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武俊 李芝余 羅仁芝
1楚雄師范學院;2南華縣第一中學
楚雄師范學院各專業大學生環境意識對比研究
席武俊1李芝余2羅仁芝1
1楚雄師范學院;2南華縣第一中學
通過對楚雄師范學院各專業大學生環境意識的調查,分析了各專業大學生環境意識狀況。結果表明楚雄師范學院大學生環境意識總體較低,其中漢語言文學、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英語專業得分位居前三甲,而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教育技術學、市場營銷專業得分位居倒數三位,最高得分與最低得分相差17%。
大學生;環境意識;專業;楚雄師范學院
college student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speciality;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環境意識是關于人地關系的各種先進思想觀念的集合,“它是一種新的獨立的意識形態”。它包含了五個部分(環境認識觀、環境價值觀、環境保護自覺參與觀、環境法制觀以及環境倫理觀)、四個層次(知識、態度、評價、行為)的內容,并相互聯系[1]。國內學者對大學生這一重要群體的環境意識狀況從不同角度進行了部分研究[2-7],但更多是對整體狀況進行研究,對不同專業大學生環境意識研究較少。因此,本文就楚雄師范學院各專業學生的環境意識狀況進行對比研究,以探究不同專業學生環境意識狀況。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楚雄師范學院三至四年級全日制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這主要是考慮一、二年級學生受專業教育時間不長,而三至四年級學生受專業教育時間較長,更具代表性。
1.2 調查方法
調查以問卷形式進行,分為預調查及正式調查兩個階段。預調查對象為楚雄師范學院各院系318名學生,通過對問卷因子分析后剔除負荷度較小的題目,形成正式問卷[8]。正式調查共發放問卷800份,收回598份,回收率達74%,其中,有效問卷591份,有效問卷達98%。
1.3 指標體系及權重
問卷的指標主要由零級指標、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和三級指標(具體題目)構成(表1)。權重的獲取采用Delphi法,專家主要來自于云南師范大學旅游與地理科學學院及楚雄師范學院地理科學與旅游管理系。一、二級指標的權重見下表,二級指標下的各三級指標權重一致,取均值。定量評估中,根據三級指標包含的4個不同選項所反映環境意識的高低程度,其分值分別賦予15、10、5、0。
1.4 統計方法
零級指標、一級指標、二級指標的平均分值由如下公式計算得到:

對未繼續招生的初等教育專業、經濟信息管理與計算機應用專業由于研究意義不大,因此沒有作為研究對象,對于收回的問卷數量少于10份的專業,由于問卷較少不能代表本專業學生環境意識,因此沒有進行研究。


2.1 零級指標得分分析
17個專業零級指標得分不太高,最高分為76%,最低分僅為59%,二者相差17%(表2)。
如圖1所示,漢語言文學、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英語專業得分位居前三甲,而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教育技術學、市場營銷專業得分位居倒數三位。其余專業居中。
2.2 一級指標得分分析
經過統計得到楚雄師范學院各專業學生環境意識得分(表2)。
2.2.1 環境認識觀得分分析
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專業學生環境認識觀最高。而漢語言文學、英語專業次之。市場營銷、信息與計算科學、教育技術專業得分最低。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專業學生在高中時屬于文科生,接受了較為系統的地理課程教育,在大學期間環境教育在課堂上又得到了很好的加強,因此得分最高。教育技術專業是技術類專業,環境教育不受重視。因此得分比較低,不足60%。
2.2.2 環境價值觀得分分析
該指標得分普遍較高,前三位是漢語言文學、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地理科學專業。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市場營銷三個專業環境價值得分最低。
2.2.3 環境保護自覺參與觀得分分析
該指標漢語言文學專業、音樂學、英語、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得分位居前四,其中音樂學專業學生在該項表現優秀,位居第二,表明了他們較強烈的環境保護自覺參與意愿。這也是音樂學專業在所有指標對比中唯一一次進入前二位。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教育技術學三個課程不涉及環境教育的專業環境保護自覺參與觀得分最低。
2.2.4 環境法制觀得分分析
該指標教育技術學、信息與計算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位居前三。這與其余四項一級指標得分完全不同,顯示出了技術類專業對于法律法規的重視。而學前教育、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市場營銷三個專業環境法制觀得分最低。整體來看,環境法制觀得分普遍較低,這主要是因為關于環境的法律宣傳不多。從社會方面看,有關環境的法律法規宣傳有不多,大多數只是要求公民要愛護環境,而對于比較具體的法律法規則較少。而在學校在進行環境教育時涉及有關環境法律法規的也較少,因此學生接觸不多,得分較低。環境保護主要依靠公民自覺參與,但也要有大量有關環境法律作為后盾,才能更好地與破壞環境的行為做斗爭,使更多的人參與到環境保護中,更好的落實可持續發展。
2.2.5 環境倫理觀得分分析
該指標漢語言文學、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位居前三。而物理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教育技術學三個專業環境倫理觀得分最低。環境倫理觀對直接參與環境保護有重要意義,提高人文素養,增加對倫理觀的認識是提高環境倫理觀的有效途徑之一。
綜上所述,楚雄師范學院大學生環境意識總體較低,各專業雖有差異,但整體不容樂觀。其中漢語言文學、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英語專業得分位居前三甲,而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教育技術學、市場營銷專業得分位居倒數三位。最高得分與最低得分相差17%。在環境認識觀、環境價值觀、環境保護自覺參與觀、環境法制觀以及環境倫理觀的比較中,不同專業表現也各不相同。一些整體得分較低的專業在環境法制觀以及環境倫理觀表現突出。這表明由于專業思想、課程體系、學科背景的差異導致出現了不同專業的鮮明特點。這對環境教育的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建立了良好的知識儲備,有助于制訂和實施具有針對性的環境教育計劃。

圖1 楚雄師范學院各專業學生環境意識零級指標得分排序
[1]王民. 環境意識及測評方法研究[M] .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7.7
[2]鐘毅平,譚千保,張英. 大學生環境意識與環境行為的調查研究[J]. 心理科學. 2003,26(3):542-544
[3]姜乃力. 高等師范院校環境教育的目標及實現途徑[J]. 遼寧教育研究. 2004,(7):58-60
[4]潘洪建,鐘琳,任俊. 綿陽市大學生環境意識調查報告[J]. 綿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1,20(6):87-89
[5]郭力華,馬文儒,程松林. 海南師范學院學生環境意識調查[J].海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14(1):98-106
[6]方炎明,王亞玲,吳林根. 大學環境教育:概念、內涵及合法性[J]. 江蘇高教. 2004,(3):97-99
[7]鄭振倫,張立康. 福州市大學生環境意識調查[J]. 環境教育. 1999(3):35-36
[8]席武俊,朱達粉,王學良等.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環境意識問卷構建研究[J]. 科學時代. 2008(9):37-39
A Study of Compare in the Student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of Each Speciality in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The survey analyzed the college student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n each speciality in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oursim management and service education, English speciality had the highest score.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arketing had the lowest score. Their difference was 17%.
楚雄師范學院引進人才科研基金項目 項目編號:05-YJRC03
席武俊(1979-),男,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環境教育,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