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松
(湖北省荊門市五三農場白龍觀醫院,湖北荊門 431821)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醫療技術的水平提高,人均壽命的延長,在人口比例中老年人越來越多。根據有關資料顯示,2005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1.03%(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7.69%)。由于人口老齡化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變化,中老年人冠心病發病呈增長趨勢。冠心病是老年人常見病和多發病之一,急性心肌梗死屬冠心病嚴重類型,對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極大。此類疾病的常見誘因為飽餐、勞累、情緒改變、飲酒等。回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期間診治冠心病病例,其中4例為急性胃腸炎誘發急性心肌梗死,現將病例資料整理分析如下:
男性3例,女性1例,年齡62~73歲,平均65.7歲。4例患者中下壁心肌梗死2例,前間壁心肌梗死1例,廣泛前壁心肌梗死1例。其中,既往有高血壓病史3例,糖尿病病史2例,1例有房顫病史,4例均有高脂血癥病史,3例男性均有嗜煙史。
4例患者均以急性胃腸炎收治內科,有明確不潔飲食史,診斷為急性胃腸炎,表現為頻繁腹瀉,解黃色稀水樣便,3例伴有惡心、嘔吐,2例有發熱,4例均在衛生室、診所進行過治療,從發病至入院時間1~3 d,平均2 d。入院時,4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脫水征象,其中,1例伴暈厥1次,2例入院前有胸悶癥狀。
伴暈厥患者入院后出現休克,經進一步檢查確診為廣泛前壁心肌梗死并心原性休克,經積極搶救無效死亡。2例患者入院當天經常規心電圖檢查,1例入院第2天出現胸痛,經心電圖檢查發現心肌梗死,該3例患者后經心電圖動態監測、心肌酶學檢查符合心肌梗死演變過程。4例患者行電解質檢查均提示低鉀、低鈉血癥。經過糾正水電解質紊亂、擴冠、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營養心肌、抗感染等綜合治療,3例患者病情穩定,住院12~20 d出院。
我院近年來收治的4例老年人因急性胃腸炎誘發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分析原因如下:①老年人具有多病性特點,且免疫功能低下,容易發生感染性疾病,各個臟器功能減退,代償適應機能差,容易產生并發癥和后遺癥。②大多數老年人冠狀動脈已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及狹窄,易造成血流不暢,心肌缺血、缺氧。且老年人對脫水反應不敏感,對水、電解質平衡的調節能力差,患急性胃腸炎如不及時規范治療容易造成脫水,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小板聚集,從而誘發血栓形成。③急性胃腸炎時,病菌產生的大量毒素進入血液循環,引起小動脈痙攣,對原有基礎病變者,嚴重時將引起冠狀動脈閉塞,血流中斷,進而誘發急性心肌梗死。④細菌內毒素激活血小板因子,血小板合成TXA2增加,引起血小板聚集,易導致血栓形成。⑤由于腹瀉、嘔吐導致大量的水分和電解質丟失,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及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激活,血管加壓素、血管緊張素II等分泌增加,可致冠狀動脈收縮,冠脈血流量減少[1]。交感激活引起的急性期反應使血液黏度升高,凝固性升高,促進病損血管處(粥樣硬化)的血栓形成,引起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2]。
由于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和身體等方面均處于衰老與退行性改變的狀態,因此,許多老年人往往同時患有數種疾病。有些老年人在長期患慢性疾病的基礎上又并發新的急性疾病,如果不及時正確的診斷和治療,極有可能耽誤病情,甚至危及生命。本組病例中,4位患者均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律失常等基礎性疾病,其中1例糖尿病患者因腹瀉誘發廣泛前壁心肌梗死并心原性休克,經積極搶救無效死亡,另3例雖然在院外進行了治療,但由于治療不規范,最終仍然誘發心肌梗死。提示,基層醫療單位在接診發生胃腸炎的老年人時,特別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者,要引起足夠重視,在病因治療的同時,應積極糾正水、電解質平衡失調,防止發生脫水及內環境失衡,密切注意監測血黏度等血凝指標,必要時給予擴容、抗凝、降低血黏度治療,以避免心肌梗死等血栓性疾病的發生。
老年人由于臟器功能衰竭,反應性降低,對疼痛不敏感,發生心肌梗死時臨床癥狀不典型者多見,且病情嚴重程度高,并發癥發生率高,死亡率高。陳志術等[3]報道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中無痛性心肌梗死發生率為38.6%。本組4例中,除1例于入院第2天感胸痛行心電圖檢查確診心肌梗死,另3例未出現過明顯胸痛癥狀,其中1例并發心原性休克死亡,2例為入院后常規心電圖檢查發現。國內學者通過心肌梗死誤診、漏診病例分析認為,就診入院時因各種原因未行心電圖檢查是心肌梗死誤診、漏診的主要原因[4],特別是許多患者由于并發多種慢性疾病,其長期反復的發作及多種疾病發作時癥狀和體征的重疊,導致病情十分復雜,若患者此時是由臨床經驗不足的醫生接診,就很可能不行心電圖等檢查而導致誤診、漏診。筆者建議基層醫療單位對50歲以上的患者入院后應常規給予心電圖檢查,并在治療過程中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對突然發生氣促、胸悶、胸痛、暈厥者,需及時監測心電圖和心肌酶,以便早期診斷和治療。
[1]王煥元,曹林生.心臟病學[M].2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029.
[2]金惠銘,王建枝.病理生理學[M].6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5.
[3]陳志術,翁偉進,奚可容,等.老年人無痛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研究[J].現代醫學,2007,35(1):48.
[4]王承輝,何小輝.心肌梗死誤診影響因素的數據分析[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09,3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