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明 淮南工業學校 232007
關于對中等職業學校就業指導課程面臨問題及對策的探討
張文明 淮南工業學校 232007
就業指導課是中職學校就業指導與服務的重要形式,對提高中職畢業生市場競爭力,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在分析就業指導課程面臨的問題,提出改革就業指導課教學模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一系列措施,以提高中職學校就業指導課的實施效果并為就業指導課程的講授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就業指導課程;問題及對策
2010年12月13日,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同志在全國第一屆中等職業學校校長改革創新戰略專題研究班發表題為《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全面提升國家培養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和水平》重要講話,明確中等職業教育要“改革職業教育教學模式,改變一支粉筆、一本教材、一塊黑板的傳統教學方式,普遍推行仿真實訓教學和模擬教學、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技能打包教學等適合職業教育的教學方法”。 如何正視中等職業學校就業指導課程存在的問題,尋求合理的改進措施和方法,加強就業指導課教學,成為中等職業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重要內容。
中等職業教育是要為經濟社會培養大量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在這種觀念指引下,學校片面追求“技能”的培養,忽視了“高素質”的培養。因而,在具體教育教學中,不少中等職業學校狠抓技能教學,增加專業技能教學課時,鼓勵學生取得雙技能證書,壓縮甚至削減像就業指導課這樣基礎課程的教學課時。這種做法就突出反映了就業指導課程受重視程度不夠。另外,在招工體制和勞動人事制度改革推進的形勢下,中職畢業生對直接面向勞動力用人市場。不少中職學生就業觀念存在誤區,認為“只要自身技能好,工作不難找”,忽視企業招工時不僅僅看重求職者“專業能力”更看重“綜合能力”。這也是就業指導課程受重視程度不夠的重要原因。
目前,多數中等職業學校開設就業指導課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學體系,多以集體授課或講座的形式出現,內容仍停留在講解就業政策、分析就業形勢等方面,缺乏職業生涯規劃、創業教育和擇業心理教育等內容。就業指導內容過于成舊,且缺少新意。而在網絡技術普遍應用的今天,類似就業政策、形勢、求職技巧等方面的內容,學生完全可以通過網上自學得到,因此很難調動學生學習和參與的積極性。
目前,不少中等職業學校就業指導課仍采取“一位教師、一支粉筆、一本教材、一塊黑板”的傳統教學方式,“仿真實訓教學和模擬教學、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技能打包教學等適合職業教育的教學方法”缺乏。這一現象既是就業指導課存在的問題,又嚴重影響了就業指導課的質量。另外,目前大多數學校就業指導課一般在二年級下學期開設,中職學生在鄰近頂崗實習時才開始接受就業指導課培訓,時間明顯滯后,從而造成畢業生對就業指導課期望值不高。
現在中職學校就業指導課的教師多數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或由學校的行政人員擔任。有的指導教師并非是專業的就業指導工作者,無法準確及時地反映就業信息;有的指導教師雖然就業指導方面理論素養高,但缺少實踐經驗或沒有進行過就業市場調查,對就業形勢的分析不全面。由于受到教師個人所學專業、從事工作性質等因素的限制,不可能對每個領域都有充分的了解,因而無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
要徹底消除中等職業學校就業指導課程存在的不足,尋求合理的改進措施和方法,首先要從觀念入手,提高對就業指導課程重要性認識。在中職學校開設就業指導課,對即將走向社會的中職畢業生十分重要且非常必要,突出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是提高中職畢業生綜合能力的需要。就業指導課程中如“終身學習與職業發展”、“創新概念與職業創新”等內容對中職畢業生更新知識、實踐職業人生的意義深遠;是中職畢業生終身發展的不竭動力。第二,是提高競爭力,適應就業新形勢的需要。在經濟體制改革和就業制度改革全面深化的情況下,我國實現了新的就業方針,即:政府促進就業、市場調節就業、個人自主就業。在新的就業方針指導下,企業與勞動者雙向選擇則是就業市場的規則。中等職業學校針對國家就業政策的變化和就業市場規則,通過開設就業指導課,一方面幫助學生盡快地適應新的就業形勢,增強參與社會和就業的競爭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掌握擇業技巧,解決就業過程中的實際問題。
要實現就業指導課程開設的預期效果,就需要結合學科特點,創新思維,深化該課程教學模式。第一,改革就業指導課教學的基本內容。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對人才需求不斷變化。這就要求不斷調整中等職業學校就業指導課程的內容,使之與經濟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相適應。要進一步充實就業指導課內容,將就業心理輔導、擇業與創業、終身學習與職業發展等內容有機統一起來。另外,在教學中,分析當代中職學生的時代特點、心理訴求及就業期望,從而更加有成效地進行就業指導課教學。第二,改革就業指導課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就業指導課與其他課程相比,具有直觀性、形象性等特點,其教學手段和方法與其他課程有一定的區別。然而,在現實中,由于學校多媒體硬件教學設備不完善、教師教學思維創新不夠等諸多因素影響,“一支粉筆、一本教材、一塊黑板、一言談”的傳統教學方式仍然存在。因此,改革就業指導課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刻不容緩。要發揮教師主導地位,更要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要抓好集體授課,更要做好個別指導和咨詢;要立足課堂教學,更要開展組織學生前往用人單位參觀訪問或直接前往用人單位兼職、實習實踐教學。另外,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制作或從有關媒體上下載有關就業指導教學資料對學生進行教育。
要實現對中職畢業生就業的有效指導,必須加強就業指導教師隊伍建設。然而,不少中職學校的就業指導課教師隊伍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很難保障就業指導課教學的需要。早在2006年,原教育部部長周濟同志就明確指出“要調集精兵強將,充實就業指導隊伍”、“要促進就業指導教師實現專業化和職業化”。第一,數量上要有保證,要調集精兵強將,按規定配備足額數量的、合格的教師。第二,質量上要有突破。要對當前從事就業指導課程教師加強其理論知識和業務能力的培訓,提高教師素質水平。第三,組成上要多元化。就業指導課教師組成上要多元化,要專兼職結合。既要鼓勵學校教師擔任就業指導課專任教師,又要邀請對經濟運行反應敏捷的用人單位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專業人士、成功校友和社會職業咨詢機構從業人員擔任就業指導課程兼職教師。
[1]陳宇光,溫貽芳,高慧.當前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課程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3).
[2]蔡玉梅.高校就業指導課教學方法的實踐與探索[J].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2).
10.3969/j.issn.1001-8972.2010.19.137
張文明,性別:男,出生年月:1979年11月25日,職稱:中學一級教師,工作單位:安徽省淮南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