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雷
(吉林省通化市中心醫院 吉林通化 134001)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現代人生產活動的增加,交通工具的發達,導致骨折的發生率增加,骨折類型也十分復雜,要求骨科的治療技術不斷的提高,尤其是治療長管骨多段骨折,帶鎖髓內釘的應用也逐漸成熟和完整。
自2003年5月至2010年2月我院收治了102例脛骨多段粉碎性骨折病人,男性65例,女性37例,年齡20~60歲,平均年齡40歲。車禍傷82例,重物砸傷20例;閉合骨折58例,開放性骨折44例。
硬膜外麻醉,仰臥位,屈髖屈膝90°,于髕韌帶內側切口,自外側牽開髕韌帶,顯露脛骨平臺前緣三角區,取中點偏內為進釘點,順行擴大髓腔至骨折端,在助手幫助下將骨折解剖復位,再鉆入遠端髓腔,插入髓內釘,先鎖遠端的鎖釘2枚,再鎖近端。在C形臂透視觀察鎖釘位置適宜,骨折對位對線良好,安放釘尾帽,逐層縫合切口。
術后1~3d,床上進行股四頭肌股小腿三頭肌的等長收縮,7d后在床上進行膝關節被動屈伸功能鍛煉,2個月后扶捌行走。
隨訪1年,骨折全部愈合,4例術后出現創面發紅腫脹,給予酒精外敷及抗生素治療后癥狀消失。2例出現拔釘,但骨折位置無變化。
自20世紀90年代初,帶鎖髓內釘出現,積極擴大了在脛骨的應用,帶鎖髓內釘作為骨折固定在髓腔內,與髓腔內壁相嵌,使固定的力線處于骨干的中軸線上,不但恢復了長骨的生理弧度,而且做為中軸線固定,最大限度地符合生物學固定的原理。帶鎖髓內釘通過鎖釘與骨壁相連,使髓內釘與整個骨干形成一個整體,它有最大的穩定性和牢固性。帶鎖髓內釘在臨床應用中主要有2種類型:一類為擴髓型,另一類為非擴髓型。骨髓腔是不規則的,經擴髓后使得髓內直徑更為一致,增加了髓內釘與髓腔的接觸面積,而增加釘與骨之間的摩擦力,使骨折處更加穩定,擴髓以后可以插入更大強度和直徑的髓內釘,從而增加了骨折固定的強度。擴髓所產生的骨碎屑充當了骨移植物,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擴髓使骨折局部充血,刺激骨膜的成骨作用,使局部的血運超過了擴髓前。從而刺激了多種因子的分泌,促進了骨折的愈合。髓內釘切口小,對周圍關節韌帶及肌肉組織操作較輕,保證了周圍關節運動功能。使患者術后可以進行早期的功能鍛煉及早期負重。負重是唯一被證實的促進骨折愈合的外部因素。大量文獻報道,擴髓的髓內釘固定術與不擴髓比有更低的并發癥發生率和更高的骨折愈合率。非擴髓型髓內釘由于其直徑較小,且與骨皮質接觸面積小,存在著力學上的不足,而需要使用遠近端的鎖釘加強固定效果。總之,帶鎖髓內釘在治療脛骨骨折的過程中顯示出其突出的優越性,尤其是對開放性粉碎性骨折。但它也有許多不足之處,如骨不連、感染、骨折延期愈合及畸形的發生,這與術者手術熟練程度及軟組織損傷程度有關,首先減少骨折處軟組織損傷,保護好骨折部位的血運,其次是選擇好合適的髓內釘,過大過粗可引起醫源性骨折,過小過短,骨折穩定性就明顯降低,導致骨折移位、骨折延期愈合、骨不連等現象發生。
[1]吳岳,禹寶慶.鎖式髓內釘骨折內固定的進展[J].骨與關節損傷雜志,1996,11(1):58.
[2]張國鑫,谷長躍,燕飛,等.帶鎖髓內釘治療長管狀骨骨折臨床生物力學分析[J].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0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