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紅云
舊有的模式或許已讓浙江經濟逐漸喪失先發優勢,在自我轉型的道路上,浙商正從中原大陸找到轉型契機
在 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版圖上,東部的發達與西部的落后無疑是一種鮮明的區隔。而地處二者之間的中部地區,也許是打破這種區隔的首要阻擋。作為經濟發展的先發地區,浙江與中部地區的聯動最為顯著,浙商投資中部的舉動已非朝夕,而當中央決策將“中部崛起”擺在至關重要的位置時,浙商參與“中部崛起”已從單純的資本落地轉向更深一層的理念引入。
在“中部崛起”這一國家戰略的推動下,湖北武漢城市圈、河南中原城市群、湖南長株潭城市群應運而生,并“入圍”了中央關于中部崛起的10號文件,成為“國”字號,而武漢城市圈更是被列為國家“十二五”規劃重點發展區域。
中部崛起的的戰略醞釀已久,可謂是日臻完善。為促進中部地區(山西、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和安徽六省)經濟快速發展,2004年3月,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明確提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戰略。2006年,黨中央、國務院頒布《關于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干意見》,正式吹響了中部崛起的號角。2009年,國務院正式批復了《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今年,《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中國中部地區外商投資促進規劃》、《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實施意見》和《關于促進中部地區城市群發展的指導意見》先后發布。
我國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省。據6省浙江商會、浙江企業聯合會統計,在中部6省投資創業的浙商約200萬人,分布于經濟和社會領域的所有行業。而“2010年浙商重點推薦”的19個投資城市中,大部分來自我國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
觀察可以發現,近年來,浙商在中部地區的投資已發生質的變化,正從單純的資本投資演變為理念與資本的同步輸出。一大批浙江企業帶著資本、品牌和先進的經營理念前往中西部投資,在商貿物流、基礎設施、舊城改造、教育科技、資源開發、工業生產、國企改造等領域進行大規模投資、大手筆開發、大資本運作。
今年6月17日,娃哈哈集團與河南商丘市政府簽署了投資總額約5億元人民幣的娃哈哈(商丘)交易大廈、娃哈哈(商丘)生產基地的協議。宗慶后解釋說,該交易中心就是此前所說的ShoppingMall。并且,該集團還打算在未來的3-5年內建100個購物中心。作為娃哈哈轉戰商業地產的第一次嘗試,河南商丘成為其首選地,浙商的創新理念在此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伴隨這股投資東風,浙江零售業的先進理念也源源不斷地輸往河南地區。
與以往的投資理念有別,如今浙商投資中部,更注重從戰略高度加以考慮。他們看重的已不僅僅是中部地區低廉的自然資源與人力資源,而更是一種品牌理念的拓展。辦市場的,把義烏小商品城、杭州四季青的模式復制到當地;賣服裝的,把國際一線品牌店開到了中部二線城市;造汽車的,帶來了電動汽車技術和新的管理營銷理念;建果園的,在當地農村引進了股份制。
與此同時,浙商經營理念也在參與中部崛起的進程中日益強化。上述6省的浙江商會、浙江企業聯合會積極利用周年慶典、換屆選舉等時機舉行各種主題的高峰論壇,擴大浙商影響,宣傳浙江精神。如湖南省浙江商會早在四年前就與瀟湘晨報社、長沙市廣電集團等聯合舉行了“浙江精神與湖湘文化的互補與交融——浙商現象高峰論壇”。
舊有的模式或許已讓浙江經濟逐漸喪失先發優勢,然而,經驗對于白手起家而來的浙商,卻是值得分享的一種精神元素。從單純意義上的資本注入,到如今品牌化的理念引入,浙商參與中部崛起的格局已漸趨清晰。在自我轉型的道路上,浙商們正從中原內陸找到轉型契機,而這種契機恰恰與國家戰略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