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奕梅,曹彭鋼
(廣東省東莞市太平人民醫院介入科,廣東東莞 523900)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以及醫療設備技術的不斷引進和創新,介入治療也廣泛地應用于婦科疾病中,目前認為此技術微創、保留子宮和卵巢正常生理功能,是一種簡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1],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子宮肌瘤患者放棄傳統的手術切除,而要求保留子宮接受介入治療,子宮肌瘤介入治療成功,除了需要醫生熟練的技術操作,還離不開護理人員圍術期的精心護理。筆者對35例介入治療子宮肌瘤患者實施了相應的護理對策,效果滿意,現將護理總結如下:
35例患者,年齡28~47歲,平均34.5歲。均經婦科檢查和B超、CT或MR等證實為黏膜下子宮肌瘤。其中單發肌瘤24例,占68.57%,多發肌瘤11例,占31.42%。肌瘤最大直徑10 cm,最小直徑4.5 cm。月經過多26例,月經正常9例。3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貧血。
所有患者在月經干凈后3~7 d進行治療。采用Seldinger技術,經右股動脈穿刺,放置5F導管,超選擇插入雙側子宮動脈內,盡可能遠地超選擇插管至瘤體供血動脈分支內,以減少正常子宮組織的損傷,經造影證實后注入碘化油+平陽霉素8 mg混合液8 ml,再次造影見混合液沉積良好。
1.3.1 介入術前護理
1.3.1.1 術前準備:術前行血尿常規、肝腎功能、凝血功能等檢查了解血色素、肝功能及腎功能情況,做心電圖、胸透檢查,做碘過敏試驗,備好雙側腹股溝、會陰部皮膚。術前 1~2 d給予易消化少渣飲食,防止術后便秘而用力排便,引起穿刺部位出血。術前4 h禁食禁飲,訓練床上大小便。同時檢查穿刺側遠端動脈搏動情況,以便術后對照。
1.3.1.2 心理護理:向患者及家屬介紹子宮肌瘤是婦女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解釋介入治療的目的、方法、治療的必要性、注意事項、術中反應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消除緊張、焦慮心理,使患者盡可能以最佳心態接受治療,同時取得家屬的理解和支持。
1.3.2 介入術中護理
1.3.2.1 心理護理:術中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發現反應及時處理,主動關心體貼和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動,做好解釋工作,以防止患者情緒波動而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術中適時簡單親切地解答患者的疑問,盡量用語言安慰患者,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保持患者良好的心理平衡,以使手術順利進行[2]。
1.3.2.2 術中護理:告訴患者出現惡心嘔吐是栓塞腫瘤后最常見的消化道反應,主要與栓塞時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經興奮及化療藥物副作用有關,由于患者術中處于被動仰臥位,常出現腰酸、背痛、腿麻木等不適癥狀,適當幫助按摩,增加舒適感,多安慰患者,時刻注意患者各種生理變化。
1.3.3 介入術后護理
1.3.3.1 心理護理 手術結束患者返回病房后,護士應及時與患者溝通,告知患者手術情況,并向患者交代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其產生原因、治療方法、注意事項,消除其思想顧慮,幫助患者采取舒適體位,調節好室內的溫度,注意保暖及肢體的遮蓋,減少會陰部暴露,從而消除患者的不安心理,保持室內的安靜,從而保證病人足夠的休息,也減少患者的焦慮緊張情緒。
1.3.3.2 病情觀察:術后給予心電監護監測血壓、脈搏、呼吸、血氧飽和度12 h,囑絕對臥床休息,平臥位,穿刺側肢體伸直制動24 h,12~24 h拆除彈力繃帶,囑患者避免用力排便或咳嗽,防止包扎敷料松動移位或脫落。嚴密觀察血壓、脈搏、精神狀態,穿刺部位有無出血、滲出;觀察該側肢體遠端的血液循環,即肢體遠端皮膚溫度、色澤、腳趾活動度,足背動脈搏動等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給予處理[3]。術后疼痛是機體應激反應的一個重要表現,主要是由于栓塞后局部盆腔器官組織缺血、肌瘤腫脹壞死、子宮肌瘤痙攣收縮等引起的[4],教會患者緩解疼痛的放松方法。子宮肌瘤栓塞后,由于肌瘤壞死組織脫落,陰道常有少量出血,向患者講解此屬正常反應,消除患者的顧慮,做好衛生宣教工作。術后28例出現低熱,用關心的語言告知患者術后發熱多為子宮栓塞后肌瘤缺血性壞死吸收引起發熱,鼓勵患者多飲水,發熱只要患者能夠耐受,可不給予藥物降溫處理,以高熱、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易消化飲食為宜少食多餐,保持大便通暢。
經過細致、周密的介入治療及護理,取得良好的效果。有效率100%,未發生護理并發癥。
通過對35例子宮肌瘤介入治療患者的護理,我們體會到,術前高度重視,充分準備,術中密切觀察患者變化,嫻熟配合,術后及時和患者溝通,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根據不同的心理變化對癥下藥,消除各種不良情緒,可使介入治療達到最佳的效果。
[1]陳曉明,羅鵬飛.子宮肌瘤導管栓塞治療的安全性不容忽視[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4,38(8):790-792.
[2]邵雙玲,陽桃海,郭蘇玲.肝癌介入治療護理體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4):53-55.
[3]張金山.現代腹部介入放射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79-8l.
[4]柳曦,馮敢生,梁慧明,等.選擇性子宮動脈栓塞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研究[J].介入放射學雜志,2001,10(1):13.
[5]李勇,陳曉明,杜娟,等.子宮肌瘤導管栓塞治療的安全性病況評估[J].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2005,(14):34.
[6]鄭秀霞,周呂菊.婦產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