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董 銘
對于一年幾乎1/3時間都在休假的法國人來說,“假期”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度假”所帶來的,不僅是消費型經濟活動,也形成了特有的法國文化。上世紀法國工會組織大罷工,爭取工薪階層的最大權益,就打出了“要度假,不要剝削”的口號,多年的努力和抗爭,換來如今每年一個半月的帶薪休假。到了每年夏季和圣誕節期間,幾乎全法國的人都在休假中,拖家帶口把所有的公路堵得水泄不通。
按照法國現行《勞動法》的規定,法國人一年中的法定假日共為11天,每個員工還有5周的帶薪休假。據統計,70%的法國人有外出度長假的習慣,多數法國人把帶薪假放在七八月份,首都巴黎和北方地區的居民多數會選擇到南方氣候宜人的海邊度假,放假的學生們也會乘機到南部各省去打工,造成了全國生活重心的“南移”。為了應對這一大遷移造成的交通擁堵,法國政府實行“分區錯時”放假制度。全國的政府機關和機構按照三個不同的片區,錯開放假時間。鐵路等交通部門也通過按時段定制票價,調控游客出行的密度。
對于南部和西部的度假勝地,當地政府鼓勵餐飲業和酒店業的經營,通過減免稅收,放寬營業時間等方式,來吸引外省和外國游客。在一些旅游設施和景點,七八月份休假高峰期的營業額能達到全年的40%。旅游業帶動了當地房地產和相關娛樂配套設施的建設,提供了大量就業。據法國“專業旅游研究所”統計,2009年法國家庭花在度假上的開支是1700歐元,在所有消費中占有很大比重。
而在每年冬季的圣誕節-新年假期里,購物則成為法國人最大的主題,大部分法國人會選擇留在家中與親友團聚,為自己和家人購買禮物成了主要的消費。在這一周里,各家百貨商店、連鎖超市以及網絡購物都會異常火暴,銷售額超過平時的數倍。以玩具為例,圣誕節的銷量占到了全年的60%;而僅是圣誕樹一項,去年銷售額就達到了1.16億歐元。▲
環球時報201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