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生
(江蘇省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蘇州 215002)
青光眼是危害人類視力的常見和多發眼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通常以眼壓的變化,視力的減退和視野的改變為主要特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醫治青光眼之關鍵所在。青光眼由于病程較長,需終生保健,故在整體化醫治進程中,針對不同人群、不同階段,綜合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干預措施其作用也不可小視。
盡管青光眼病是一種頑固性易致盲疾病,但還是有診斷和治療方法的,良好的治療效果取決于對青光眼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1],因為只有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能有效阻斷對視神經的進一步損害,從而獲得較為滿意的治療效果。
1.1.1 把握發病特征 以閉角型青光眼為例,在發作前常有一些先兆,如視疲勞、眼脹、虹視和眉棱脹痛,尤在情緒波動和昏暗環境下更易出現。急性發作時,可表現為眼紅、脹、痛、視力減退、虹視、鼻根發酸或伴有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診斷相對容易。慢性閉角型和開角型青光眼癥狀則較隱匿,平時一般沒有明顯癥狀或僅有輕微癥狀,往往容易忽視。因此,對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視、糖尿病、貧血、不明原因視力減退的40歲以上人群更要警惕,當出現視覺異常癥狀時應及時去醫院就診,對眼壓超過正常或眼壓不對稱,即雙眼眼壓差>3 mmHg(1 mm Hg=0.133 kPa)的患者應作進一步專項檢查。
1.1.2 詳細詢問病史 如了解視物模糊、眼球脹痛出現的時間和經過有無誘因,是否伴有虹視、惡心;有無家族史;是否在其他醫院就過診;做了哪些檢查,檢查結果如何;是否用藥,用藥后的病情變化;以往視力如何;是否戴眼鏡,戴鏡視力是多少;是否有外傷、手術史;是否伴有糖尿病、心血管病等。這樣有助于理清頭緒,抓住重點,節省時間,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檢查。
1.1.3 進行系列檢查 一個人一天里的眼壓是有波動的,波動范圍一般<8 mm Hg,兩眼壓差<5 mm Hg。如果連續多日、每日多次測定,眼壓曲線中最高眼壓>30 mm Hg,波動>10 mm Hg,眼壓差>6 mm Hg,可基本診斷為青光眼。閉角型青光眼早期診斷檢查方法主要依靠暗室俯臥試驗及房角鏡或超聲生物顯微鏡(UBM)、房角形態和房角結構參數檢查。如出現房角窄、虹膜肥厚、睫狀體前位加暗室俯臥試驗陽性(試驗前后眼壓差>8 mm Hg)則基本可確診。當中老年患者經常出現頭痛、眼脹、視物模糊等癥狀,應常規進行前房深度檢查。慢性閉角型、開角型青光眼早期診斷檢查方法主要依靠眼底檢測、檢查視神經纖維是否缺損和24 h眼壓曲線。
青光眼的治療有藥物、激光、手術三種方法,所有的治療方法都是為了降低眼壓、恒定眼壓、保護視神經。
1.2.1 正確使用藥物 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應先用β受體阻滯劑抑制房水生成,如眼壓控制不滿意則可加用縮瞳劑,使小梁網間隙增寬,促進房水排出;對通過單用和聯用兩類藥物仍不能有效控制眼壓或用藥不能耐受者,可選用1%腎上腺素,該藥能增加房水排出,有效降低眼壓。經藥物治療無效者,應選擇激光或手術治療。
1.2.2 激光治療 激光治療主要有四種形式:虹膜激光打孔,激光房角成形,小梁成形,經鞏膜睫狀體光凝。此療法需要專用設備,治療前應進行相關檢查,正確合理用藥。激光治療時應盯好固視燈,保持眼位穩定,盡力避免眼球突然轉動,以防激光誤傷非靶眼組織;治療后應及時測量眼壓和作眼部檢查[1]。
1.2.3 手術治療 有研究表明高眼壓持續時間越長,視神經和視功能受到的損傷越嚴重[2]。在正確使用藥物治療的情況下,對仍然持續高眼壓或通過上述治療眼壓控制仍不理想的患者,只能早期擇機進行手術治療。手術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房角阻塞,加速房水排泄和減少房水生成。常用方法是小梁切除術或其他濾過手術,必須注意的是持續高眼壓狀態下進行小梁切除等濾過性手術危險性大,并發癥多,手術效果也不理想,因而術前應將眼壓降至正常或盡可能將眼壓控制在較低水平時再進行手術。
青光眼是一種公認的眼科身心疾病之一,情緒激動、過度疲勞、氣候突變、在暗處久留等是青光眼急性發作的誘因。為了讓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療,需指導患者掌握有關疾病的一些知識,以增強自我保健的能力,并提高其生活質量。青光眼即使通過藥物或手術治療使眼壓控制至正常水平,也會受體內外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眼壓的波動,甚至誘發急性發作,因此做好青光眼患者的健康教育尤為重要[3]。
青光眼患者情緒激動,易怒、脾氣暴躁,在突遭精神打擊時可誘發急性充血性青光眼。因此,有針對性地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撫工作尤為重要。告之其青光眼雖可致盲,但只要早期發現,合理治療,絕大多數患者是可以終生保持有效視力,故不必過度焦慮、緊張。
告之患者眼壓測量,前房角鏡檢查,眼底視神經乳頭及視野檢查等是明確診斷及其分類的重要檢查項目,以取得患者積極配合,進行接觸式眼壓計測量眼壓時囑患者忌揉眼,以免損傷角膜,做視野檢查時應讓患者放松情緒,避免緊張、疲勞等。
要對患者術前、術中、術后進行精心指導,為患者詳細講解手術目的、意義、方法,需配合的注意事項。讓患者及家屬初步了解青光眼的病因、病理以及為什么要實行手術治療;講解手術的基本步驟以及術前、術中和術后需要患者和家屬配合和注意的地方。術前指導患者遵照醫囑按時按量,合理用藥,可聘請手術成功患者現身說法,以消除恐懼心理[4]。需做青光眼濾過手術的患者,應教會患者自行按摩眼球方法以及如何預防打噴嚏、咳嗽等。
告之患者宜進易消化、清淡、營養豐富的食品,以提高組織修復力;應忌煙、酒、辛辣刺激食物,急性青光眼患者口服蜂蜜100 ml,癥狀可以緩解;甘油也有同樣療效,一次口服100 ml,能使眼壓迅速降低[5]。為避免誘發青光眼發作,飲水量一次不應超過300 ml。
指導患者生活起居要有規律,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教育患者適度參加體育活動,多到室外進行活動吸取新鮮空氣,不宜在暗室或黑暗環境長時間持續學習、工作或娛樂。氣溫變化時,注意增減衣服,以免血管舒緩功能失調誘發房角關閉而發病(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急性發作期,有明顯的季節特點,當寒冷的冬季來臨時,應注意防寒保暖[6])。睡前盡量不飲水,保持充足的睡眠。房間應選色調柔和的顏色,避免紅、黃等刺激色,以免誘發虹視。青光眼往往有家族史[7],因此要鼓勵患者親屬即使無自覺癥狀也應定期到醫院進行眼科檢查,預防青光眼的發作和減輕對眼組織的損害。要指導患者建立和諧的家庭和社會關系,避免不良刺激。
教會患者自我監測眼壓的方法,如閉眼用食指彈壓眼球,并與本人鼻尖硬度相對照。詳細交待用藥方法和時間,指導患者掌握正確點眼和涂眼膏方法;告之門診復查時間,建立病歷登記卡;提醒患者當出現眼脹痛、紅腫、惡心、嘔吐、視力下降時,應立即到醫院診治。
綜上所述,青光眼是不可逆轉的易致盲眼病之一,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早期診斷和干預是防止青光眼患者視功能嚴重喪失的關鍵措施,雖然藥物和顯微手術治療在抗青光眼治療中已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治療后的復發率仍然較高。有資料顯示,治療后的復發率與患者的不良情緒、不良生活習慣和自我護理不當成正相關。因此,針對患者的個性特點,量身定做治療方案和采取健康教育措施,應當成為當今眼科醫務工作者和高教衛生職業技術人員研究的重要課題。
[1]馮青梅,侯瑩,劉玉華.淺談青光眼病人的健康教育[J].武警醫學,2001,12(4):125.
[2]葛堅,郭彥,劉奕志,等.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治療閉角型青光眼的初步臨床觀察[J].中華眼科雜志,2001,37(5):355-358.
[3]王悅,胡嵐君,李學勤.青光眼視神經保護研究進展[J].河北醫藥,2002,24(7):587-588.
[4]劉世萍.青光眼病人健康教育的實施[J].中國健康教育,2002,18(8):539-540.
[5]吳麗珍,肖海蓮.青光眼的預防和護理[J].基層醫學論壇,2010,14(2):166
[6]吳睿.120例急性閉角性青光眼的臨床治療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09,7(2):60-61.
[7]李鳳鳴.眼科全書(中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