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黎藍,李觀榮
(廣東省湛江市第二人民醫院藥劑科,廣東湛江 524003)
對于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以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仍是最佳選擇。近年來有關研究顯示,紫杉類藥物的代表藥多西他賽對于治療轉移性乳腺癌的療效比阿霉素更顯著,且鉑類藥物在實體瘤中已經取得成效并廣泛應用,對晚期乳腺癌治療也有一定的優勢[1]。有體外實驗研究表明,多西他賽和順鉑的聯合應用對于復發或難治性乳腺癌有累加效應。為觀察它們在臨床上的聯合應用所帶來的療效和引起的毒性反應,筆者對我科3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采取多西他賽聯合順鉑方案進行治療,現將治療結果總結如下:
收集我院2008年6月~2009年9月36例晚期手術或手術化放療后復發的女性乳腺癌患者,術后均有病理組織學或細胞學檢查確診為乳腺癌,年齡32~56歲,其中胸壁復發10例,骨轉移11例,對側乳房轉移3例,鎖骨上淋巴結轉移7例,肺轉移5例(合并胸腔積液2例)。KPS評分≥60分,化療前血常規、肝腎功能、心電圖及心功能基本正常,無化療禁忌證。
第1天給予多西他賽75 mg/m2靜滴;第2~3天給予順鉑30 mg/m2靜滴。使用多西他賽前,須口服地塞米松片15 mg,1次/d,連用3 d,并在靜滴多西他賽前30 min靜滴甲氰咪胍0.6 g,肌注異丙嗪25 mg。化療期間監測血壓及行心電監護,第1~3天水化、利尿,化療中同時給予止吐等對癥治療。化療間歇期須監測血常規,如白細胞低于3.0×109/L則給予GCSF支持。21 d為1個周期,完成2個療程評價療效。
療效按WHO標準[2]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進展(PD),有效率(RR)=CR+PR。 毒性反應按WHO急性和亞急性毒性分為0級(無)、Ⅰ級(輕度)、Ⅱ級(中度)、Ⅲ級(重度)、Ⅳ(威脅患者生命)。
全組病例均完成2個周期化療,對其進行療效評價,其中CR 3例,PR 18例,SD 10例,PD 5例,有效率達58.3%。
治療后出現不同程度的毒性反應:惡心嘔吐28例,腹瀉4例,白細胞減少30例,脫發34例,肝功能損害22例。
對于復發和轉移性乳腺癌患者,其中位生存期只有2~3年,因此,選擇有效的解救方案,對延長生存期至關重要[3]。聯合化療是治療轉移性乳腺癌的主要方法,它能顯著改善轉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紫杉醇類藥物是晚期乳腺癌解救治療中最有效的藥物之一[2],且多西他賽在細胞內滯留時間長,且細胞內的濃度比紫杉醇高3倍,它單藥治療乳腺癌的有效率就已達43.99%[4],在臨床上經常用于晚期乳腺癌治療的患者。順鉑為鉑的金屬絡合物,是有類似烷化劑雙功能基團的作用,主要與DNA鏈上的堿基作用,與細胞內氧核基團結合,從而改變其正常復制模板的功能,引起DNA復制障礙,從而抑制癌細胞分裂[5]。已有文獻報道,順鉑聯合紫杉醇、多西紫杉醇、長春瑞濱、健擇等均獲得了顯著療效,一線或二線治療轉移性乳腺癌的有效率可達56.7%~69.0%[6-8]。
本研究采用多西他賽聯合順鉑治療晚期乳腺癌患者有效率為58.3%,主要毒性反應有惡心、嘔吐、腹瀉、白細胞減少、脫發等,但這些都可控制或者給予對癥治療。從本組數據可以看出,多西他賽聯合順鉑治療晚期乳腺癌的療效較高,且不良反應可以耐受,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1]魯培,朱學強,周強.TA與FAC化療方案治療轉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療效比較[J].醫師進修雜志:外科版,2004,2(4):255-257.
[2]江澤飛,宋三泰.紫杉醇在乳腺癌化療臨床應用的新進展[J].中國癌癥雜志,2003,13(4):289-292.
[3]Ali SM,Harvey HA,Liton A.Metatatic breast cancer overview of treatment[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3,415(Suppl):S132-S137.
[4]王子平,孫燕,張湘茹,等.多西他賽治療晚期乳腺癌的臨床研究[J].中華腫瘤雜志,2006,28(6):468-470.
[5]周際昌.實用腫瘤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386.
[6]徐兵河,李凱,劉瑞琪,等.吉西他濱聯合順鉑治療50例蒽環類耐藥性晚期乳腺癌[J].中國癌癥雜志,2003,13(6):579.
[7]張晟,張敏,李春艷,等.乳腺癌根治術局部復發后影響預后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乳腺病雜志,2010,4(1):18-23.
[8]郭小毛,梅欣,章倩.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療進展[J].中國癌癥雜志,2006,16(6):409-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