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蘭,劉 云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福永人民醫院,廣東深圳 518103)
隨著社會的進步及醫療衛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社會逐漸趨向老齡化[1],內科老年患者的住院率也在逐年上升。因此,他們住院期間醫療、護理安全問題成為目前醫院管理工作的首要問題之一。老年患者由于年齡逐漸增加,機體形態改變和功能降低,反應性減弱,對于病痛以及疾病的反應不像年輕人那樣敏感,癥狀不典型、不明顯,同時老年人臟器儲備功能低下,一旦處于應激狀態病情迅速惡化,容易在發病后迅速衰竭[2-3]。另一方面,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發生退行性變化,引起機體總體功能障礙、思維紊亂、記憶力減退、行動遲緩、感覺遲鈍、視力下降及疾病遷延等,均成為影響老年患者住院期間安全的危險因素[2]。因此,做好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工作,對提高醫院的醫療服務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筆者對自2008年以來我院內科收住的老年患者存在的安全危險因素進行歸納總結,找出其應對的方法,加強內科老年住院患者安全護理質量的監控,控制或消滅不安全的因素,減少醫療及護理質量缺陷,從而有效地降低安全意外事件的發生率。
需要臥床的老年人往往身體虛弱或者疾病導致老年人翻身活動受限,這類老年人最易發生的傷害是壓瘡、抓傷、窒息或墜床等,如護理不當可引發相關并發癥。
這類老年人最大的隱患是對自己的能力缺乏正確的評價,過高地評估自己的活動能力,總是怕麻煩別人而勉強去做一些事情;或者不聽醫護人員的勸阻,擅自離床活動而造成老年人意外跌倒等。
老年人由于缺乏醫學專業知識,對自己的疾病認識不夠,老年人往往不聽醫護人員的指導,不按時服藥、漏服藥,或者把一天的藥量一次性服完,造成不良后果及意外事件的發生;有些藥物靜滴時要嚴格限制滴數,老年人不聽勸阻,擅自調快滴數,造成意外事件的發生;糖尿病患者口服或肌注降糖藥物0.5 h內要進飲食,老年人不理解、不遵醫囑,不按時進食,造成不良事件的發生;服用降壓藥物時,老年人認為血壓降下來了,不需要再繼續服用降壓藥物而漏服藥、停止服藥,造成不良事件的發生。
老年人的疾病往往是慢性疾病,病情反復發作,老年患者對自己的病情和治療缺乏信心,抱悲觀、失望的態度。因此,老年患者的情緒極不穩定,常常為減輕自己的痛苦和家屬的負擔而采取極端的行為。
老年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綜合分析。評估內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資料、患者的家庭、心理社會的評估、教育需求的評估等,分析患者存在的個體化的高危因素,針對患者存在的危險因素制訂個性化的護理計劃,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及相應的專科護理單便于觀察和護理。如體質虛弱、需要長期臥床的患者給予壓瘡風險護理單、營養護理單等;患者有跌倒的風險時,在床頭懸掛“跌倒風險”警示標識,同時采用跌倒護理單等[4-5]。
認真落實醫療及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增強醫護人員的責任心與職業道德感,嚴格執行操作規程。護理人員值班期間,對病室患者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數;特別是夜班期間,更應加強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勤觀察,有高度的慎獨精神,把好醫囑關,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操作中不可隨意簡化操作程序;護理人員同時也不可忽視操作中的病情觀察,如置冰袋觀察有無凍傷、置熱水袋觀察有無燙傷、約束帶有無皮膚損傷等[6-9]。此外,加強護理實習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避免任何差錯事故及安全隱患的發生。
醫護人員工作中認真評估老年人存在的安全隱患,對患者(包括家屬在內)加強個體化的健康教育及安全知識的宣傳,耐心向老年人及家屬講解不遵醫行為可能帶來的后果,使患者及家屬重視,積極配合,嚴格執行醫囑,以防帶來不測。教育內容包括疾病的飲食、活動及用藥的注意事項。護理人員發口服藥時要看見患者服下才可離開,防止患者因知識缺乏而把藥物積攢后一次性吞服;靜滴藥物時,護理人員要加強巡視,細心觀察,防止患者隨意調快滴數;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有效溝通,尤其是對自己疾病認識不夠的患者,更要重點加強教育,如不能坐起的患者(顱內出血者)強行坐起,口服降壓藥或靜滴降壓藥的患者突然大幅度地改變體位或者隨意停用藥物,糖尿病患者用降糖藥物后不在規定的時間內進食,不能回家的患者自行離開病房回家住宿等。
醫院本著“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原則,加強病房設施的安全管理,給患者營造一個良好、安全的就醫環境。病室及病房的走廊設置扶手欄桿,方便老年人行走;地面鋪設防滑地面磚,洗手間有醒目的防滑標志;對已損壞的設施及時報告維修部門進行維修,確保設施安全到位,杜絕因環節設施問題而導致的安全隱患;同時勸導家庭成員協助護理,增加患者與親人的感情,讓患者感受到親人的親情和溫暖,以利于疾病的康復。
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隱患是多方面的,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醫護人員在工作中要予以重視,仔細觀察,善于發現患者現存或潛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時提出應對解決方案;同時多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了解患者的需求,盡量滿足患者的需要,將不安全的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達到確保患者安全、減少醫療糾紛的目的。
[1]施永興.以老年護理為突破口的社區衛生服務模式探討[J].中國全科醫學,2001,4(1):341.
[2]宋明萍,王靜.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J].臨床中老年保健,2003,6(1):64.
[3]張雷,高竹林,廖小青,等.老年人易患疾病的臨床表現和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6,25(1):10-12.
[4]潘紹山,孫方敏,黃始振.現代護理管理[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349.
[5]廣東省衛生廳.臨床護理文書規范[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09:103-109,132-135.
[6]高淑娟,王穎.對老年患者的心理護理[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23):118,121.
[7]張淑清,王秋云,宋兆梅.老年患者中實施健康指導的探討[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4):85-86.
[8]張慧珠.內科老年患者護理的探討[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11):129,132.
[9]楊凡.老年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2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