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新斗
(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中醫院,272167)
自晚清著名的中西醫匯通學家張錫純創立石膏阿司匹林湯,張山雷創外科用的樟丹油膏開始,中西藥聯合運用已近百年。
合理的中西藥聯用可起到協同增效或降低毒副作用的效果,不合理的中西藥配伍或盲目聯合相加,不僅影響藥物的療效,且能產生或加重其毒副作用。下面將常見的中西藥合理和不合理聯用的藥物舉例如下。
1.協同增效:①柴胡桂枝湯與抗癲癇藥同用,可使療效增強,使嗜睡、肝損害等副作用降低。②抗心律失常藥普萘洛爾與真武湯、越婢加術湯、分消湯同用,可使療效增強,口渴等副作用降低。③治療消化性潰瘍藥(制酸藥、H2受體拮抗藥)與柴胡桂枝湯、四逆散、半夏瀉心湯同用,可使療效增強。④鎮靜催眠藥與逍遙散或三黃瀉心湯同用,可提高治療失眠癥的療效,并可擺脫對西藥的依賴。⑤黃連解毒湯、大柴胡湯等與抗動脈粥樣硬化、降血脂劑聯用,可增強療效。
2.降低毒副作用:①中藥骨碎補可減輕或消除鏈霉素的不良反應。②中藥健脾藥、益腎藥與治療腫瘤的化療藥合用,可降低不良反應。③桂枝湯類、人參類方劑與皮質激素類藥聯用,可減少用量和副作用。④抗抑郁藥與相應的中藥方劑聯用,可減少口渴、嗜睡等副作用的產生。⑤濟生腎氣丸、人參湯等中藥與降糖藥聯用,可使糖尿病患者的性神經障礙和腎功能障礙減輕。
1.甘草及含甘草酸的制劑,不宜與奎寧、麻黃堿、利血平等堿性藥物同用。因甘草酸易與生物堿產生沉淀(難溶性復鹽),影響藥物的吸收而降低療效。甘草及含甘草酸的制劑不宜與洋地黃等強心苷同用,因甘草具有去氧皮質酮樣作用,能“排鈉保鉀”,使體內鉀離子減少,導致心臟對強心苷的敏感性而引起中毒。
2.人參、三七、遠志、桔梗等不宜與酸性較強的西藥配伍。
3.含乙醇的中成藥,如藿香正氣水、遠志酊、國公酒、人參補酒、壯骨酒、纈草酊等,不宜與苯巴比妥、苯妥英鈉及降糖靈、胰島素等同用,也不宜與胍乙啶、利尿酸、氯丙嗪、阿司匹林、水楊酸鈉等及呋喃類抗菌藥、洋地黃苷藥物合用。
4.含牛黃的中成藥,如牛黃解毒丸、安宮牛黃丸等,不宜與水合氯醛、嗎啡、苯巴比妥等西藥同用;含蛋白質及水解產物的中成藥,如珍珠丸、清熱解毒丸、牛黃解毒丸等,不宜與黃連素同用。
5.含麻黃堿的中藥及復方制劑,如復方川貝精片、萊陽梨止咳糖漿、復方枇杷糖漿、止咳定喘膏、半夏露等,不宜與強心藥同用。
6.含有大量鞣質的中藥,如地榆、兒茶、五倍子、虎杖、拳參、石榴皮、老鸛草、大黃等,一是不宜與維生素B1合用,因可與之形成永久結合,使其從體內排除;二是不宜與酶制劑合用,因可與酶制劑發生相互作用,使其療效降低;三是不宜與重金屬鹽類及生物堿類成分合用,因能產生有色沉淀;四是不宜與蛋白質制劑合用,因可產生鞣酸蛋白。
7.含多量黃酮類成分的中藥,如黃芩、槐米、芫花、忍冬葉、橘皮、旋覆花,尤其是含槲皮素類羥基黃酮類成分的中藥,不宜與含鋁、鎂、鈣的藥物合用,因可生成金屬絡合物而改變其性質與作用。
8.含金屬鈣、鎂、鋁等礦物藥的中成藥,不宜與四環素類、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同服。
9.含槲皮素的柴胡、旋覆花、桑葉、槐花、槐角、山楂、側柏葉等中藥湯劑、中成藥及含蘆丁的中成藥,不宜與含碳酸鈣、維丁膠性鈣、硫酸鎂、硫酸亞鐵、氫氧化鋁及碳酸鉍類藥物合用。
10.牛黃解毒片、麻黃丸、四季青片、清寧片等中成藥和地榆、大黃、山茱萸、石榴皮、五倍子、虎杖等中藥飲片,不宜與胰酶、淀粉酶、胃蛋白酶、洋地黃、麻黃堿、硫酸亞鐵、抗生素、維生素B1等同用。
11.丹參注射液不宜與喹諾酮類注射液、普萘洛爾注射液、維生素B1注射液、維生素 B6注射液、維生素C注射液、硫酸卡那注射液、硫酸慶大霉素注射液、胃復安注射液等合用。
12.含汞的中藥朱砂等及中成藥不宜與具有還原性的溴化鉀、溴化鈉、碘化鉀同用。
13.含砷的中藥雄黃及中成藥不宜與硝酸鹽、硫酸鹽同用。
14.含有酸性成分的山楂、五味子、烏梅、山茱萸、女貞子及山楂丸、保和丸等中成藥,不宜與碳酸氫鈉、氧化鎂、碳酸鉍和利福平、呋喃妥因等同用。
對中成藥有著數十年研究的周超凡教授認為,中成藥中加入西藥,必須符合協同增效作用,要取長補短,相得益彰。如果把中藥的作用當作1,把西藥的作用比作1,那么1+1一定要大于等于2才能在中藥中添加西藥,也就是加入的西藥一定協助增強中藥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