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清,董 葆 茗
(河北經貿大學,河北 石家莊 050061)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物流產業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中國經濟信息網發布的行業年度報告顯示,2008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89.9萬億元,物流業實現增加值2萬億元,占全國服務業增加值的16.5%,占GDP比重的6.6%,物流產業正在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并呈現出逐步向更高層次發展的趨勢。具體來看,主要包括下列發展趨勢。
從短期來看,自2008年下半年開始,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物流產業市場需求急劇萎縮,物流服務價格大幅下跌,導致一大批中小物流企業經營出現困難,甚至破產,物流產業發展面臨極大挑戰。但從中長期來看,我國物流產業發展趨勢長期向好。
1.從需求的角度看
一方面,200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約為33.5萬億元,并將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仍然保持相對較高的增長速度,龐大的經濟總量、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將產生大量的物流需求,這為物流產業規模持續擴張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產品需求的日益精細化、個性化,迫使生產商采取多樣、少量的生產方式,這就要求其配送環節必須滿足高頻度、小批量的配送需求,容易導致物流成本的增加。為降低物流成本,生產商往往會選擇物流外包,這也將為物流產業高速發展提供必要的需求支撐。
2.從產業結構的角度看
一方面,我國的產業結構正處在從“二、三、一”向“三、二、一”轉變的過程中,在此期間,作為連接二三產業重要紐帶的物流產業自然會獲得長期發展的機遇;另一方面,伴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化,物聯網作為代表我國工業發展方向的新興戰略產業之一,必將獲得政府的大力扶持,作為物聯網重要組成部分的物流產業也將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綜上所述,我國物流產業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將保持穩定增長。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隨著物流產業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大,國外物流巨頭加緊了在我國布局的速度,經營領域從最初的快遞、航運物流、汽車物流等高端市場逐步向傳統物流領域擴張,我國物流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物流產業必須通過內部整合提升綜合競爭力,否則將被市場淘汰。這種內部整合體現在兩個方面:
1.市場將出現層次化趨勢
隨著物流產業的不斷發展,物流產業內部的分工將越來越細。物流企業根據自身實力,按照服務對象和物流供給特點的差異,分別將自己定位在由低到高呈現金字塔結構特征的高端、中端、低端三個層次上。處于金字塔最底端的企業是數量眾多的零擔專線(一種以單一或少數幾條線路為載體的零擔經營模式,部分地方稱之為托運部、貨代等),這些企業專注于為數量眾多的中小型生產及商貿流通企業提供零散、低水平的物流服務;處于金字塔中部的是具有一定規模和網絡優勢的中型物流企業,主要為具有一定規模的中型客戶群提供專業化物流服務;處于金字塔頂部的是大型綜合物流服務提供商,這些企業除為各類客戶提供專業化物流服務外,還把持著國際快遞、綜合物流等高端市場。
從本質上看,市場層次化是物流企業為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根據自身特點不斷調整發展策略的必然結果。隨著行業內競爭的不斷加劇,各個層次內部還會細分出不同級別的子層次。
2.市場集中度將不斷提高
激烈的市場競爭還會導致市場集中度的不斷提升。部分綜合實力較強的物流企業將在激烈的競爭中步入良性發展軌道,實現規模與效益的飛速增長;與之相對應,部分競爭力較弱的企業則會因市場份額萎縮而陷入發展困境,甚至退出市場。其結果往往是強勢企業通過兼并重組等手段不斷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導致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
具體來看,在低端市場,由于物流企業普遍存在規模較小、贏利能力較差等方面的不足,很難做大做強,市場集中度難以有效提高;在中端市場,伴隨著企業規模與贏利能力的提升,部分企業會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從而提升市場集中度;在高端市場,巨大的利潤空間容易引起行業巨頭的關注,使得中小企業幾乎沒有生存空間,市場集中度會不斷提高。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高端物流市場(如國際快遞、綜合物流等)基本都處于少數幾家企業占主導地位、相互間競爭合作的“寡頭壟斷”的格局,美國前四家大型物流企業占據了50%的市場份額,澳大利亞前三家物流企業占據了 90%的市場份額。
目前,我國大型物流企業市場優勢還不是很明顯,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統計資料測算,2008年我國排名前4位的物流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僅占全國物流產業的14%,排名前10位的物流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僅占全國物流產業的16%,排名前50位的物流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僅占全國物流產業的21%,集中度明顯偏低。但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我國產業結構與產業布局調整的不斷深入,部分以現代信息技術、運輸技術、管理技術為基礎的集成化、一體化物流企業將憑借日益多樣化的服務在競爭中獲得優勢,進而推動物流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與國外先進物流企業相比,我國物流企業還存在一定差距,但可以通過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引入現代發展理念和現代物流理念來實現跨越式發展,迅速縮小與國外先進企業的差距。
1.現代信息技術將得到廣泛應用
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彌補國內物流企業在信息傳遞、運輸控制、客戶管理等方面經驗的不足。(1)我國物流企業通過應用無線互聯網技術、衛星定位技術(GPS)、地理信息系統(GIS)、射頻識別技術(RFID)、條形碼技術等相關技術,完全可以實現對物流全過程的精確控制。(2)可以通過引入先進的運輸技術、配送技術、裝卸搬運技術、自動化倉儲技術、庫存控制技術、包裝技術等專業技術迅速提升企業運營的自動化水平。(3)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和數據庫技術,加強企業內部、企業與供應商、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相互聯系,迅速、準確、全面地了解和分析各種信息,實現基于客戶訂貨的生產模式(Build to Order,BTO)和物流服務。
從長遠來看,伴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在我國物流企業中的應用,我國將最終實現物流企業的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和集成化。
2.現代發展理念將深入人心
目前,通過集約化、協同化、全球化等方式提高物流企業運營效率、擴大企業市場份額的現代發展理念正在為越來越多的物流企業所接受。物流企業通常可以通過建設物流園區、進行共同配送等手段來提高集約化、協同化水平,也可以通過開拓國際市場、兼并重組等手段來實現規模擴張。
物流園區是各種物流設施與不同類型物流企業在空間上集中布局的場所,物流園區建設有利于企業通過互補發揮更大的整體優勢,不斷向專業化、規?;较虬l展。為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迅速進入國際物流市場,物流企業越來越傾向于采用跨國并購及建立戰略聯盟等方式提升自身協同能力,實現集約化發展,新組成的戰略聯盟、跨國公司將借助互聯網和數據庫技術,構筑自己全球一體化的物流網絡,及時準確地掌握全球物流動態信息,調動自己在世界各地的物流網點,將空載率壓縮到最低限度,為貨主提供優質的物流服務,通過節省時間、節約成本構筑自己的競爭優勢,最終戰勝競爭對手。
另外,越來越多的企業傾向于采用共同配送方式來降低運營成本。共同配送也稱共享第三方物流服務,指多個客戶聯合起來共同由一個第三方物流服務公司來提供配送服務。共同配送對于提高物流運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看,進行共同配送,一方面可以減少社會車流總量,合理設置卸貨地點,從而改善交通運輸狀況;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車輛的裝載率,節省物流處理空間和人力資源。對物流企業而言,共同配送意味著企業必須走集約化、協同化的道路,通過配送中心的統一計劃和統一調度,集約調配各種資源,為客戶提供高質量服務。
總體來看,通過引入現代發展理念,物流企業可以有效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大幅提升企業綜合實力。
3.綠色物流理念將引導物流產業的未來發展
物流產業雖然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運輸工具產生的噪聲、污染排放、對交通造成的阻塞以及生產生活中廢棄物處理不當等問題也會給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隨著政府、企業、社會組織與公眾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物流企業必將接受綠色物流理念,著眼于社會和企業的長遠利益,把節約資源、減少廢棄物排放、避免污染等作為企業的長遠發展目標。
物流企業要實現綠色物流,首先應加強對物流系統污染的控制,在物流系統和物流活動規劃與決策中盡量采用對環境污染程度較輕的方案,比如采用污染氣體排放量較少的貨車,通過合理規劃縮短配送距離、降低空載率,合理采用夜間運貨方式以減少交通阻塞、節省燃料、減少排放等;其次應為物流系統建立進行工業和生活廢料處理的配套的子系統,及時處理產生的污染。
綠色物流理念的提出,使物流企業開始從根本上重新審視自己的發展模式。在綠色物流方面,全球物流企業都處于同一起跑線上,如果我國物流企業能夠把握好這個趨勢,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發展時間短、積累不足的劣勢。
發展環境不好是長期以來制約我國物流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各界對物流產業重要性認識程度的不斷提高,物流產業的發展環境將不斷優化。
在宏觀方面,物流產業發展不均衡狀況將不斷緩解。我國各省區之間、城鄉之間經濟差距非常大,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了物流需求不平衡、基礎設施建設不平衡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傮w來看,東部沿海地區物流基礎設施相對比較發達,物流發展水平相對較高,物流需求旺盛,而中西部地區特別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物流運作水平則相對比較落后。這種不均衡一方面使物流企業發展空間受到很大限制,另一方面也妨礙了物流企業運營效率的提高。隨著中央消除貧富差距、區域差距相關政策的出臺,各區域之間發展不均衡的狀況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緩解,與之相對應的物流產業發展不均衡問題也將得到緩解。
在硬件方面,隨著《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出臺,各地將根據全國貨物的主要流向以及物流業發展的需要,按照《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全國內河航道與港口布局規劃》以及《全國民用機場布局規劃》等文件的要求,加強交通運輸設施建設,完善綜合運輸網絡布局,促進各種運輸方式的銜接與配套,提高資源使用效率與物流運作效率,優化物流產業發展環境。
在軟件方面,行業協會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引導作用,將在行業標準制定、職業培訓、國際化等方面為我國現代物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軟環境。具體來看,第一,行業協會將在物流行業標準與物流教育規范制定和推廣、物流從業人員資格認證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第二,定期舉辦大型物流講座,組織物流人員進行職業培訓,為社會培養所需的物流人才;第三,通過舉辦物流展覽會、研討會等,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