肢冰冷,夏天亦需穿棉褲。以按壓臍旁動脈為主,配合毫針、火針治療,約2周后痊愈。
例2.患者,男,70歲。雙下肢膝以下水腫,兩腳腫脹穿鞋困難,原籍東北,北方人有“男怕穿靴、女怕戴帽”之說,所以已準備后事。經按壓肓俞,長圓利針刺秩邊,麻熱感傳至足底,艾灸三陰交,3日后腫脹全消?,F依然健在。
氣血者,同類而異名耳,分之則二,合則為一。氣為血之用,血為氣之體,同行于經脈,名可分而實不可離。若論經絡之氣血,本是一物,血在經脈中運行,在組織內布化,乃是動態之血、氣化之血。這和暖氣管中之熱氣凝則成水,化則為氣,同屬一理。
“用針之類,在于調氣”,毫針是通過調氣來調血的,而本法和鋒針放血則是通過調血來調氣的,只不過鋒針是刺靜脈放出瘀血而疏通經絡的,本法則是通過對動脈的按壓收放(或稱啟閉)來治療疾病的。三種方法相輔相成,皆可調理氣血,只是或在氣或在血,或調或補或瀉,側重點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