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毅 新疆兵團農六師奇臺醫院(831800)
唐 敏 新疆兵團農六師五家渠103團醫院(831503)
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在醫學領域的廣泛應用,各個實驗室的儀器設備均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開展的實驗室項目已實現了全自動或半自動,初步形成了較完善的技術體系,但實驗室的檢驗質量控制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如何解決它是擺在我們檢驗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檢驗科檢驗質量水平的優劣取決于科室人員的醫德水平和技術水平,要求檢驗人員必須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熟練精湛的操作技能和積極適應知識更新的能力。
因為儀器設備質量的改善和提高使檢驗結果可以更好地避免了人為因素的干擾,判斷更加客觀、科學反饋的臨床信息及結果也越來越迅速,所以相當一部分技術人員認為只要有人、有儀器、有試劑就可以對臨床出具檢驗報告。這種認識缺乏對臨床試驗室質量工作的足夠重視,加之臨床對檢驗報告“急”的迫切要求而忽視對發出報告所必需的質量保證和基本措施,如儀器的校準、維護、室內質控、標準操作規程等臨床試驗室的質量管理。檢驗科質量管理的核心是質量控制,質量控制不僅僅是室內質控和室間質控,還有人員、質量體系、設施與環境,檢測方法、記錄等多項內容。
2.1 制定標本采集及送檢制度 據統計實驗前的誤差占到實驗室誤差的70%,因此為了確保檢驗工作的有效和可靠,建立標本驗收制度并有不合格標本的詳細記錄,同時在申請單上注明原因和日期,以便有據可查,也能減少與臨床的糾紛。
2.2 認真做好室內質控 努力搞好室間質評 室內質控是實驗室檢驗質量保證的基礎,而室間質評則是室內質控的繼續和補充,起到相互校正檢驗結果準確性的作用,對實驗室質控起到監督、促進作用。室內質控應做到專業實驗小組每月講評一次,室間質評做到科室每次結果回報后講評一次,以總結經驗。
計算機與各種自動化儀器的結合,使檢驗工作的自動化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很多檢驗儀器代替了人力,只要有了機器檢驗人員就可以根據說明書進行操作運轉,然后計算機直接輸出檢驗結果,大大減少了檢驗人員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儀器的管理也是一項重要的內容。
3.1 儀器檔案 必須有注冊證、合格證、銷售證;操作規程;維護及使用記錄;校準和質控程序及記錄;計量設備的強檢記錄。3.2 對儀器的性能參數進行評價,包括精密度 即含正常和異常水平標本的檢測、線性范圍、可比性、抗干擾試驗等內容,以保證每日設備使用正常。
3.3 新儀器測定常規標本前要建立標準曲線 在試劑更換批號或儀器維修后,應重新建立標準曲線。
3.4 建立儀器維護、保養、使用制度 各種儀器由專人負責日常的維護、保養、校正、并做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3.5 儀器比對 儀器比對是保證實驗室報告一致性的重要方法,一般三個月至少進行一次,并有詳細記錄。方法是選擇一臺本實驗室內技術性能最好的儀器,其它儀器分別與該儀器進行比對。
以上五步,最大程度地減小了試驗中的誤差,使實驗中的質量得到了保證。
這一過程包括兩個方面:①檢驗結果的正確發出;②咨詢服務,即檢驗結果合理解釋及其為臨床醫師應用的過程。
總之,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對質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質量管理工作要長抓不懈,一抓到底。質量策劃、控制和改進,使檢驗質量可得到持續性提高。強化質量管理意識,嚴格質量管理的制度化、程度化和標準化,最終達到提高檢驗質量、滿足臨床需求,提高工作效率,服務于廣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