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瑞蘭,肖蘭華
(廣東省中醫院藥學部,廣東廣州 510000)
我院藥學部是我院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科研、臨床藥學、計劃藥品供應、中藥加工與制劑、住院部及門診中、西藥調劑工作。特別是中藥房調劑工作量大,調配處方是臨時性的方劑,有要求快、精、準地配發中藥飲片的特點。為配合臨床需要,我院藥劑科進行了改革調劑模式,門診實施中藥飲片小包裝改革,加快調配速度。同時藥學部要求中藥人員不斷提高藥學知識、技能及業務水平,會鑒別中藥飲片,會分析、審查處方,配發中藥飲片時要規范操作規程,把握好調劑質量關,確保中藥飲片安全、有效地配發。藥學部不斷組織中藥師在職業道德方面進行學習,提高在職員工的職業道德水平,加強責任心,在調配中藥處方時“安全、保質、快、精、準”才能做得更好。在醫院藥學向科研技術服務型變革時期,醫院藥學部根據中藥師工作職能由單純調配、發藥工作轉為以合理用藥為核心的藥學服務過程,強化在職中藥師學習,接受繼續再教育,提高中藥師的素質,結合臨床,發揮中藥師的特色和優勢,使整體技術服務水平與質量再上一個臺階。
中藥飲片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臨床療效,應在具“三證”或GMP驗證過的藥商或中藥廠處購入藥品。藥庫管理員按計劃進貨,可加快周轉,縮短庫存,減少積存,保證中藥飲片不過期。嚴格驗貨制度,計劃進貨時由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先看中藥飲片版;中藥飲片貨到藥庫時,藥庫管理員驗質量、稱重量、檢數量,必要時拆包檢查,為臨床提供質優、安全、有效、經濟的中藥飲片。
劃價人員要有藥學知識技能,會分析、審查處方,作為藥房第一關審理處方者,在劃價前,第一時間審查處方的一般項目有無缺漏,審查處方劑量、配伍是否適當,品名有無重開或寫錯,處方用藥與臨床診斷是否相符,藥物是否超量、缺藥品及有無配伍禁忌。把好第一關處方審查,可避免交費后到藥房配藥時才發現問題;減少患者或家屬來回奔走,同時可減少調劑人員的差錯,保證患者用藥安全,提高醫院服務質量。
中藥房從庫房領入中藥飲片,裝柜、調配、核對把關,按有關工作工種操作規程進行。藥房工作人員在倉庫領藥到藥房時,有專人以領藥底單抽查核對飲片及數量;藥物裝柜、調配時注意藥品質量、重量差異(固定劑量小包裝)。每月由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直接到中藥房檢查,對中藥飲片的真、偽、優、劣進行再查鑒,防范供應商送的中藥飲片不符合訂貨規格,堵塞可能出現采購的中藥飲片與藥房領入的中藥飲片的產地、規格、等級的差異、劣質或滲雜的漏洞。藥房根據用藥量、頻率確定藥屜規格大小,采用一藥一藥屜,解決以往容易串藥的現象;根據中藥的分類、用藥量、用藥頻率確定中藥房藥柜的布局,加快調配速度和準確率,縮短患者的候藥時間和確保患者的用藥安全。中藥房領藥量以用量、定領藥量為原則,提高中藥飲片周轉率,保證中藥飲片新鮮,減少積壓、霉變、蟲蛀引起的浪費。每月對周轉慢的中藥飲片質量再作檢查,杜絕劣藥流出藥房。
建立完善的中藥調劑操作規程,要有一套完善的規章制度的約束,把好調劑質量關,調劑人員應有職業責任心,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嚴格審方。審查處方是中藥房調劑人員在調配過程中首先要嚴把的一關,處方的一般項目有無缺漏,藥品的名稱、劑量、每方劑數是否清楚,并審查處方劑量配伍是否適當,品名有無重開或寫錯,處方用藥與臨床診斷是否相符,藥物是否超量、缺藥品及有無配伍禁忌。如發現問題及時與醫師聯系,妥善解決,在審查無誤后方可進行調配。調配完有專人核對,并對調配人員實行差錯登記。對差錯原因舉行討論會,展示差錯原因,提示中藥師工作期間不要聊天,要按規程操作,避免重復出現類似差錯。實施績效獎金,多勞多得,每月實施差錯計量,多錯多扣,提醒調劑人員要加強責任心,少出差錯,保證處方中每味中藥飲片、劑量準確,安全、有效以用于患者。
醫院藥學向科研、技術服務型變革。藥房實施開放式柜臺發藥,近距離與患者交流。中藥師“以患者為中心”應突出人性化服務,加強與患者的溝通,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讓患者享有配方的知情權。核對發藥的中藥師在發藥過程中視患者如親人,語言文明,態度和藹,有問必答,開展藥學服務,發揮中藥師在安全、合理用藥中的作用,指導患者正確用藥,如中藥湯劑的先煎、后下、煎煮方法、服用次數、處方藥作用、服用藥物后會有何特殊反應、配伍禁忌、不良反應等注意事項。提高中藥師的社會價值,贏得患者的信任,增加患者的依從性,實現或提高治療效果,展示中藥人員整體技術服務質量水平的提高。
我院實施全院網絡聯網管理,藥劑科減輕了大量藥品統計、購、領、發藥等管理工作。加強對臨床醫師處方管理,規范中藥名稱,正確書寫。對中藥飲片的調劑模式進行了技術改革,實行中藥飲片小包裝分裝,提高患者的消費透明度,每個小包裝中藥飲片都有藥名及藥的重量,患者手上有藥物清單(單內有藥物名稱、重量、單價),患者可自行核查;中藥房工作環境得到改善的同時提高中藥飲片質量,保證中藥飲片質優、安全、有效、經濟地用在患者身上。藥劑科加強在職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及愛護公物、廉潔奉公教育;加強業務學習,重視在職中藥人員的培養,提高技術水平,在理論學習、工作實踐中,以老帶新,進修學習,提高業務能力,加強對飲片的鑒別能力。提高對中藥處方配伍的分析能力,學習中藥臨床治療、用藥監護、合理用藥知識,以適應中藥師從單純的調劑發藥職能轉變為參與開展醫學專科中藥學臨床工作,拓展中藥師參與臨床藥物治療監護,提供符合倫理和執業標準的藥學服務。中藥師在參與藥物治療時要善于與醫護人員及患者溝通,貼近實踐,要善于思考,運用知識,把握好在治療中干預的切入點,提高藥物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適宜性和患者依從性。中藥師自身要加強歷練,提高藥物治療的知識與技能,為中醫藥事業朝著規范化、標準化、現代化發展不斷努力。
[1]巫利璇,楊世斌.中藥飲片小包裝改革的體驗[J].中國醫藥導報,2009,6(8):129.
[2]趙治勇.淺談我院門診中藥房的管理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8,2(13):121.
[3]王方,屈俊.加強醫院中藥房管理設想[J].實用醫藥雜志,2008,25(9):1097.
[4]陳華,葉柳賢.醫院中藥房的科學管理[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9,17(3):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