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榮
(永州市人民醫院藥劑科 湖南永州 425006)
隨著人們生活觀的轉變,近年來人工流產手術率不斷增加,但此手術常因行宮頸擴張帶來的巨大疼痛,讓患者難以忍受,更無法滿足患者對無痛手術的要求。伴隨麻醉藥的不斷更新,麻醉效果的不斷改進,無痛手術越來越廣泛用于臨床,而麻醉劑量直接影響了鎮靜效果,由此尋找恰當的麻醉劑量,讓麻醉效果達到最佳成為麻醉領域的重要任務。本文旨在研究舒芬太尼麻醉的最佳劑量,為臨床提供合理依據,我們特對不同劑量舒芬太尼鎮靜效果進行分析,總結最佳方案。
所有患者均為進行無痛人流手術,年齡18~42歲,體重42~61kg,第1組為使用0.3μg/mL舒芬太尼43例;第2組為使用0.4μg/mL舒芬太尼46例,第3組為使用0.5μg/mL舒芬太尼45例。所有患者無其他嚴重并發癥,無鎮靜藥史和精神障礙,3組患者基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
術前所有患者均禁食12h,禁飲4h,并進行常規監測,包括SBP、DBP、HR、SPO2,肌注阿托品0.3mg,按3組要求給予舒芬太尼。
將鎮痛效果以疼痛來分等級,分為3級[1],Ⅰ級:無痛,患者意識消失,安靜;Ⅱ級:基本滿意,患者有輕微的動作表現,如皺眉、握拳等;Ⅲ級:效果差,患者躁動不安,面色蒼白,影響手術進行。
監測患者術前、給藥2min、給藥后4 min 時SBP、DBP、HR、SPO2變化值,觀察患者清醒時間,記錄手術出血量,出院時間。
統計數據應用SPSS 11.0統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表1 3組鎮靜效果比較
表2 3組清醒時間、術中出血量和出院時間比較(±s)

表2 3組清醒時間、術中出血量和出院時間比較(±s)
注:與第1、3組比較,t=0.816,P>0.05
?
表3 3組術前、給藥2、4 min后SBP、DBP、HR、SPO2比較表(±s)

表3 3組術前、給藥2、4 min后SBP、DBP、HR、SPO2比較表(±s)
注:給藥前3組對比P>0.05,給藥后2、4min第1、3組SBP、DBP、HR、SPO2的變化比第2組明顯,3組SPO2均在正常值,未出現呼吸抑制現象
?
3組鎮靜效果均明顯,無痛率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而清醒時間、術中出血量和出院時間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2。
給藥前3組比較無差異,給藥2、4min后,與給藥前有顯著差異(P<0.05),3組同點時間比較稍有差異,但無統計學差異(P>0.05),3組不同時間點也稍有差異,詳見表3。
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N-噻吩基衍生物,雖然都屬于μ阿片受體激動劑,但作用效果、作用機制、對血液流動學的影響等方面卻存在較大差異,其鎮痛效果是芬太尼強5~10倍[2],而呼吸抑制卻弱于芬太尼,因此廣泛用于臨床。
在手術麻醉中,常會引發應激反應,導致出現心率加快、心肌收縮加強、血壓升高等血液流動學方面的癥狀,尤其在氣官插管時。舒芬太尼是強效麻醉性鎮痛藥,親和力強,起效快,在與μ受體結合后,能有效降低下丘腦興奮從而抑制腎上腺髓質四方兒茶酚胺,達到抑制應激作用的效果[3]。從本組研究中可以看出,它能夠有效的抑制應激反應和降低對血液流動學的影響,避免血壓大幅度增加,與以往臨床研究資料相一致[4]。
從本組研究結果中顯示,3組鎮靜效果都比較好,但從表1中可以看出,第2組(0.4μg/mL舒芬太尼)無痛效果優于其他2組,表3表明第2組對血液流動學影響小,能夠維持其穩定性,而且SPO2高于95%,不會出現呼吸抑制現象,安全性高。
因此,筆者認為0.4μg/mL的舒芬太尼既能維持血液學穩定,安全性高,而且呼吸抑制可能性低,是臨床比較理想的選擇。
[1]崔超,崔秀鳳.小劑量舒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對無痛人工流暢術麻醉效果的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13):2293~2294.
[2]Ahonen J,Olkkola KT,Hynynen M,et al.Comparison of alfentanil,fentanil and sufentanil for total intravenous anaesthesia with propofol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J].Br J Anaesth,2000,85(4):533~540.
[3]劉輝,蔡長華.舒芬太尼對老年患者全麻誘導期血流動力學影響的觀察[J].慢性病學雜志,2010(3):226~227.
[4]侯磊,胥琨琳.舒芬太尼在鎮靜/鎮痛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醫藥導報,2006(9):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