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俊峰 陳雷
關于給水排水專業實習基地建設的探索
□齊俊峰 陳雷
實習是高等工科院校的重要教學環節,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教學模式。實習基地的建設,對于保證實習效果,起到關鍵的作用。從實習基地建設的必要性,實習基地建設的實踐,實習基地建設應重視的幾個問題進行了分析和論述,從而為提高實踐教學效果提供有益的探索。
實習基地;建設;探索與實踐
實習教學作為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培養的環節之一,對于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切實提高我校實踐教學的教學質量與水平,有效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我校建立了給水排水專業的實習基地,對于學生更好的掌握專業理論知識,培養工程實踐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給水排水工程專業“三大實習”的可靠基地。認識實習,使學生對本專業涉及的范圍,學習內容,發展方向有個感性認識,為學習專業課做好準備。生產實習,學生通過上崗實習,進一步了解工藝流程和運行管理,把課堂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結合起來,更好的消化課堂學習的理論知識。畢業實習,為做好畢業設計和走上工作崗位做實踐方面的準備。
(二)現場教學的理想課堂。教師在講授某些課程時,可以組織學生到實習基地進行現場教學。比如,沉淀池整流設施,靠黑板、掛圖、屏幕學生不好接受,而到現場參觀后,則直觀清晰,易于理解和接受。在畢業設計過程中,學生在布置工藝流程時,往往也需要到實習基地去進一步對照實際的工藝流程,對照實物,使設計更加規范準確,同時,將進一步提升設計者的設計信心、熱情和成就感。
(三)培養青年教師和教師備課的必要場所[1]。實習指導教師在接受實習任務后,必須先深入實習基地備課,將整個工藝流程、工藝構筑物的構造、工作原理、運行要求、生產成本、經濟效益、管理手段等內容全部吃透,才能自如地指導學生。
專業課教師,特別是缺少工程經驗的青年教師,無論是準備課堂教學、制作課件,還是現場教學,都離不開工程實際。只有到實習基地,面對實物,有針對性地解決光靠書本很難理解的問題,才能備好課、講好課。
(四)本專業客座教授的不竭源泉。實習基地除派人員指導學生實習外,還常年應學校要求派出專業造詣深、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為學生做學術報告、專業介紹、就業指導等,實習基地成為客座教授和講座題目的穩定來源。
(一)選擇實習基地
對于給水排水專業,不是所有的凈水廠、污水處理廠都可以作為實習基地。實習基地要具有一定基本條件,經校企雙方共同努力,精心建設、培育,才能成為穩定可靠的實習基地。
實習基地是指具有一定專業特色,集人文、社會、地理、資源于一體的環境[2],具體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實習基地應具備工藝流程多樣、生產設備先進和管理體制優秀等硬件條件,能夠滿足實習教學的要求,承擔實習任務;企業領導及各層次人員熱愛教育事業,關心學生實習;實習基地能選派一批素質高、工作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與學校派出教師共同組成強有力的實習指導教師隊伍;文化氛圍濃厚,生態環境優美,有利于學生陶冶情操,激發學習興趣,培養綜合素質。
根據實習基地的上述選定原則,自2003年,我們與長春水務集團、長春一汽集團、長春市管線處、長春紅星管道公司等單位共同建設了第一凈水廠、第二凈水廠、第三凈水廠、第四凈水廠、石頭口門水庫、新立城水庫、放牛溝加壓泵站、西郊污水處理廠、北郊污水處理廠、雙陽污水處理廠、汽車廠污水處理站等實習基地。特別是在這些基地的工程擴建、工程改造過程中,實習始終沒有中斷,為專業教學提供了難得的機會與條件,豐富了實習教學的內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目前本專業的實習基地,生產工藝流程各不相同,構筑物類型多種多樣,既有經典的傳統工藝形式,也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工藝類型,能夠與課堂教學內容一一對應。學生在理論教學中所學的基本理論、構筑物工作原理、工藝流程及操作運行過程等內容,都能在各個實習基地得到印證、理解。如南嶺水廠始建于1932年,有傳統的隔板式絮凝池、平流式沉淀池、普通快濾池;中日友好水廠具有世界先進管理水平,有全國最早設計投產的橫向流斜板沉淀池;西郊、北郊污水處理廠近年投產,并具有三級處理工藝,實現污水回用;長春市配水管網管徑在75mm以上的管線超過1400km,紅星管道公司對敷設時間超過五十年,經常爆管、漏水的管道逐漸更換,為本專業實習提供了施工現場。同時,十二·五期間,長春市還將新建凈水廠和污水污泥處理項目,將有最新的工藝技術與最新的技術設備投入使用,所有這些,都使得本專業的實習基地具備了一流的硬件條件。
(二)實習基地建設中企業的作用
實習基地的建設是學校和企業的共同任務,明確雙方的責任,是鞏固和發展實習基地建設的關鍵[3]。在建設實習基地和安排生產實習時,生產單位不只是被動的接待,而是亦客、亦主。雙方不是純粹的甲方、乙方關系,應達成共識,目標一致,態度一致,動作一致[4]。
1.生產單位主動熱情、學生賓至如歸。在實習基地的建設和使用過程中,長春水務集團等單位相關的領導、技術人員及全體員工關心、支持教育事業,熱情接待實習學生,不僅提供工藝圖紙、各種技術參數、水質報告、以及系統建設過程的光盤和照片等技術資料,還提供會議室(座談、聽講座)、資料室、食堂等配套服務,為實習基地的鞏固、完善和發展做了大量工作。
2.企業盡可能滿足實習要求,保證實習效果。在不影響企業生產,不泄露國家機密和企業商業秘密的前提下,實習基地的工藝流程、構筑物、設備、文檔全部對學生全天候開放。在保證系統正常運行,不降低水質和水量的前提下,根據實習要求,盡量提供方便。比如,正常運行時展現在學生面前的濾池只是一個水面,而內部配水系統、排水系統的工作情況都看不到。為此,技術人員提前對濾池進行反沖洗,邊操作邊講解,使學生對反沖洗過程一目了然。此外,在企業進行檢修、改造時,廠方會提前告知學校,學校將不失時機地組織學生現場教學。
(三)實習基地建設中學校的作用
學校在實習基地的建設和使用過程中,負責組織實施實習基地的建設以及后續的發展鞏固工作。
1.學校設立專門機構。為了建設、培育好實習基地,保證學生的實習效果,學校成立了常設的實習基地建設機構,每半年組織召集一次雙方骨干技術人員與骨干教師參加的聯誼交流會,總結在實習基地建設和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經驗,制訂下期目標,完善相關工作。
2.規劃實習基地建設目標。學校負責提出對實習基地在“質”和“量”兩個方面的具體內容與要求,特別是學生在實習中必須要熟悉掌握的工藝流程運行過程及主要構筑物工作原理;要明確提出對企業派出參與指導實習的技術人員在德、能等方面應具備的條件;要明確提出學生實習過程中需要企業提供的圖紙資料及其他文件。
3.安排實習時間,開展相關教育。每次實習前,學校提前一周將上述要求及學生實習內容、實習時間、實習人數等告知企業,以便企業提早安排。學校要配合企業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要求學生遵守企業勞動紀律和安全規則,尊敬企業技術人員和工人師傅,樹立大學生的良好形象,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及團隊精神。
(四)充實指導教師隊伍,提高實習教學質量
在選派實習指導教師時,一方面在本校選擇有經驗、有責任心的教師,另一方面,由實習基地選擇具有豐富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的高級工程師。工程師作為兼職指導教師參加對學生的指導,共同承擔實習任務。
1.認識實習是以了解生產工藝為特點的實習。在認識實習環節中,主要以企業選派的技術人員作為實習指導教師,選擇有代表性的工藝系統進行講解,提高學生對專業及工程實踐的感性認識。
2.生產實習是以掌握生產工藝過程,消化理論知識為特點的實習。在生產實習環節中,由企業的技術人員和學校教師分頭指導,并有實習基地的當班技術人員參與,要求學生跟班操作,加深對工藝原理的理解,熟悉系統各階段的運行狀況。
3.畢業實習是為即將進行的畢業設計做實踐知識儲備為特點的實習。在畢業實習中,以畢業設計指導教師為主,選擇重點工藝、重點構筑物為主要內容,以提高工程設計能力為目的,重點講解工程設計與工藝運行的相關知識。
目前,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已形成了一支穩定的,高素質的指導教師隊伍。來自企業和實習基地的指導教師熱愛教育事業,關心學生的成長,責任感很強,他們與學校老師合作,共同完成實習基地的建設、培育和完善工作,學校常和他們座談、交流,從教學方面講解對實習基地的要求,保證了實習健康有序的進行。
(一)制定完備的實習文件。為達到實習的預期效果,必須制定完備規范的實習文件,使實習有序進行[5]。我們所制定的文件包括實習大綱、實習任務書、實習指導書、實習答辯提綱。通過不斷的修訂、完善,使實習有序進行,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二)靈活選擇實習方式。充分利用企業的生產、施工、技術檢修、技術改造等工作的有利時期,結合學生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等不同實習階段對實習內容、實習深度的不同要求,確定一種實習方式或多種實習方式穿插的有機組合。一般包括參觀、上崗、實際操作、收看錄像、聽報告、座談、討論、查資料等。
(三)校企雙方要加強實習的過程管理。各項實習過程中,要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防止走過場、隨大流。充分挖掘、利用實習基地的資源,使所學知識在實習中得到升華。
(四)實習基地的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要經過校企雙方長期不懈的努力。國民經濟和教育事業總是處于不斷的發展之中,專業知識和生產技術也不斷更新,對實習基地的建設沒有終點。應在建設中使用,在使用中建設,使之不斷完善,不斷進步,適應實習教學不斷發展的要求。
[1]陳雷等.給水排水專業實習基地建設的具體做法[J].中國教育理論與實踐雜志,2006,10-3(10).
[2]催玉波等.給水排水專業實習基地建設.改革、探索與實踐[A].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3]張朝升等.鞏固和發展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堅持“產、學、研”相結合[J].現代教育科學,2003(12).
[4][5]王海山等.建設培育實習基地,保證實習效果[J].中國教育理論與實踐雜志,2006,5-3(5).
責任編輯 時紅兵
課題項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廳“十一五”教學研究課題成果之一。
G712
:A
1001-7518(2010)35-0047-02
齊俊峰(1969-),男,吉林省磐石市人,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及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