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嬌
(山西省文水縣人民醫院,032100)
口瘡是多系統因素引起的口腔表現。中醫學很早就認識到系統因素與本病的密切關系。如“心脾有熱常患口瘡”(《外臺秘要》),“口瘡者心脾有熱,氣沖上焦,熏發口舌故作瘡也”,“胃氣弱,谷氣少,虛陽上發而為口瘡”(《圣濟總錄》)。
口瘡主要是局部治療:3%雙氧水、生理鹽水交替含漱后,棉棒拭干,局部涂搽碘甘油。或者冰硼散與碘甘油調和,涂搽口瘡局部,1日3~4次或數次。連續兩三天即可治愈。復發頻繁而少間歇期或癥狀比較突出的,還應針對系統因素進行治療。為了防止細菌感染,可加用抗生素。為了減輕疼痛,可加用醋酸氫化可的松20mg/片,1~3片,每日數次。兒童應減少類固醇的劑量,凡有皮質類固醇禁忌證者慎用。
以上方法簡單可行,易于推廣,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