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辛
窄軌鐵路
□蘇辛
本刊卷首在談及教育資源共享時,至少兩次提到閻錫山當年割據山西時搞的"窄軌鐵路",用以比喻頗受詬病的遠程教育資源"割據",并說有形的"窄軌"拆起來可能不太難,種種無形的"窄軌"拆起來就沒那么容易了.而據學者考證,閻錫山修"窄軌鐵路"其實主要是出于技術、成本和效益等方面的考慮,將"窄軌鐵路"作為封閉保守的代名詞是誤讀.這里要說的只是,在遠程教育發展進程中,確實存在由于觀念、體制、機制等不同層面原因而形成的各種"窄軌",而且其影響所及不只限于資源共享.
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許多較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必將更趨尖銳和復雜.教改過程顯然是個利益格局重構的博弈過程,拆除各種"窄軌"難度很大,而且,在舊的體制、機制中形成的思維定勢與利益格局,包括條塊分割的行政化管理體制,以及相關各方的不同利益關切,都有可能導致外部和內部各種新的"窄軌"出現.比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探索"體系開放、機制靈活、渠道互通、選擇多樣的人才培養機制",強調搭建終身學習"立交橋",促進各級各類教育縱向銜接、橫向溝通,建立繼續教育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實現不同類型學習成果的互認和銜接……可以想見,要實現這些"愿景",會有多少"窄軌"成為難以突破的"瓶頸".
追根溯源,人們習慣聚焦于體制機制的弊端.拆除各種有形或無形的"窄軌",最重要的,的確是"進一步消除制約教育發展和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同時不能忽略"人"的因素,即使在同樣的體制機制條件下,也有可能做出不同的選擇,所以現在有"改革"改革者和"教育"教育者的說法.再者,能否沖破傳統觀念束縛應該是個關鍵所在.比如《規劃綱要》強調"更新人才培養觀念",包括樹立人人成才觀念、多樣化人才觀念、終身學習觀念,聯系幾乎無所不在的對所謂"非正規教育"的傲慢與偏見及其導致的政策和實踐偏差,顯然不是"無的放矢".此外,信息技術或許給拆除遠程教育發展中的許多"窄軌"提供了可能性,但實踐中更多感受到的卻是各種"窄軌"對信息技術應用的阻滯,信息技術的能動作用遠未顯現出來,其中緣由值得玩味.
未來遠程教育的發展或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合作.本刊卷首《合作伙伴》7年前曾談到,相關各方進行不同層面和形式的合作,是遠程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和戰略選擇;但有沒有什么體制性障礙且不去說它,門戶之見和利益之爭就是兩道不太容易跨過去的"坎兒".當然,相關探索始終沒有中止.本期發表的中央電大與普通高校合作辦學論壇綜述,相關人士提出了不少有待解決的問題.在新一輪教育改革中推進各方面的全方位合作,確實要有新的思路和舉措,對各種"窄軌"也不能不保持足夠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