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彭瑩,盧遠飛,何俞勤,楊 省,王 柳
(廣西中醫學院,廣西南寧 530001)
陽桃系酢漿草科陽桃屬植物,又名五斂子、五棱果等,原產于印度、馬來西亞,現廣泛種植于熱帶[1],晉朝時傳入我國,距今有上千年歷史,目前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云南、福建、臺灣等地。陽桃具有保健食療作用,可用于治療風熱咳嗽、咽痛、煩渴、牙痛等。陽桃葉則有祛風利濕、清熱解毒、止痛的功效,主治風熱感冒、小便不利、產后水腫、跌打腫痛[2]。目前已發現陽桃果實含揮發性成分、胡蘿卜素、黃酮[3]、多酚及多糖[3-5]。從陽桃葉中分離出兩個黃酮碳苷(carambola flavone)和異牡荊苷[6],有學者采用單因素實驗和正交實驗法研究了酸甜陽桃葉的總黃酮成分提取工藝[7-8],測定了陽桃葉的微量金屬元素含量[9],但其他類型成分尚無文獻報道,也未進行過預試。本文采用試管反應和濾紙反應法,首次對陽桃葉的化學成分進行預試,為進一步研究其活性成分提供科學依據。
馬頭牌JVT-5架盤藥物天平(上海醫用激光儀器廠);ZF-Ⅰ型三用紫外分析儀(上海顧村電光儀器廠);回流裝置和蒸餾裝置均為自裝。
陽桃葉于2009年9月采于廣西南寧虎邱,自然晾干后粉碎備用。95%乙醇、石油醚、氯仿、濃硫酸、濃鹽酸、冰醋酸、醋酐、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濃氨水、碳酸鈉、氯化鈉、茚三酮、硫酸銅、酒石酸鉀鈉、α-萘酚、三氯化鐵、明膠、溴甲酚綠、鎂粉、三氯化鋁、硼酸、枸櫞酸、過氧化氫、醋酸鎂、鹽酸羥胺、對硝基苯胺、亞硝酸鈉、3,5-二硝基苯甲酸、苦味酸、亞硝酰鐵氰化鈉、碘化汞鉀、碘化鉍鉀、硅鎢酸均為國產分析純。
2.1.1 水供試品溶液制備 取樣品約10 g,加蒸餾水100 ml,浸漬3 h,濾過,取濾液10 ml,作為冷水供試品溶液;剩余藥渣在60℃水浴上恒溫加熱30 min,過濾,濾液為熱水供試品溶液。
2.1.2 乙醇供試品溶液和酸水供試品溶液制備 取樣品約10 g,加95%乙醇100 ml,水浴加熱回流1 h,趁熱過濾。向濾液中加入蒸餾水使含醇量約為70%,將其轉入250 ml分液漏斗,加30 ml石油醚萃取3次,以除去葉綠素。將醇提液分成兩份,一份為乙醇供試品溶液,將另一份濃縮成膏狀,加5%鹽酸溶解,過濾,濾液為酸水供試品溶液。
2.1.3 石油醚供試品溶液制備 取樣品約2 g,置具塞錐形瓶中,加石油醚10 ml,密閉靜置3 h,過濾,即為石油醚供試品溶液。
2.2.1 水供試品溶液預試驗 冷水供試品溶液作氨基酸、多肽、蛋白質檢查,茚三酮反應、雙縮脲反應及沉淀反應均無明顯現象,結果為陰性。熱水供試品溶液作多糖、苷類檢查,Molish反應有紫紅色環,結果為陽性,Fehling反應無沉淀生成,結果為陰性;作皂苷檢查,進行泡沫反應,產生持久泡沫,結果為陽性;作鞣質檢查,FeCl3反應顯暗綠色,結果為陽性,氯化鈉明膠反應無沉淀生成,結果為陰性;作有機酸檢查,測得pH值為6,進行溴甲酚綠反應,在藍色背景下有黃色斑點,結果為陽性。
2.2.2 乙醇供試品溶液和酸水供試品溶液預試驗 乙醇供試品溶液作黃酮檢查,AlCl3試驗中熒光變黃,鹽酸-鎂粉反應中溶液變紅,氨熏試驗產生黃色熒光,熒光試驗產生強烈熒光,結果均為陽性;作蒽醌檢查,進行堿性試驗和醋酸鎂試驗,溶液顏色均不變,結果為陰性。作酚類檢查,FeCl3反應顯綠色,結果為陽性,氯化鈉明膠反應無沉淀生成,結果為陰性;作香豆素及內酯檢查,異羥肟酸鐵反應顯棕色,結果為陰性,偶合反應顯暗紅色,結果為陽性,熒光試驗中無熒光產生,結果為陰性。作強心苷檢查,3,5-二硝基苯甲酸試驗、亞硝酰鐵氰化鈉試驗,溶液顏色均不變,結果為陰性,堿性苦味酸試驗顯深棕色,結果為陰性。作植物甾醇及三萜檢查,醋酐-濃硫酸反應顯棕黑色,氯仿-濃硫酸反應溶液顏色不變,結果均為陰性。酸水供試品溶液作生物堿檢查,與碘化汞鉀試劑、碘化鉍鉀試劑、硅鎢酸試劑分別反應,均無沉淀生成,結果為陰性。
2.2.3 石油醚供試品溶液預試驗 石油醚供試品溶液作揮發油、油脂檢查,樣品滴于濾紙上,有油斑,且經加熱揮散,為揮發油。
本文分別將陽桃葉的水提液、醇提液、酸提液及石油醚提取液與相應試劑反應,根據反應現象初步判斷所含化學成分類型,結果表明,陽桃葉應含糖、皂苷、有機酸、黃酮、揮發油、鞣質及酚類成分,不應含生物堿、強心苷成分,無法準確判斷其他成分。陽桃資源豐富,口味獨特,陽桃葉易于獲得,民間有藥用習慣,值得深入研究。本實驗可為進一步探究陽桃葉的活性物質提供實驗基礎。
[1]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M].43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M].43卷.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713-715.
[3]劉延吉,張旭,田曉艷.陽桃黃酮提取及純化工藝研究[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9,40(4):491-493.
[4]呂群金,衣杰榮,丁勇.Folin-Ciocalteu比色法測定楊桃的多酚含量[J].湖南農業科學,2009,7:99-101.
[5]朱銀鈴,譚竹鈞,李偉才.楊桃多糖的提取研究[J].食品工業科技,2008,29(3):105-107.
[6]Araho Daisuke Miy,Akoshi Masazumi,Chou Wenhua,et al.A new flavone C-glycoside from the leaves of Averrhoa carambola[J].Nat Med,2005,59(3):113-116.
[7]劉衛兵,陳翠,朱秋燕.酸楊桃葉中總黃酮的提取工藝研究[J].廣西科學,2008,15(1):64-66,74.
[8]晏全,劉衛兵,陳翠.甜楊桃葉中總黃酮提取的最佳工藝[J].湖北農業科學,2008,4(1):98-100.
[9]晏全,劉衛兵,陳翠.甜、酸楊桃葉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測定[J].光譜實驗室,2008,25(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