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廣珍
(山東省泰安市第四人民醫院外一科,山東泰安 271000)
賁門癌是一種惡性度很高的癌癥之一。患者全身消耗癥狀嚴重,死亡率高,存活率低。我科從2000年至今共收治賁門癌患者33例,手術治療25例,保守綜合治療8例。術后患者均給予相應的家庭康復護理指導,生活質量有很大改善,存活時間相對延長。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33例賁門癌患者中約2/3的患者有飲酒嗜好,1/4的患者生活居住地為癌癥高發區。所有患者均做病理切片確診。16例患者行放療治療,30例患者行化療治療。手術患者術后禁食3~7 d后均可進流質飲食,切口愈合好,術后15~20 d出院。
1.2.1 飲食方法指導 術后半個月~2個月,患者可進食易消化、高蛋白(如瘦肉末、蛋類、豆類、奶、菌菇類)食物,以補充各種氨基酸;高維生素(高含維生素 A、C、E、K、葉酸)食物;富含微量元素膳食(如香菇、海帶、紫菜、蛋黃、黃瓜、大白菜及動物內臟、人參、枸杞、山藥、靈芝等)。定時定量進餐,少食多餐,每日進餐5~8次,每餐不宜過飽。進食后家人要讓患者半臥或慢步行走30 min,切忌立即平臥,造成食物反流,出現心慌、出冷汗等癥狀,導致患者意外。家人為患者準備食物宜清淡、新鮮。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油炸食品等。要戒煙酒。
1.2.2 手術切口部護理指導 注意患者切口周圍皮膚衛生,保持皮膚清潔,定時洗澡,洗澡時不要用刺激性強的肥皂,不要用力搓洗傷口處皮膚,若切口周圍皮膚局部出現紅腫,可用75%酒精棉簽涂擦后外涂金霉素軟膏,如癥狀加重,家人要及時送患者去醫院檢查治療。
1.2.3 放、化療后護理要點 一般護理:有些藥物導致患者出現手足麻木、四肢顫抖,應進行局部按摩。部分藥物使患者骨質疏松,在患者下床活動或在較滑地面上行走時家屬給予提醒、攙扶,避免摔倒引起骨折。心理方面:家屬應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狀態,及時掌握其思想動態,耐心解釋化療可能發生的反應,消除其緊張感和不必要的顧慮,使患者對治療充滿信心。飲食方面: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食物為佳,少食多餐,飲食多樣化,盡量用食物色、香、味誘導患者進食。針對放射線引起的熱毒、傷陽、耗氣癥狀,可多食益氣養陽食物,如西瓜、梨、桃、烏梅、蘆根等。局部護理:避免化療藥物漏在血管外,如遇此情況,除由專科護理人員進行處理外,家屬可冰敷局部,切忌熱敷,24 h后用金黃散外敷。放療時要保持局部皮膚清潔干燥,禁貼膠布和涂刺激性藥物,避免陽光照射。若潰瘍結痂,勿用手摳除。全身護理:如白細胞或血小板低于正常值時,盡量減少探視人數,家中用紫外線消毒,避免局部碰傷,減少出血機會。
1.2.4 康復鍛煉指導 家人根據患者病情安排適當戶外活動,多接觸他人,鼓勵并陪伴其進行功能鍛煉。由于開胸手術要切斷胸部肌肉,術后須防止肌肉粘連,預防術側肩關節強直及肌肉廢用性萎縮,必須加強功能鍛煉,如上肢抬舉、過度伸臂、擴胸運動等。還可有意識地用患側上肢做梳頭、端碗、手指爬墻動作,恢復較好的患者每周可進行3次有氧運動,如慢跑、騎車、練氣功、打太極等,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若頸部做吻合手術患者,術后應減少頸部活動,不要過度左右擺動、后仰,使頸部相對固定,以利于吻合口早日愈合。
1.2.5 心理溝通方法 癌癥一旦確診,會給患者及家人造成重大打擊,患者在心理、精神方面無法接受,出現懷疑、憤怒、抑郁等一系列表現。悲痛、絕望,對生活失去信心。對于患者的診斷與預后,家人常感到震驚與不知所措,當承擔起對患者不熟悉的照顧任務后,心理壓力更大。為了照顧患者的生活和情緒的穩定,家人要時常壓抑自己的情緒,隱藏自己的感情,長時間后家人會產生嚴重的抑郁感,導致生活質量下降,所以家人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營造良好、舒心的家庭氛圍,提高自己及其他家人的生活質量,保持樂觀情緒,并根據患者情緒改變采取相應的解決辦法,投其所好,多陪伴患者,和其聊天,與同種病的康復患者交流康復經驗,讓其多聽輕松明快優雅的音樂,盡可能使其保持樂觀、開朗、愉快的心情,不要讓患者獨居,以免產生孤獨、憂郁。家人要給患者以安慰、解釋、鼓勵,使其在精神上擺脫對疾病的恐懼,增加對生活的希望,鼓勵患者享受人的尊嚴和權利,減輕患者痛苦,延長患者生命。
對賁門癌術后進行家庭護理健康指導的患者回訪結果:98%以上的患者能平靜面對現實,樂觀對待疾病,積極配合家人的護理,樂觀向上,相對延長了生存時間,提高了生命質量,尤其是按時接受放、化療的患者,效果更是明顯。
每個人生活都離不開家庭,尤其是癌癥術后患者在醫院治療一段時間后都要返回到家中休息靜養至康復。近年來隨著疾病譜的改變,癌癥發生率逐年上升,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大多數癌癥患者的生存時間延長,癌癥的5年生存率均有所改變。癌癥逐漸成為慢性疾病,越來越多癌癥患者治療與休養從醫院轉移到家庭,家庭照護成為癌癥患者的主要精神支柱。家庭康復護理對患者來說至關重要,家人的情緒,生活態度直接影響到患者的康復。
是賁門癌患者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環節,家人的關愛、照顧對患者來說比藥還要靈三分。家庭和諧、環境舒適,直接關系到患者的情緒,它能改變一個人對生活的態度,對自己人生的看法及自己生命價值的體現。
癌癥患者越來越多,單靠醫療機構無法完成患者治療、康復的整個過程,家庭康復護理任務重大,再多的患者最終都要從社會這個大家庭回到各自的小家庭調養、康復,然后去體現自己的價值。
賁門癌患者術后對生活精神方面要求較高,家庭對賁門癌患者來說至關重要,家屬和親友應有一個端正的態度和精神準備,正視現實,勇挑重擔,富有責任心和義務感,掌握一定的護理治療技術,隨時保持與醫護人員密切聯系,及時將患者的情況反饋給主管醫生和護士,得到他們的指導與幫助。家人要用親情和真心對待患者,不斷滿足患者生理、心理、社會需要。和諧、樂觀、舒適的家庭環境更有助于賁門癌患者的康復。讓家庭的溫暖驅趕患者因疾病產生的失落感和孤獨感,快樂地生活。
[1]關青.外科護理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2]張曉飛,張瑞麗,袁瑋,等.癌癥患者照顧者生存質量的研究現狀[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3):58.
[3]高雪梅.老年食管癌放射治療的臨床價值[J].中國實用醫藥,2009,4(22):33-34.
[4]孟憲英,楊忠武.74例食管癌術后心理護理[J].中國傷殘醫學,2009,1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