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蓮飛,李 芳
(安徽省蕪湖市第一人民醫院,安徽蕪湖 241000)
燙傷是臨床常見意外傷害之一,包括熱水、熱氣、熱湯、熱油等造成。我院門診換藥室經常遇到Ⅰ~Ⅱ度淺表小面積燙傷,為了探索促進愈合的護理方法,我們遵從傷口處理的現代理念,即微創少、縮短療程、減少瘢痕[1]。于2007年6月~2009年10月共收治燙傷患者40例,均采用美寶濕潤燒傷膏加利福平治療換藥,治愈率100%。現將治療及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本組患者40例,1處燙傷者25例,2處10例,多處5例;燙傷部位以四肢、胸腹部為多見,頭面部較少;燙傷面積與深度:I度~淺Ⅱ度、面積0.5%~2.0%26例,淺Ⅱ度~深Ⅱ度、面積1%~3%14例。
1.2.1 藥物準備 美寶濕潤燒傷膏,利福平膠囊。根據傷口面積使用藥物劑量。
1.2.2 不同燙傷程度處理方法 ①輕度燙傷皮膚發紅、無水泡患者,將美寶濕潤燒傷膏加利福平膠囊粉劑在無菌換藥碗內拌勻備用,用生理鹽水、雙氧水將患者燙傷部位清創徹底清洗干凈后,用壓舌板輕柔而均勻地將美寶濕潤燒傷膏加利福平混合劑涂于創面約1 mm厚,涂藥范圍要超過創面1 cm,再將混合劑均勻涂于無菌紗布上,將敷料覆蓋于燙傷部位,敷料覆蓋面積超過皮膚燙傷部位的面積l~2 cm,再用膠布固定。每2天換藥1次,一般5~7 d即可痊愈。②水泡直徑<1 cm患者,清創后先用碘伏進行消毒后,再用上述方法包扎,讓水泡內滲出液自行吸收。每天換藥1次,觀察傷口情況,3~4 d后改為每2天一次,一般7~14 d即可痊愈。③水泡直徑>1 cm患者,先在水泡基底部用碘伏消毒,采用無菌技術,用7號注射針頭于水泡基底部進針,在水泡周邊根據水泡大小戳4~6個小孔,再用棉棒滾動式緩慢地對著小孔推盡滲出液,推液時動作應輕柔,避免粗暴,減少對創面皮膚的損傷。再用上述方法包扎和觀察護理。④對于有創面的燙傷,先祛除壞死組織,用碘伏與生理鹽水1∶1配好后,用棉簽反復浸濕擦洗創面,再用上述方法處理。
1.2.3 心理護理 燒傷多為突發事件,燒傷后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很大不便。這時患者思想負擔和心理壓力很大,患者多擔心留下瘢痕,影響家庭生活,表現出的緊張、恐懼、焦慮、憂郁、煩躁不安等心理活動。護理人員應通過語言和非語言溝通方式[2-3],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接待患者時,醫護人員應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應親切、大方、誠懇、和藹、周到、細致地對待患者。對患者提出的疑問,要不厭其煩地逐一解答,以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積極配合治療,促進康復。
40例燒燙傷患者全部無瘢痕生理性痊愈。在整個治療期間患者無疼痛、無感染、精神狀態好、自理能力強,積極配合醫護人員。治療時間最短5 d,最長46 d,平均20 d。
燙傷在日常生活中時常發生。燒傷傳統外科療法,是用各種方法(燈烤、箱烘等)使創面保持干燥,盡早讓創面結痂。但干燥結痂反而促使創面組織干燥脫水,使具有活力的組織繼發干枯壞死,從而加重損傷;同時創面干燥結痂也不利于創面引流,易形成痂下感染、積膿[4];且創面換藥時組織損傷大,患者因換藥室疼痛而恐懼換藥。如何及時有效地處理小面積燙傷解決傳統外科療法的不適之處是醫務人員經常面臨的問題。美寶濕潤燒傷膏是燒傷濕性醫療技術中的主體外用藥,具有止痛、控制感染、促進創面愈合等作用已得到醫療工作者的肯定[5]。利福平是一種抗結核藥,也是廣譜抗菌藥。對結核分枝桿菌、麻風桿菌和革蘭氏陽性球菌,尤其是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均有很強的抗菌作用,且對靜止期、繁殖期的細菌均有效[6]。兩藥聯合使用,臨床實踐證明可使創面分泌物迅速減少、干燥,抑制細菌生長。有很強的殺菌收斂作用,起到加速瘡面愈合,改善燒傷局部循環,阻止創面加深使間生態組織迅速復活;能有效地預防創面感染;控制纖維素的過度分化,減輕瘢痕增生、攣縮。對患者活動的影響小,不留瘢痕,且價廉物美,使用方便,不過分強調無菌環境,治愈率100%。因藥源豐富,無明顯不良反應,易被患者接受,是門診治療燙傷的一種好方法。
美寶濕潤燒傷膏加利福平治療燙傷的適應證與注意事項:療效觀察顯示,美寶濕潤燒傷膏加利福平對Ⅰ度、淺Ⅱ度燙傷效果很好,深Ⅱ度燙傷次之,對Ⅲ度燙傷能起暫時保護創面的作用。在治療中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清洗創面,應及早、徹底除去污物及浮動表皮。②早就診、早治療,減少感染機會,縮短治療日程。③治療面部時,需要保護好眼睛和外耳道。④還須觀察體溫、血常規的變化,注意有無感染。換藥時觀察傷口,根據傷口滲液、新鮮組織生長等情況,及時調整換藥次數,并酌情口服抗生素預防感染。⑤換藥時應注意動作應輕柔,避免粗暴,盡量減少對局部皮膚的刺激,減輕患者的疼痛。⑥給燙傷創面大的患者換藥時,由于創面與敷料粘連,應先用生理鹽水將敷料浸濕,再輕輕地揭開里層紗布,防止血痂撕裂和創面的二次損傷。
[1]蔣琪霞.傷口護理臨床實踐指南[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6-11,36-63,58-59,204-215.
[2]王文生,邢艷會.護患溝通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7):96-97.
[3]李淑杰.急性病人的心理護理體會[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6):91.
[4]魏大河.濕潤療法在大面積燒傷皮膚再生修復中的臨床運用[J].中國燒傷創瘍雜志,2003,15(4):291.
[5]楊廷芳,羅成群,周建大.濕潤燒傷膏半暴露治療小兒軀干、四肢燒傷[J].中國燒傷創瘍雜志,2004,16(3):192-195.
[6]婁建石.藥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