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英
(江西省上饒市中醫院 江西 上饒 334000)
目前,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已達2%~3.6%,且以每年1‰的速度遞增[1],其各種慢性并發癥的發生與患者血糖控制不良密切相關。飲食治療作為糖尿病的一項基礎治療措施,對血糖的控制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長期合理地堅持飲食治療,不僅可以幫助患者恢復和維持正常的血糖、血脂水平及達到理想體重,還可以減少肥胖和防止各種心、腦血管疾病。我科于2008年2~12月對住院糖尿病患者進行了系統的飲食健康教育。現將情況報道如下。
按1998年WHO咨詢報告的糖尿病診斷標準,診斷為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無嚴重并發癥,全部為住院病人,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齡在40~68歲之間,住院時間3星期~2個月。
將病人按入院的先后次序編號,按隨機單盲的方法將病人分為2組,單號為實驗組,雙號為對照組。實驗組通過評詁計劃給予針對性較強的個體強化教育,對照組則給予一般性的飲食健康教育。
對實驗組的每個入院病人進行1次較全面的評詁,了解病人的身體狀況,文化程度和一般社會經濟情況及以前對糖尿病了解程度。
根據每位患者的評估報告綜合判斷病人的健康觀,學習能力,制訂針對性絞強的個體化的飲食健康教育計劃。
對年齡、個性、文化程度、生活習慣各異的病人,采取不同的指導方式、文化水平較低,學習有困難者給予一對一特別輔導,語言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切忌醫學術語性強的詞匯。對文化水平較高者在給予各種閱讀資料、以小組形式集體講解的基礎上,針對個體實際問題作具體重點指導。
2.4.1 糖尿病一般知識的教育 通過口頭講解,圖文宣傳、專家講課及各種視聽材料向病人傳授糖尿病的基本知識及飲食治療的重要性。
2.4.2 熱量及營養素的計算方法[2](1)熱量的計算方法。教會病人按年齡、性別、身高、體重及平時勞動強度計算總熱量。標準體重計算:標準體重=身高-105;熱量標準:成人患者需15~20kca/kg,輕體力勞動者需30kca/kg,中體力勞動者需35kca/kg,重體力勞動者需要40kca/kg。(2)營養素的計算。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分配比例分別為總熱量的55%~65%、10%~15%、20%~25%。三餐按1/5、2/5、2/5或各1/3分配。消瘦者總熱量、蛋白質和脂肪攝入量適當提高,肥胖者相應減少,每周稱體重。
2.4.3 合理安排膳食結構 食物比例的選擇以大米、小麥、綠色蔬菜和少量含糖的新鮮水果為多比例,油脂類、糖和酒為最小比例,魚、海產品、瘦肉、奶制品及堅果為中等比例。限制飲酒、食鹽量及高膽固醇食物,食鹽量在每日6g以內。提倡粗纖維含量較多的食品,因粗纖維含量多的食物能增加胃腸蠕動,促進排空,減少吸收,有利于控制高血糖。
2.4.4 注意飲食衛生 食品要無毒無害符合營養衛生,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在夏秋季節最好不吃剩飯剩菜。養成健康的進食習慣,保持情緒愉快。
2.4.5 進食多樣化 不偏嗜、不吃零食,教會患者掌握了熱量計算方法后,即可參考食品換算法選擇合乎自己口味的食物,合理搭配,使營養豐富。
2.4.6 加強對病員家屬的健康指導 在進行健康教育干預過程時,應讓病人家屬了解基本的健康常識,以促進其關心病人,督促患者行為。
護士進行健康教育護理前,2組病人在糖尿病的知識、病人血糖波動情況及生活習慣、飲食控制、健康信息等方面無明顯差異,實驗組經強化教育后與對照組有了明顯的差異,P<0.05。
對糖尿病患者實行飲食健康指導后,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實驗組的病人在飲食治療基礎上結合藥物治療,血糖值大多維持在正常范圍內,能正確地計算熱卡、自覺地進行飲食治療,對醫護人員的信任程度增加,對疾病的重視程度也增加,為其出院后遵行自我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些都是通過耐心細致的飲食健康指導取得的效果。
總之,作為健康教育者不僅要學習一些人文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更要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加強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完善地做好病人所提出的一系列問題。
[1]張麗華,劉北,王作紅.糖尿病的健康考證與其效果證明評價[J],中國慢性病的預防與控制,1995,3(4):170.
[2]朱禧星.2型糖尿病診療指南[M].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