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守德
(山西省晉中市第一人民醫院,030600)
口腔黏膜扁平苔蘚(OLP)是一種較難治愈的常見口腔黏膜病,好發于中老年婦女。許多學者認為與免疫狀態、精神因素、感染等因素密切相關。西醫學已將其列為癌前病變之一。筆者近兩年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該病35例,取得較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來本院就診的糜爛型扁平苔蘚患者70例,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35例,對照組35例。治療組男12例,女23例;年齡29~71歲;病程 6個月~10年;發病部位以頰部居多,發生在雙頰黏膜20例,單側 10例,頰部累及齦溝1例,單純齦緣2例,舌背2例。對照組中男15例,女20例;年齡26~68歲;病程 4個月~9年;發生部位與治療組基本相似。兩組性別、年齡、病程及病損類型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根據臨床癥狀的特點診斷,如疼痛、灼痛、粗糙感、進食時刺痛感,在白色斑紋網狀浸潤基礎上呈片狀充血剝脫、淺表性糜爛、潰瘍。
對照組局部用0.2%利多卡因和強的松龍混懸液多點黏膜下注射,每周1次,4周為1個療程;口服轉移因子膠囊,每次3mg,1天2次;或者口服甘露聚糖肽每次10mg,1天3次;同時口腔局部用0.2%的洗必泰溶液含漱,疼痛明顯者可用 2%利多卡因氣霧劑局部噴涂。
治療組西藥同對照組,另加中藥方劑,以滋陰清熱治之,基本方藥:生地黃、枸杞子、知母、龍膽草、黃柏、青蒿、茯苓、當歸,牡丹皮、山藥、澤瀉、夜交藤。每日 1劑,水煎分2次服,1個月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禁煙酒、油炸辛辣食物。兩組病例均在完成2個療程后復查,評定近期療效,1年后復查評定遠期療效。
療效標準:參照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黏膜病專業委員會《口腔扁平苔蘚療效評價標準》[1]評定。
治療組35例中,痊愈20例,好轉10例,無效 5例,總有效率85.7%;對照組35例中,痊愈8例,好轉15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65.7%。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
糜爛型口腔黏膜扁平苔蘚是一種局部自身免疫性疾病,成慢性遷延過程,是常見的慢性疾病,病因不明。許多學者認為可能與精神因素、免疫因素、內分泌失調、循環障礙及感染因素有關[2]。潑尼松龍是一種糖皮質激素,具有較強的抗炎、干擾體液免疫作用,本文采取病損區基底部注射,其吸收緩慢,維持時間長,使藥物在病損區維持較高的濃度,能增強免疫抑制的效果且不良反應輕。轉移因子、甘露聚糖肽均具有免疫調節、增加免疫力的作用。0.2%的洗必泰溶液具有廣譜抗菌作用,抑制細菌的聚集和對于口腔黏膜的吸附,減少菌斑的形成,能夠較長時間停留在口腔中發揮作用。
中醫認為,糜爛型口腔黏膜扁平苔蘚病理時間較長,久病必虛,久病成瘀,患者大多為陰虛內熱型,故在治療上,應以滋陰清熱治之。方中生地黃滋腎胃之陰;牡丹皮清熱涼血;枸杞子、山藥、夜交藤滋補肝腎,益氣養陰;當歸活血化瘀,行氣和血;茯苓、澤瀉健脾利濕;知母、黃柏清熱燥濕;龍膽草、青蒿清熱解毒。有研究表明[3],牡丹皮具有抑制NK細胞活性作用,當歸對已形成沉積的抗原復合物有促進吸收和消除作用。
筆者根據臨床癥狀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進行辨證施治,結果表明,中藥治療口腔扁平苔蘚效果是肯定的,它可以改善病損部位的微循環,減少炎癥充血,促進上皮愈合,改善角化程度,促進斑紋消退。故中西醫結合可使疾病得以迅速消除,遠期療效較好。
[1]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黏膜病專業委員會.口腔扁平苔蘚(萎縮、糜爛型)療效評價標準(試行).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05,40(2):92.
[2]強燕麗.中西醫結合治療扁平苔蘚36例觀察.實用中醫藥雜志,2007,23(11):178.
[3]厐勁丸,布靜秋.中藥治療口腔扁平苔蘚的免疫調節作用.中華口腔醫學雜志,1998,3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