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空
2010年4月12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三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京西賓館召開。國家安全生產監管總局副局長、國家煤礦安監局局長趙鐵錘、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出席會議并做重要講話,會議由協會副會長趙岸青主持。全國煤炭生產、建設、科研、院校等企事業單位的理事和常務理事逾400人參加了會議。
大會同時進行了選舉,調整增補了協會高級顧問、副會長、常務理事和理事。國家安全生產監管總局信息研究院院長黃盛初、黑龍江龍煤礦業集團董事長高崇當選為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兼職副會長。
日前,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黃鸝表示,2009年我國能源行業形勢總體向好,基本穩定;預計2010年我國能源進口量將繼續增加。黃鸝指出,今年我國能源工業總體形勢預計將呈現第1季度緊張、第2季度緩和、下半年平衡的局面。黃鸝表示,預計今年我國原煤產量將達到31.5億t,全年煤炭凈進口仍將達到1億t。電力供需整體平衡,發電量同比增長8.5%,新增發電裝機容量投產達到7500萬kW,水電裝機容量將突破2億kW,全年電力需求預計將同比增長7%。黃鸝預計,今年我國新增煉油能力將達到2000萬t,國內成品油市場或將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原油表觀消費量將達到4億t,其中進口量將達到2.1億t,相對于2009年1.99億t的原油進口量進一步增加。黃鸝強調,2009年我國能源總需求穩步回升,呈現前低后高的走勢,總體上比較平穩。我國積極轉變能源發展方式,加大能源結構調整力度,國際能源合作取得較大進展。
在日前舉行的焦化行業信息發布會上,中國煉焦行業協會會長黃金干表示,從年初國內鋼鐵行業生產水平及有關部門對2010年我國粗鋼產量可能增長10%的預測來看,全年焦炭生產仍將有3.7~3.8億t的較好市場機遇。據悉,納入中焦協重點監測的企業,2月份焦炭產量同比增長9.46%,庫存量同比增長11.74%,大多數獨立焦化企業仍然是在減產限產中運營。黃金干表示,在焦煤價格繼續攀高的情況下,焦炭價格基本持平,但高成本趨動上調壓力加大,預計后期焦炭市場價格將呈現波動上行態勢。近日,日本和澳大利亞達成的4~6月份煉焦煤離岸價格為200美元/t,同比大幅增長55%。黃金干表示,目前如果我國以此價位進口煉焦煤,到岸價將高于國內煉焦煤價格,因此預計煉焦煤進口量將可能減少或增幅下降。按中焦協調研分析數據測算,2009年我國焦炭表觀消費量高達約3.526億t,同比增長約3700萬t,增幅約為11.78%。預計2009年全國焦化行業實現利潤為110億元左右,銷售收入利潤率在2.9%左右。
近日,從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組織召開的煤炭科技“十二五”發展研究啟動會上獲悉,煤炭行業已經開始了“十二五”科技規劃的編制工作。煤炭科技“十二五”發展將把解決構建高效、經濟、清潔且符合低碳經濟要求的可持續煤炭供應體系的科技問題放在首位。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姜智敏指出,我國能源資源稟賦條件決定了煤炭為主要能源的一次性能源結構,決定了一方面必須重視解決煤炭安全穩定供應問題,另一方面必須解決煤炭開發和消費的環境問題,這使得我國以煤炭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面臨巨大的挑戰,必須下大力氣解決煤炭開發與消費中的科學問題。姜智敏認為,“十二五”期間,在煤炭開發中應著重考慮綠色開采問題,提出推動現代高精度綜合煤炭地質勘探技術研究,為煤礦高效綠色開采、資源綜合利用和安全生產提供地質保障思路;推動高效規模化礦井建井技術研究,提出提高煤礦建井效率與質量的思路與措施;推動煤礦技術裝備現代化;推動完善綠色開采創新政策體系研究。其次,應高度重視煤炭高效清潔利用問題,不僅要重點研究并提出推動煤炭潔凈燃燒技術研究,拓寬煤炭潔凈燃燒途徑研究和煤炭產品使用范圍的思路,而且要提出加快形成一批以我國為主的技術和產品標準,構建潔凈煤技術標準化體系思路和具體措施并組織實施。
近年來煤炭價格的高漲使得大量用煤企業紛紛投資煤礦。據業內專家介紹,目前我國已有16個行業的企業在大力投資煤礦,總生產規模達到約3億t,而這可能導致新一輪的煤炭產能過剩。據初步統計,截至2009年底,不含參股煤礦,非煤央企在國內投資煤礦133處,設計生產能力為3.19億t,原煤產量為1.72億t。五大發電集團及華潤集團目前煤炭生產能力為1億t/a,在建和已經拿到批文的項目產能約為2億t,2010年產能將達到3億t,2015年將進一步增加至7億t,煤炭自給率高達50%以上。業內專家認為,產業融合、行業交叉不僅會出現不同行業間爭資源、爭市場、爭人才的問題,也打破了原有的產業布局,成為新一輪產能過剩的復雜因素之一。截至2009年底,全國已經取得采礦權的煤礦項目共計14423處,總產能超過36億t。2010年全國近千萬噸級的新增大型煤炭項目設計產能為14780萬t/a,煤炭產能平均增長約2億t/a。
從日前召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土資源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2009年新疆“西煤東運”煤炭資源區調查工作進展順利,調查區的沙爾湖、大南湖等5個煤田估算新增煤炭資源量1117億t,累計新增煤炭資源量達到2000億t。伊犁昭蘇、霍城煤田經勘查也新發現了多處較厚可采煤層。新疆自治區的煤炭資源十分豐富,探明儲量占全國的40%。依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要求,加快煤炭資源的勘探開發,把建設大型煤電一體化基地和大型煤焦化、煤化工基地作為首要任務,首先安排在資源條件較好的庫拜盆地、托克遜縣黑山、阜康市白楊河等大型煤田基地建立技術先進、生產工藝合理的現代化大型礦井。國務院在《關于進一步促進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中也提出,新疆自治區要以準東、吐哈、伊犁、庫拜四大煤田為重點,結合煤電、煤化工等產業發展,穩步建設大型煤炭基地,提升新疆煤炭戰略地位,積極推進煤層氣勘探開發,實現煤炭業勘探開發、加工轉化和煤層氣產業的有序發展。
日前,從山西省政府了解到,山西省將不斷完善煤炭開采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和生態環境監管機制,2010年以前重點推進汾河沿線地區的區域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治理過程中,山西省將實行煤炭企業生態環境保護年度審核制度,對審核不合格的企業,經整改后仍不達標的將實施停產、關閉。山西省的煤炭企業生態環境年度審核制度將實行獎罰措施,對審核合格的企業,相關部門在政策和資金項目上進行支持。對審核不合格的企業,經整改后仍達不到要求的,強制實行斷水、斷電、禁運、禁貸、項目限批等行政措施,提請工商、稅務等部門收回相關證照,提請國土、煤炭等行政主管部門收回或吊銷其采礦許可證、煤炭生產許可證及相關證件,并按相關政策和規定作出停產、關閉的決定。山西省還將實行礦區生態質量季報制度,建立環境監理制度,加強對煤炭開采活動的環境監理,預防和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山西省鼓勵公眾參與生態環境管理、監督與建設,建立重大環境政策、環境保護規劃公示制度,保障公眾的知情權,重大或熱點環境問題要舉行公眾聽證會,鼓勵公民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舉報,加大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和生態破壞行為的輿論監督力度。
日前,從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管委會獲悉,開灤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與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 (以下簡稱“京唐鋼鐵公司”)共同建設的曹妃甸百萬噸級煤焦油深加工項目已經正式啟動,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煤焦油深加工園區和國內工藝技術最先進、資源循環利用最優、經濟效益最佳的煤焦油深加工企業。該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可實現銷售收入36.27億元/a,利潤總額為8.47億元/a。曹妃甸百萬噸級煤焦油深加工項目占地1.2 km2,總投資為30億元,分兩期建設。一期項目投資為6.5億元,將于2011年上半年建成投產;二期項目投資為23.5億元,與京唐鋼鐵公司焦化二期工程同步建成投產。屆時曹妃甸工業園區將形成加工能力為60萬t/a的煤焦油初加工裝置、100萬噸級煤焦油深加工裝置,可生產50種以上煤化工產品。該項目引進美國考伯斯公司擁有的焦油加工技術工藝;初加工項目原料來源于京唐鋼鐵公司焦化項目所產焦油和唐山區域采購的焦油,深加工原料來源于初加工裝置和唐山地區現有焦油初加工企業;所獲得的酚油、洗油、精萘、精蒽、咔唑、炭黑等系列產品是生產塑料、合成纖維、醫藥、農藥、染料、涂料、助劑及精細化工產品的基礎原料。其中,煤焦油中多環芳烴化合物是其他化工行業不能生產和替代的稀缺化工資源。
日前,兗州煤業鄂爾多斯能化有限公司煤化工項目在達拉特旗三晌梁工業園區舉行開工奠基儀式。這是兗礦集團在鄂爾多斯投資建設的第一個項目,標志著兗礦集團在鄂爾多斯的投資開發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兗礦集團是以煤炭、煤化工、煤電鋁、機電裝備制造為主導產業的國有特大型企業,是華東地區最大的煤炭生產和出口企業。兗州煤業鄂爾多斯能化有限公司2009年12月18日成立后不斷加快項目建設,目前開工的各項工作已經準備完畢,下一步將加快施工進度,力爭2012年建成一期甲醇項目。同時,將加快開展甲醇轉100萬t烯烴項目的前期籌備,加快開展500萬t煤制油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兗州煤業鄂爾多斯能化有限公司煤化工項目在達拉特旗開工建設對于增強兗礦集團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鄂爾多斯經濟快速發展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世界首家煤基甲醇合成油企業——晉煤集團天溪煤制油分公司10萬t/a煤合成油示范項目于2010年3月下旬試產成功。含硫高、灰分高、灰熔點高的“三高煤”經過現代化的加工工藝,劣質煤搖身變為汽油、甲醇、液化石油氣等化工產品。該公司煤制油項目主要由“煤制甲醇”、“甲醇制油”兩部分組成。采用自主研發的“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氣化技術”,將高硫分、高灰分、高灰熔點的劣質煤進行了轉化,率先在世界上實現了使用劣質粉煤造氣生成甲醇。MTG(固定床甲醇制汽油)技術是煤制油后半段的核心工藝,是打通整個系統的瓶頸。第二步“甲醇變油”采用的是從美國美孚公司引進的MTG技術。生產出的煤基合成油經太原、洛陽等專業檢驗所檢測,經太原理工大學實驗,煤基合成油被定位為低烯烴、誘導期長、無鉛無硫、無殘留物、完全達到國Ⅲ標準的高清潔車用燃料,經過市場營銷,產品已顯示出廣闊前景。
近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錢鳴高等專家組成鑒定委員會,對冀中能源邯礦集團與中國礦業大學共同完成的《超高水材料礦山充填開采技術研究與應用》成果進行了評審鑒定。鑒定委員會表示,超高水材料充填技術屬國內外首創,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是“三下一上”煤炭資源安全有效開采和實現綠色開采、生態環保開采的新方法,具有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以及廣泛推廣應用的前景。超高水材料礦山充填開采技術初期投入低,操作簡單,易推廣,且自動化程度高。該技術研究應用的開放式充填工藝,具有充填與回采互不影響,采空區充填效率高等特點。該技術可消耗大量礦井水,減少排水對地面的污染,大大降低排水費用,經濟和環境效益明顯,是實現“三下一上”煤炭綠色開采的一項“技術革命”。
(責任編輯 宋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