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梅 盧佑英 熊安芳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換血治療的療效觀察及護理
黃俊梅 盧佑英 熊安芳
目的探討外周動、靜脈雙管同步換血療法在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治療中的作用及護理。方法采用以股動脈或肱動脈及頭皮靜脈雙管同步換血法治療35例高膽紅素血癥患兒。換血前后監測患兒血清膽紅素水平及常用血液生化指標。結果 換血治療前后血清膽紅素水平差異有顯著性;換血治療24h后,血清膽紅素水平顯著下降。結論外周動、靜脈雙管同步換血療法可迅速降低血清膽紅素水平,改善機體內環境。該法具有療效快、副作用少、操作簡便的特點,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高膽紅素血癥 換血療法 膽紅素 護理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嚴重患兒可出現重度黃疸,膽紅素腦病甚至死亡,換血是治療本病最迅速的方法。既往多采用臍靜脈換血,換血速度慢,對血流動力學影響大,潛在危險及并發癥較多。我院采用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治療高膽紅素血癥患兒35例,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收集2005年6月—2008年12月在我院新生兒科住院的高膽紅素血癥患兒35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入院日齡為出生后0.5~96h;胎齡均 >36周;體重2500~4000g 27例,>4000g 8例;其中ABO血型不合溶血病28例,Rh血型不合溶血病3例,原因不明4例;患兒中合并臍炎2例,新生兒感染2例,新生兒敗血癥2例。
1.2 換血指征 足月兒血清間接膽紅素≥342μmol/L;早產兒血清間接膽紅素≥299.2μmol/L;出現核黃疸征象者;對于Rh血型不合者應放寬膽紅素標準,盡早換血。
1.3 換血方法 采用外周動靜脈雙管同步換血,換血量150~180ml/kg。
2.1 膽紅素的變化 換血前患兒平均血清非結合膽紅素461.7umo1/L,換血后273.6μmo1/L,膽紅素水平顯著下降,患兒黃疸于治療后5~8d消退,32d痊愈出院。2例因核黃疸放棄治療,1例因家庭經濟原因自動出院。
2.2 皮膚黃染的變化 26例換血過程中皮膚黃染有明顯改善。
2.3 換血對患兒的影響 每例患兒的抽血及注血過程均順利,血管通暢無阻塞,速度快,效果滿意。換血過程中,6例患兒出現血壓下降,膚色蒼白,心率增快,經調整抽血進出速度后很快糾正,換血后血糖和電解質均保持在正常水平。患兒均未出現低體溫、感染、腸壞死、心律失常、出血等并發癥。
3.1 換血前護理 (1)血源準備:Rh血型不合應采用Rh血型與母親相同,ABO血型與患兒相同的血液;ABO血型不合者可用O型紅細胞加AB型血漿或用抗A、抗B效價不高的0型血。應盡量選用新鮮血液。血液應復溫至35℃ ~37℃[1]。(2)藥物準備:換血前準備10%葡萄糖注射液、生理鹽水、2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酸鈣、利多卡因、肝素、20%魚精蛋白、苯巴比妥那,并按需要準備急救藥物。(3)器械準備:遠紅外輻射搶救臺,推注泵、多功能監護儀,經皮膽紅素測定儀,無菌手套,各種規格注射器,干燥試管、換血記錄單等。(4)環境準備:應在經消毒處理的環境中進行,室溫保持在26℃ ~28℃。(5)患兒準備:遵醫囑予患兒查血常規、生化、肝腎功能、血糖、血氣分析,行輸血前檢查和交叉配血等。換血前禁食6h,常規予藍光照射治療、輸白
瀘州醫學院附屬醫院(瀘州646000)蛋白1g/kg,糾正酸中毒,術前應用魯米那10~15mg/kg。
3.2 換血中護理 (1)將患兒置于遠紅外線熱輻射臺上保暖,取仰臥位,固定手足,監測生命體征、血氧飽和度及皮膚顏色等。(2)開放2路周圍靜脈:一路用于輸血,另一路用于換血過程中輸入藥物,同時行肱動脈或股動脈置管,每次換血量20mL,速度要均勻,以2~3mL/min為宜;待靜脈端輸入10~20mL后,動脈端開始同步抽出20mL血液,如此反復進行。(3)換血前、中、后各取患兒血標本1次,測定其血清膽紅素、血糖、血氣分析、電解質等。(4)每置換100mL血需靜脈推注10%葡萄糖酸鈣1mL。(5)及時做好換血記錄。
3.3 換血后護理 (1)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每30分鐘監測體溫、呼吸、心率、血壓及皮膚黃染情況,每小時監測血糖1次,病情穩定后可按常規護理監測患兒一般情況。(2)繼續光療,觀察光療期間的反應。(3)經常更換患兒體位,防止肺不張或肺部感染。(4)術后4h后試喂溫開水,吸吮正常后可進行常規喂養。
換血療法是治療新生兒重癥黃疸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可快速清除血中游離膽紅素、致敏紅細胞、抗體,降低其致死率和致殘率。傳統的換血方法采用臍靜脈單通道換血,此法缺點較多,如存在管道死腔,其舊血換出率低,并發癥較多;易引起血壓波動,有造成腦室出血的傾向;可發生壞死性小腸炎及腸穿孔[2]。進行外周雙管同步換血,避免了臍血管切開插管,操作簡單易行;對腸道血流無直接影響,避免了壞死性腸炎的發生;治療效率高,血壓較穩定,避免了血流動力學紊亂。在換血過程中,醫護人員應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密切監測患兒的呼吸、心率、膚色、體溫、血壓、尿量等。嚴格掌握換血過程中血液注入及抽出速度,使出入血量相對平衡,同時根據血壓相應調整排血、輸血速度,保證換血速度維持在200~300mL/h,一般輸入血量較排出量增多20~30mL[3]。
總之,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簡單、實用、安全,有輸血條件的醫院均可開展此項技術,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1]金漢珍.實用新生兒學 [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308 ~311.
[2]黃德珉.換血療法·新生兒急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576 ~577.
[3]阮婉芬,李軍黎.同步換血療法治療新生兒重度高膽紅素血癥19例[J]. 實用全科醫學,2004,2(4):332 ~333.
R473.72
B
1004-745X(2010)01-0173-02
2009-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