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慧
(河南省濮陽市人民醫院放療科,河南濮陽 457000)
醫院感染即住院患者在醫院獲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和在醫院內獲得、出院后發病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開始或入院時已存在的感染[1]。放射治療(放療)是惡性腫瘤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放射線在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對人體正常組織細胞的殺傷性也很大,會引起很多不良反應,如骨髓系反應、消化道反應、皮膚反應等,這些不良反應導致患者營養缺乏,體質差,機體抵抗力下降,易發生各種感染,延長了患者的住院天數,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因此,對放療患者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非常重要。我科對2007年2月~2008年2月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對2008年4月~2009年4月入住的患者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2007年2月~2008年2月我科收住341例患者,發生醫院感染24例,感染發生率為7.04%,其中,白細胞低下11例,貧血3例,惡病質2例,有基礎疾病者2例。發生醫院感染的24例患者中,上呼吸道感染12例,下呼吸道感染5例,胃腸道感染4例,皮膚感染2例,重癥肺部感染死亡1例。
惡性腫瘤患者大都有恐懼、焦慮不安等復雜心理,常擔心過度,多抑郁,長時間處于這種狀態,又不能自我調節,就會抑制機體免疫功能,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提高了感染的發生率。
進行放療的患者常有消化系統反應,出現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頭頸部放療患者還會出現吞咽疼痛、吞咽困難及口腔潰瘍,從而影響進食,致營養攝入不足、共濟失調,再加上自身疾病的消耗,使身體營養嚴重缺乏,機體抵抗力下降,誘發感染發生。
骨髓抑制是放療最常見的反應,可引起白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數量不同程度的減少,致機體的防御功能受損,使醫院感染發生率上升。
①醫護人員對醫院感染防控不重視,意識淡薄,對感染知識學習缺乏主動性,致感染知識不足,不能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和感染制度;②操作無菌觀念不強,操作不規范;③手衛生制度執行不到位;④病房不能保證按時通風換氣,特別是冬季,患者意識差,護士又督促不夠,使病房空氣潔凈度不達標,空氣消毒不及時;⑤探視陪護制度執行不嚴,特別是對白細胞低的患者,未采取保護性隔離,仍住在多人病房。這些因素均給醫院感染埋下隱患。
白細胞低下的患者自身對院內感染的警惕性不高,意識淡薄,對醫護人員的健康教育及有關疾病的告知內容不能給予足夠的重視,思想麻痹,不聽勸阻,隨意外出而增加感染機會。
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及時發現異常情緒,進行心理疏導,主動關心患者,給患者講一些治療效果好的病例,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并指導患者掌握一些放松技術,如聽柔和的音樂、緩慢深呼吸等,轉移患者的注意力,避免角色強化,從而減輕患者的思想壓力,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提高機體免疫力。
放療期間,給患者科學合理的飲食指導,囑患者行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避免粗硬、辛辣食物,并戒煙酒。飲食應多樣化,在色、香、味上下功夫,以增加食欲,少食多餐,以利于消化吸收,多食補血、補氣及增加白細胞的食物,如大棗、枸杞、山藥、豬蹄、甲魚、骨頭湯等,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茄子、西瓜等,也可榨汁飲用,從而保證身體攝取足夠的營養,預防白細胞降低,提高機體免疫力。
根據患者的文化層次及接受能力,多次給予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可采用口頭、集體講解和文字圖片等方式,告訴患者放療過程中的主要并發癥及相應的防護措施,如放療患者多會出現疲勞、多睡,囑患者放療前后1 h避免活動,臥床休息;放射區皮膚避免使用肥皂、香水、化妝品,防止抓撓、搓擦等。對于那些思想麻痹的患者可給他們講一些負面的例子,讓他們認識到并發癥的危害和防治的重要性。
每月利用業務學習的時間,對全科醫護人員進行感染知識培訓,學習感染知識及消毒隔離制度,講一些感染事件,并展開討論,進行發言,用事例來提高醫護人員控制院內感染的意識??剖腋腥拘〗M每月對科內的醫院感染情況進行總結、討論,有感染病例時隨時進行分析討論,找出原因,制訂下一步控制感染的措施,有效地控制院內感染的發生。
定期對放療患者進行血常規化驗,每周1~2次,隨時掌握血象監控情況,以便及時給予針對性的處理。
3.6.1 加強病房管理,保證良好的病房環境 ①病房每天開窗通風3次,每次30 min,冬季通風時注意給患者保暖,防止受涼。②患者被服保持清潔衛生,每周更換1~2次,污染嚴重時隨時更換,患者出院、轉科、死亡時,所用物品、被服按相應的消毒隔離要求做好終末處理。③病房地面每天用消毒液拖1~2次,床旁桌椅及病床每天用消毒液擦拭及清掃1~2次,做到一桌一布一床一巾。④病房空氣消毒做到每周2次,對白細胞低的患者,增加空氣消毒次數,每天2~3次。
3.6.2 嚴格執行保護性隔離措施 當患者白細胞下降到3.0×109/L以下時,將患者安置在單間病房,限制探視,固定陪護;醫護人員進入病房戴口罩、帽子;空氣消毒每天2~3次,患者餐具、便器固定使用,用后消毒備用;室內物品、地面按相應規定處理;盡量避免一些侵入性的操作。
3.6.3 嚴格執行手衛生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 洗手是防止醫護人員因操作而引起患者外源性感染及交叉感染最簡便有效的措施,所以在接觸患者后、進行無菌操作前后、接觸血液、體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及脫手套后,均應按7步洗手法認真洗手[3]。無菌操作時嚴格無菌觀念,操作規范,使用合格的一次性無菌物品,杜絕外源性感染。
3.6.4 管道護理 對吸氧、吸痰、留置尿管、留置靜脈針等的患者,嚴格按《消毒技術規范》[4]中相應的消毒隔離要求處理,如對使用靜脈留置針的患者,定期更換套管針、透明貼膜及包裹接頭處紗布,密切觀察穿刺處的皮膚情況,如有異常及時處理;對留置尿管的患者,定期更換尿管、尿袋,觀察尿量顏色、性質,每天2次進行尿道口護理;對吸氧患者,每天更換濕化瓶及滅菌蒸餾水,按要求更換吸氧管。
2008年4月~2009年4月,我科收住患者358例,發生醫院感染18例,感染發生率為5.03%,其中,白細胞低下5例,貧血3例,有基礎疾病者3例(慢性支氣管炎2例,阻塞性肺氣腫1例)。發生醫院感染的18例患者中,上呼吸道感染8例,下呼吸道感染5例,胃腸道感染3例,泌尿道感染2例。醫院感染率明顯下降。
醫院感染不僅給患者增加了痛苦,延長了患者住院天數,使病情惡化,甚至導致死亡,同時還造成大量人力、財力資源浪費[5-7]。
放療患者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是醫院感染的易感和高危人群,存在諸多感染危險因素,雖然不可能完全杜絕,但能通過醫護人員加強責任心及嚴格執行消毒隔離措施和無菌操作規程,采取各種有效的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S].2001.
[2]邢慶華,宋志芳,于淑麗.加強護理管理工作 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發生[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47,52.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消毒技術規范[S].2002.
[5]吳月鳳.院內感染控制的進展[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0,19(2):51-52.
[6]潘玉波,王清,王秀萍,等.醫院感染狀況與防范對策[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14):32-33.
[7]沈文香,羅青松,博愛林,等.惡性血液病患者化療后醫院感染及抗感染治療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10):54-5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