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 蘇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進口成套設備檢驗監管需關注的幾個問題
陳明 蘇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進口成套設備尤其是大型成套設備具有貨物價值高、報檢批次多、配套性系統性強、時間要求緊等特點,一直是檢驗檢疫機構檢驗監管工作的重點,本文將結合目前外貿經濟形勢,探索如何建立健全進口成套設備檢驗監管方法,確保進口成套設備質量符合我國技術規范強制性要求,幫助企業規避貿易風險,以取得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實現檢驗檢疫、地方政府和企業三贏的局面。
成套設備;檢驗監管;規避;效益
成套設備系是指完整的生產線、成套裝置設施(含工程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中的成套裝置設施和與國產設備配套組成的成套設備中的進口關鍵設備)。進口成套設備尤其是大型成套設備作為涉及國計民生的重要大宗商品,不少來自于國家和省地級重點建設項目,重點工程社會關注度高、進口設備通關急、分批到貨手續繁瑣,并且沒有相應的H. S編碼,容易造成逃漏檢等檢驗監管難題,進口成套設備檢驗監管一直是檢驗檢疫機構工作的重點。
隨著我國外經貿形勢的迅猛發展,進口成套設備尤其是大型成套設備日趨增多,90年代初期制定的有關進口成套設備相關工作要求所確定的檢驗監管方式,與現實情況相比,出現了比較突出的矛盾,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項目的快速投建。一是在檢驗監管方式上,各地做法不一;二是業務量與人力資源緊張間的矛盾突出;三是檢驗監管能力與進口成套設備技術含量越來越高之間矛盾日益突出;四是進口成套設備風險情況日益復雜,檢驗監管針對性不強;五是項目建設周期大幅縮短,檢驗監管周期與之存在矛盾,一旦出現溝通不協調,勢必影響大型進口成套設備項目的進展。
因此,結合當前的外貿經濟新情況、新問題,以及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實際檢驗監管過程中所總結的經驗,探索和建立完善進口成套設備檢驗監管方法,使其更具針對性、科學性和有效性,在確保進口成套設備質量符合我國的國家技術規范強制性要求的同時,能夠起到促進項目建設,幫助企業規避貿易風險的作用,實現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勢必會取得檢驗檢疫、地方政府和企業三贏的局面。
進口設備往往規模大、貨值高,涉及技術領域多,危險隱患各式各樣,危險事故發生機率千差萬別。就檢驗監管的特點而言,此項業務屬面廣量大,難以分配更多人力和時間去發現或跟蹤比較隱蔽的隱患、缺陷。如何快速施檢,準確地識別、消除、防范這些危害,將對我們的檢驗監管能力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檢驗檢疫部門在做好個性問題發現、糾正的基礎上,還要加強共性問題的研究。通過研究、歸納和總結,進一步明確檢驗監管重點要求,對易存在隱患、缺陷的產品加強檢驗監管,從而提高把關成效質量。
目前檢驗監管手段還很單一,缺乏必要的技術支撐,許多一線的檢驗監管人員工作僅僅停留在開箱檢驗,或者采用目視的方法對復雜設備進行簡單檢驗,主觀性比較大。從存在的問題來看,進口設備品種繁多,技術含量高,涉及的技術法規和強制性要求既多又專業,目前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人員素質和能力不能滿足進一步提高檢驗檢疫有效性的需要。因此,借助社會實驗室和公共檢測平臺的技術力量,統一配置震動、噪音、環境空氣數據的檢測器具,有助于提高進口檢驗工作的把關效能。
保障成套設備的檢驗監管工作到位是一個難題,尤其是大型成套設備側重于功能、性能等整體技術經濟指標,專業性、聯動性強,周期長,各收用貨單位普遍高度重視,發現問題也主要在裝配和調試過程。因此,在對成套設備的檢驗監管過程中,探索風險管理十分必要。一是對進口成套設備進行風險評估,將進口成套設備進行分類;二是根據企業質量控制能力和誠信程度,將收(用)貨人分類;三是根據國外壁壘設置和國內新的技術規范要求的頒布實施,將成套設備可能遇到的貿易風險分類;四是及時總結和匯總檢驗監管中的不符合情況,將不符合的嚴重程度分類。這種從對成套設備進行風險評估角度進行風險管理的措施,既能達到既提高檢驗效率,提高檢驗把關成效的目的,又能及時幫助企業規避貿易風險,還能將檢驗監管中的發現的問題和解決方案給我們整個系統的檢驗監管人員實施資源共享。
進口成套設備涉及方方面面,從檢驗檢疫的工作內容看,項目的備案(包括可能的舊機電備案)、認證認可、報檢、計收費、口岸檢疫查驗、檢疫處理、使用地檢驗等工作分屬檢驗檢疫局內各職能部門和空港、海港、陸港和使用地相關檢驗檢疫機構,同時,由于成套設備涉及面廣,單依靠檢驗檢疫方面的檢驗把關,并不能完全有效預防,及時、及早、徹底消除項目風險。因此,建立各檢驗機構之間,地方政府招商引資部門、項目審批部門、經濟主管部門密切合作的協調解決方案,調動項目申請人內部各部門及其相關關系人如:供應商、物流公司、代理報檢機構、安裝調試單位、社會檢測力量等全力介入配合,方能齊抓共管,全程把關,提高檢驗檢疫工作效率。
成套設備,特別是大型項目,其影響力不僅體現在企業內部,更體現在地方政府對其的關注,而具體的檢驗監管工作,不僅體現設備引進的過程之中,更體現在項目引進的前期和安裝調試后的運行階段,因此在檢驗監管中,強化服務職能,能夠全面提升檢驗檢疫的整體形象。一是要對大型投資項目試行行政指導,靠前指揮、提前介入,在確保設備安全、監管有效的前提下,為企業全面策劃、制訂方案,提供最優惠的扶持政策、最便利的通關流程;二是要對企業相關人員進行法律法規、管理文件、國家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專門的宣傳、培訓、指導,提升企業人員質量控制能力;三是要根據企業的不同情況,實施“一企一策”量身定做幫扶措施,做到急事急辦,特事特辦,難事巧辦,大事幫辦;四是要將檢驗檢疫的各項政策和舉措全方位地通過政府部門層面延伸和覆蓋,在信息交流互通、法規政策宣貫、企業動態監管等五方面與地縫政府開展全面合作,提升檢驗檢疫在政府層面的形象。
[1] 林錦斌.廈門局破解進口成套設備檢驗監管難題[N].中國國門時報. 2009.11.6.
[2] 陳弼飛,黃路意.過程方法在進口成套設備檢驗監管中的運用[J].中國認證認可.2007(11).
[3] 童存康.進口成套設備檢驗監管中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檢驗檢疫.2002 (9).
[4]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驗總局,檢驗監管司.江蘇進口舊SMT生產線檢驗監管實例分析. 進口舊機電產品檢驗監管實例技術分析[M].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