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占文(吉林省司法廳辦公室主任 吉林長春 130051)■文
論律師執業精神
O n the Sp irits of Prac ticing L aw
宋占文(吉林省司法廳辦公室主任 吉林長春 130051)■文
律師文化建設要以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律師執業精神為核心。律師的執業精神,是律師在執業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政治素質、職業素養、職業心理、道德情操、行為風范等與律師實踐活動緊密聯系的精神元素。律師執業精神是律師執業理念的重要體現,也標志著律師隊伍整體素質狀況和律師業的發展水平。筆者認為,從中國律師所承擔的職業使命和職業責任以及律師業內執業現狀和執業需求出發,在律師文化建設中應努力培養以下十個方面的律師執業精神。
法治是迄今為止人類社會探索出來的治理國家的最合理模式,法治是治國的基本方略。法治精神是法治社會的基本精神,也是從事法律事業所必須秉承的職業精神。律師是實現法治的重要力量,必須秉承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法治精神的核心應該是法律至上。堅持法律至上,就是堅持黨的事業和人民利益至上,因為黨領導人民制定法律,法律體現人民的意志,三者本質是一致的。律師秉承法治精神集中體現在法律意識上。一是嚴格依法辦事意識。依法辦事是律師進行法律服務活動的基本準則。律師的一切法律服務活動都要在法律的框架內進行,都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按照法律程序辦事,不能超越法律的規定。二是堅持唯法獨尊意識。對法律的尊崇是律師職業的價值要求。唯法獨尊就是在執業中不受任何組織和個人的非法干預,堅持按照法律程序履行職責,堅持依照法律提出意見,努力追求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三是維護法律權威意識。律師在執業活動中要堅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勇于同任何凌駕法律之上的特權現象做斗爭,堅決維護憲法和法律尊嚴。形成律師法治精神的內在因素,主要是努力培育律師的法治思想和法律意識,為形成法治精神提供精神動力和價值支撐。形成律師法治精神的外在條件,主要是提升律師執業需要的良好法治環境。在形成法治精神的過程中,律師也要不斷適時擯棄自身存在的與法治精神相背離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不斷調整修正形成法治精神的心路,使法治精神的形成成為律師發展的必然。
人是社會發展的主體。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社會進步的最高目標,自由是人類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獨立是自由的價值體現。追求和崇尚自由的獨立精神一直是律師的天性。在自由為前提的語境下,律師的獨立精神體現在律師應具有的獨立意識上。一是獨立于公權力的意識。在我國,一直高度重視公權力在管理國家和社會的作用,而在社會轉型時期,這些公權力具有潛在擴張和濫用的趨勢。律師要堅持自己的職業特性和職業功能,作為一種獨立的力量,去抗爭和平衡國家權力和公民權利的沖突,維護人權、憲政、法治,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體現律師對于社會的價值。二是獨立于司法權的意識。律師獨立于司法權,在狹義上說,最直接、最具體、最現實的就是應當與法官、檢察官保持相對的獨立性,保持正常的工作關系,不應該發生司法權的行使者與私權力的行使者權錢交易的事情,更不應該為了達到個人目的而喪失人格做濫用司法權者的奴仆,這也是律師業長久利益的需要。三是獨立于當事人的意識。要明確律師是當事人的委托人而不是喪失獨立人格的惟命是從的附庸,律師應當有意識地與當事人保持適當的職業距離,特別是有權拒絕當事人提出的與律師職業道德相悖的不正當要求。這種獨立于當事人的意識,也是律師自我保護的客觀需要。應當明確,律師的職業自由是相對的,是受國家的監督、法律法規的制約和社會規范約束的。對此,我們要有理性的思考、理性的追求、理性的實踐。
人類法治文明的發展實踐證明,對人的自由和生命的剝奪,應該是國家維護統治秩序和社會秩序的終極手段,并且應該嚴格依照法律程序進行。因而,律師參與刑事訴訟活動,在任何國家都是律師制度的重要體現,是國家賦予律師的重要權利。我國律師依法參與訴訟活動是憲法和法律的重要規定,但律師的訴訟地位不被重視導致律師履行法律使命的能力有限,因此,律師在行使訴訟權利中需要剛正不阿的抗爭精神。一是要有敢于抗爭的勇氣。律師抗爭的勇氣,就是在刑事訴訟中不畏強權,不畏壓力,敢于堅持觀點,敢于據理力爭,敢于向錯誤的司法行為做斗爭。律師這種不放棄、不服輸、不言敗的抗爭勇氣來自對真理的追求,對法律的信仰,對事實的確信和對職業道德的遵守。二是要有善于抗爭的智慧。律師是理性的職業,律師的抗爭應該是理性的行為。要進行嚴謹的法律思考,進行理性的抉擇,正確運用法律程序,追求最佳法律效果,更要注意抗爭的方式方法,不能采取過激行為,注意維護律師的職業形象。三是要有頑強抗爭的意志。律師的抗爭要有頑強的意志作為支撐。這種意志不但源自對真理的追求,也來自對刑辯工作的熱愛。刑辯律師是律師中的抗爭先鋒,他們頑強地堅守著律師職業中最危險的陣地,中國律師業需要這個陣地,中國法治的實現需要這個過程。律師的抗爭必須秉承律師的職業道德和職業倫理,依法履行刑事辯護律師應有的職責。
誠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明進步的象征。誠信應該是一種國家行為,最直接的體現是政府的誠信,同時還應該是法治的誠信。誠信對于律師行業的生存和發展是個生死攸關的話題。無論是對社會發展負責,還是對行業自身發展負責,都需要律師誠信精神的重塑。一是把誠信作為群體的價值標準。律師的每一個執業活動都會成為社會評價整個律師群體價值的參照,誠信的價值作用屬于律師群體,誠信應當成為律師群體必須恪守的價值標準,應將律師的誠信精神作為整個律師群體的道德倫理規范予以遵循。二是把誠信作為行業的道德規范。律師行業應當是誠信度最高的行業。如果說律師業內存在道德缺失的話,誠信意識的缺失和淡化是重要原因。律師行業必須進一步強化律師道德規范意識,使廣大律師以恪守誠信的實際行動,維護律師行業賴以生存的"生命線"。三是把誠信作為安身立業的重要根基。律師要把誠信作為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和安身立業之本,律師安身立業的最大本錢就是對事業的忠誠、熱愛、敬業和對職業倫理的信守不渝。只有做到了誠信,才有當事人的信任、社會的信任,才能真正安身立業和實現社會價值。四是把誠信作為職業的信譽品牌。是否具有信譽品牌,關系到律師個人和律師事務所的生存與發展。信譽品牌的打造,靠的是全體律師的共同努力,要把誠信融入到形成品牌效應的實踐中,倍加呵護和珍惜律師職業的信譽品牌,使律師信譽品牌成為律師職業的優良品格。必須高度重視律師誠信體系建設,使律師真正成為社會上最令人信服的職業。
敬業是所有從事社會性工作人員的基本職業要求。律師的敬業精神,是建立在對律師的職業所具有的內涵、功能、作用及其社會價值深刻理解基礎之上的,包含著律師對律師職業理性的尊崇、情感的投入和實際的踐行。律師只有敬業,才能把律師職業的價值作為自己生活和事業的追求。恪盡職守是律師敬業精神的直接表現,具有敬業精神的律師必然是恪盡職守的律師。這種恪盡職守的品格,體現在律師對職業的價值的堅定信仰和執著追求以及竭盡全力做好法律服務工作的實際行動上。一是把達到社會對法律服務工作的滿意作為職業追求。律師職業的服務性要求律師要盡最大的努力達到社會的滿意。律師的敬業精神要充分體現在對當事人負責,對委托人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實踐中。要依據憲法和法律,認真履行法律服務工作者的職能,努力滿足社會的法律需求。二是把做好律師具體工作作為履職盡責的實際行動。律師的職業行為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每一件工作都需要實實在在地做。律師就是以自己一點一滴的努力,去筑壘誠信和敬業的大廈。要用自己對事業的忠誠、對當事人的負責、對職業價值的追求,用自己的辛勤與汗水,贏得當事人和客戶的尊重和信賴,履行好職業責任。三是把維護律師業整體利益作為敬業的重要內容。維護好律師業的整體利益,努力營造律師業發展的有利環境,是律師敬業精神的重要體現。律師事務所對每項工作都要站在律師業全局的角度進行思考和謀劃,律師在具體執業活動中還要考慮是否符合律師集體和整個律師群體的利益需求,切實把握好律師事務所的發展和律師個人的發展與整個律師業發展的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關系,實現個體發展與整體發展的統一。
現代社會本身就是競爭的社會,競爭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助推器。律師行業是個充滿競爭的行業,在一定制度架構下、依據一定規范、采取合理方法的競爭,可以促進律師業內的優勝劣汰,推動律師業的有效整合,提高法律服務質量,增強律師業的整體素質。整個律師業應樹立以公平公正為核心價值的競爭精神。一是樹立正確的競爭理念。律師業內應對競爭的社會價值和行業發展價值有個正確定位和理性思考,樹立公平公正競爭的核心理念,這是實現公平公正競爭的理性基礎。只有秉承正確的理念,才能使律師競爭遵循理性的思維,采取理性的方法,追求理性的效果,使律師競爭成為理性的競爭。二是增強靠實力競爭意識。律師的實力就是精湛的專業水平、良好的服務質量、優秀的文化素養。律師事務所的實力,就是濃郁的人文素質、科學的管理方法、專業的法律服務、廣泛的社會資源、優質的服務效果。無論律師還是律師事務所,只有具備了較強的綜合實力,才能具有較強的競爭能力,這是達到競爭效果的最佳途徑。三是堅決擯棄惡意競爭思維。律師要在思想上破除過度地追求商業利益,甚至把商業利益最大化作為價值追求的理念,以正確的價值觀、利益觀指導競爭,靠過硬的實力進行競爭,創造有利條件實現競爭,在公平公正的競爭中實現律師業務的全面發展,取得競爭的經濟效果和社會效果。
律師業的發展正在不斷告別傳統的執業方式,形成具有時代意義和行業特點、與律師業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執業方式。團隊執業就是其中最突出的、最有代表性的方式。團隊執業要求具有團結一致的團隊精神作為支撐。團結協作精神是律師業必須具有的基本精神,對于促進律師業的發展十分重要。一是團結協作是實現律師業務目標的重要方式。隨著律師法律服務市場化,律師業務領域不斷拓展,律師服務范圍不斷擴大,以團隊形式開展業務活動成為律師業客觀需求。這就要求進行律師之間的組合和律師事務所之間的聯合,團結協作是實現這種組合和聯合的精神紐帶,是實現律師和律師事務所業務目標的重要工作方式。二是團結協作是實現律師價值目標的內在需求。要實現團結合作的目的,必須對律師的價值目標進行融合,使律師形成共同依賴的思想基礎,形成利益共享的奮斗目標,并形成公平合理的分配機制,才能使團結協作成為一種必然,成為實現律師共同價值目標的內在需求。三是團結協作是實現律師發展目標的保障機制。律師業實現發展目標,必須有清晰明確的機制保障。而在統一思想、共同奮斗基礎上形成的團結協作機制和體制,是實現律師發展目標的重要保障。要把律師個人的發展目標溶于集體發展目標之中,形成團隊共同的意志、共同的力量、共同的追求,以實現共同的目標。
人類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已經成為每一個社會組織和成員取得成功的必然選擇。律師是一種知識含量極高的專門性法律服務職業,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是現代社會對做好律師工作的基本要求。律師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接受新思想,增加新知識,迎接新挑戰,實現新發展,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滿足社會的法律需求。一是樹立終生學習意識。律師是個終生學習的職業。不但要學習現代法律知識,還要廣泛涉獵諸如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人類學等現代科學知識,不斷形成深厚扎實的知識功底,為成為現代化素質較高的律師做好知識儲備。二是確立正確的學習目的。律師學習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整體素質,律師素質決定著律師業發展的整體水平。律師應努力形成有利于律師事業發展的理論修養、人文精神、現代意識,以適應律師事業發展需要,達到律師學習的根本目的。三是建立學習型組織。建立學習型組織,是一種文化自覺的體現。律師學習組織的建立,應成為律師行業的常態,成為律師發展的必由之路。要從戰略高度認識律師學習的重要性,從根本上提高整個律師業的文化素質。
自律是現代社會一種職業道德行為,是一種現代文明的標志。律師的職業具有很強的社會影響,律師業務涉及寬泛的社會領域,律師的執業行為應該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社會道德和行業規范的約束。進一步強化律師的自律意識,努力培塑嚴于律己的自律精神,在當前顯得尤為重要。一是要樹立深刻而理性的自律意識。律師自律必須是發自內心的自我約束行為,是否具有強烈的自律意識是能否做到嚴格自律的重要思想基礎。應時刻用國家法律、職業規范、執業紀律約束自己,時刻繃緊自律這根弦,讓自律意識伴隨執業一生。二是要強化內在而自覺的道德支撐。律師道德是約束律師行為的最大精神力量,因為律師道德一旦為律師所認同和信奉,就會產生巨大的內驅力。在律師業內出現的違法違紀問題,律師道德滑坡和不能嚴于律己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應強化職業道德意識,使其成為律師自律的有力精神支撐。三是要建立嚴格而有效的自律機制。在積極引導律師自律的基礎上,有效發揮執業紀律和執業規范的約束作用,加大對律師執業行為的約束力度,需要建立有效的機制,使律師自律成為一種常態。律師自律機制的建立,有利于強化律師自律,改善律師執業狀況,解決律師執業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律師隊伍素質,有效提升律師執業的社會公信力。
人的社會性決定著人與人之間是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的,同時也決定了人要進行滿足社會與他人需求的社會服務活動。律師的職業具有典型的社會服務性特征,應該提倡律師在服務社會中的奉獻精神,因為這種精神可以增強律師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履行律師所擔負的社會責任和使命,對此應有明確的認識。一是律師奉獻精神的本質是先進的服務理念。廣大律師服務社會的奉獻精神,有力地顯示出了律師服務理念的先進性。雖然這種精神在商業利益沖擊下受到嚴峻的考驗,但還是應該理直氣壯地宣傳和提倡律師服務社會的奉獻精神,因為這是律師事業所需要的,也是社會所需要的,這就是這種精神的價值所在。二是律師奉獻精神的內核是高尚的人格。律師應當具有高尚的人格,也應該在律師業內大力培育高尚的人格,這是律師業內必須具有的群體人格內涵。在律師這個具有一定商業化屬性的職業群體里,如果放棄對服務社會奉獻精神的追求和信仰,就可能造成對律師社會屬性的背離。要在形成律師高尚人格中,注重律師道德素質的培養,使律師服務社會的奉獻精神具有堅實的道德修養作為根基。三是律師奉獻精神的價值是職業的升華。律師職業的社會性,需要社會了解和認知律師職業存在的社會價值。律師無私奉獻、服務社會的實際行動,其本質作用是推進國家法治建設進程,維護社會正常秩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價值。在業內弘揚無私奉獻的服務精神,使其成為律師主流意識之一,是律師行業發展所必需。
(責任編輯 張文靜)
book=51,ebook=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