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元
(昆明市東川區精神病院,云南昆明 654100)
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酒濫用引社會、心理問題不斷增多,一些研究表明酒精依賴的患病率日趨增多[1]。我院地處滇東北,東川區是全國著名銅礦區,也是世界有名的泥石流重災區,患者來源均是本地區的精神病患者、礦工及其他人群有飲酒的習慣。為更有效地治療患者和早期干預尋找規律,對住院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礙患者的資料進行分析,結果報道如下:
1984~2008年在我院的3700份精神病歷資料中,分層抽出所有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礙患者86例,占住院患者的2.32%,診斷符合 CCMD-3[2]。
回顧性分層抽樣調查,抽出病例用自編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礙臨床調查表進行登記,內容包括一般情況、飲酒情況、臨床情況三大部分。
所得數據采用率、構成比作描述性的分析。
男性85例,占 98.84%,女性1例,占1.16%;平均年齡(43.5±18.6)歲;職業:工人 45 例,占 52.32%,農民 20 例,占23.26%,干部15例,占17.44%,個體戶6例,占6.97%;受教育程度:未受教育19例,占22.09%,小學41例,占47.67%,初中(高中)25例,占29.07%,大學1例,占1.16%;民族:漢族72例,占83.21%,少數民族14例,占16.27%。
飲白酒(35°~60°)82 例,占 95.35%,啤酒或果酒(≤34°)4例,占4.65%。酒量平均每日(320±102)g。飲酒動機:社會環境影響31例,占36.05%;消除疲勞28例,占32.56%;生活應激15例,占17.44%;其他原因12例,占13.95%。飲酒年限(12.9±3.7)年。
2.3.1 診斷分型 未分型28例,占32.56%;幻覺癥26例,占30.23%;震顫性譫妄16例,占18.60%;戒斷綜合征8例,占9.30%;癡呆3例,占3.48%;人格改變2例,占2.32%;其他類型3例,占3.48%。
2.3.2 精神癥狀頻度 意識不清22例,占25.58%;譫妄17例,占19.76%;昏睡4例,占4.65%;夢樣狀態3例,占3.48%;定向障礙34例,占39.53%;注意障礙20例,占23.25%;幻視40例,占46.51%;幻聽22例,占25.58%;幻觸7例,占8.13%;激越53例,占61.62%;易激惹28例,占32.55%;焦慮抑郁15例,占17.44%;興趣缺乏12例,占13.95%;恐懼12例,占13.95%;情感淡薄11例,占12.79%;被害觀念44例,占51.16%;思維遲緩22例,占25.58%;嫉妒妄想19例,占22.09%;思維散漫8例,占9.30%;夸大妄想6例,占6.97%;失眠54例,占62.79%;生活失理33例,占38.37%;人格改變10例,占11.62%;行為紊亂38例,占44.18%;行為退縮12例,占13.95%。近記憶障礙46例;53.48%;遺忘24例,占27.90%;計算能力差33例,占38.37%;無自知力68例,占79.07%。
2.3.3 軀體損害 慢性胃炎21例,占24.41%;周圍神經炎19例,占22.09%;性功能障礙17例,占19.76%;小腦綜合征10例,占11.62%;肝疾病5例,占5.81%;消化道出血4例,占4.51%;高血壓22例,占25.58%。
2.3.4 社會損害 工作能力下降38例,占44.18%;發生意外事故16例,占18.60%;喪失工作能力8例,占9.30%;夫妻吵鬧7例,占8.13%;離婚6例,占6.97%;違紀犯罪行為5例,占5.81%。
2.3.5 治療情況 在住院期間主要是戒酒,給大量的B族維生素及糾正電解質,營養支持治療,同時根據病情特點,給小劑量抗精神病藥、抗抑郁藥及鎮靜催眠藥,消除精神癥狀。有軀體并發癥的要對癥治療;有社會功能給予心理治療和行為治療。治療效果:痊愈8例,占9.30%;近愈58例,占67.44%;好轉18例,占20.93%;無效2例,占2.32%。
本次調查只有1例是女性,與我國傳統習俗女性一般不飲酒有關。東川區工人中以礦工居多,礦工受工作環境及習俗的影響,飲酒情況普遍,受亞文化習俗的影響認為飲酒可以消除疲勞,或能減少焦慮情緒及對死亡的恐懼。酒精所致的精神障礙在西歐國家發病率較高,我國的數據雖比西歐國家20世紀50年代報告的低[3],但也應引起高度重視。調查顯示該病患者具有肇事犯法、家庭破裂、自殺自傷的社會家庭危害,更應引起全社會的關注。該病患者臨床特征中,幻覺中幻視居多,并且是首發癥狀,這與以往的報告相似[4],調查顯示有3/4的患者合并神經系統癥狀以及全身多臟器的損害。酒精對人體危害的原因:①神經毒副作用,可以直接損害大腦皮質及皮質下區,導致神經細胞的死亡;②酒精長期作用對多器官的損傷及人格的改變[5],因而患者不僅出現精神癥狀,還可以出現神經系統的癥狀,酒精不僅對中樞神經有損害,對外周神經系統以及心血管、肝脾等臟器亦有明顯的損害,并且有人提出酒精對人體損害是不可逆的內臟功能障礙和智力障礙[6],由于酒精對人體損害是不可逆的,對人體的危害極大。大量長期酗酒,不僅可造成全身多系統的損害,還因逐漸出現心理問題,精神失常,人格改變,致使社會能力下降,家庭出問題。因此,要重視酒精所致精神障礙的危害,預防為主,加強戒酒宣傳,對已發生酒精神中毒的患者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使他們早日恢復健康,戒掉酒癮。
[1]沈漁邨.中國九個城市4種職業人群酒精神依賴協作研究[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2,6(3):112-114.
[2]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編.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3)[S].山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62-75.
[3]Berglund MD.Suicidein Alcoholism [J].Arch Gen Psychiatry,1984,(9):888.
[4]唐英.酒精所致精神障礙76例分析[J].上海精神醫學,1998,10(2):103-104.
[5]胡建,楊德森.酒中毒所致大腦損害的病因與神經生化研究(綜述)[J].國外醫學精神病學分冊,1998,25(1):31-34.
[6]姜佐寧.我國成癮精神病學近年的進展[J].中華精神科雜志,1999,32(4):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