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峰
(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廣西南寧530001)
數控技術是集傳統的機械制造、計算機、現代控制技術、傳感技術、信息處理和光機電一體化的高新技術,是制造業實現自動化、柔性化和集成化生產的基礎。數控技術的飛速發展,正在對機械制造業的傳統生產方式和產品結構產生深刻的影響,機械制造的數控化,也已成為全球制造業的一個發展方向。而模具制造技術的迅速發展,已成為現代制造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表現在:模具CAD/CAM技術、銑削加工技術、快走絲線切割技術、電火花加工技術等多個方面。這對提高生產力具有積極意義。而模具加工技術中,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對刀操作。對刀操作不正確,一方面直接影響零件的加工質量,另一方面可能導致刀具與數控機床發生碰撞。本文主要敘述數控加工中常用對刀操作方法及其原理。
工件在機床上定位裝夾后,必須確定工件在機床上的正確位置,這個確定位置的過程,就是通過對刀來實現的。
機床坐標系是指以機床的機械原點為坐標原點建立的坐標系。數控機床的機床原點,在出廠之前已經調整好,一般不允許用戶變動。其他坐標系的建立,都以機床原點為基準。數控機床每次開機、斷電、故障和圖形模擬后,都要進行一次手動“回零”的操作。“回零”后,使刀架或工作臺返回機床參考點。數控機床回到參考點后,機床坐標系才能回到正常的狀態。數控車床的機械原點,通常在卡盤前端面與主軸中心線的交點處;數控銑床和加工中心的機械原點,是數控機床零位,各坐標為零的一個特定位置。
工件坐標系又叫編程坐標系,是以工件原點或程序原點為坐標原點建立的坐標系。工件原點或程序原點,是人為設定的,在理論上可以是工件上或外面的任意一點,但如果選取不當,編程時坐標的計算將非常復雜。因此,選取工件坐標系原點的原則是:
(1)應使編程簡單;
(2)在機床上找正容易;
(3)加工過程檢查方便;
(4)引起的加工誤差小。
具體選取的程序原點,應和零件的定位基準有一定的尺寸聯系,這樣才能確定機床坐標系和工件坐標系之間的關系。一般將程序原點選取在零件的設計基準或工藝基準上。數控車床通常將工件原點選在工件右端面與中心線的交點處;數控銑床可選兩垂直邊的交點或上表面的中心;對以孔定位的零件,可選孔的中心為工件原點。對于Z軸方向的工件原點,一般選在工件的表面,并盡量選在精度較高的表面,必要時,可在表面先光一刀,以得到一個較平整的表面。
對刀操作實質包含三方面內容:
(1)刀具上的刀位點與對刀點重合;
(2)編程原點與機床參考點之間建立某種聯系;
(3)通過數控代碼指令確定刀位點與工件坐標系位置。
其中,刀位點是刀具上的一個基準點(車刀刀位點為刀尖,平頭立銑刀刀位點為端面中心,球頭刀刀位點通常為球心),刀位點相對運動的軌跡,就是編程軌跡;對刀點就是加工零件時,刀具上的刀位點相對于工件運動的起點;而機床參考點是數控機床上的一個固定基準點,一般機床工作前,必須先進行回參考點操作,各坐標軸回零,才能建立機床坐標系。
一般來說,對刀點應選在工件坐標系原點上,這樣有利于保證對刀精度,減少對刀誤差。也可以將對刀點或對刀基準設在夾具定位元件上,有利于批量加工時工件坐標系位置的準確。
對刀是數控車削加工中極其重要的一項基礎工作,試切對刀法,因其較高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而得到廣泛應用。下面以GSK980T車床為例,介紹G50試切對刀法(如圖1所示)。

圖1 試切對刀法示意圖
程序的一般格式:
O1000(程序名)
N10 T0101(調用基準刀刀補值建立工件坐標系)
N20 G90G00 X100 Z50;
N30 M03 S800 ;(主軸起動)
……
N300 M30;(程序結束)
(1)裝夾好用于對刀的鋼材工件和刀具;
(2)主軸正轉,手輪方式,基準刀(01號刀)沿表面A切削,將工件右端面車一刀;
(3)Z軸不動,沿X軸釋放刀具;
(4)取工件左端面中心為工件原點,測量A表面與工件原點之間的距離b,程序錄入方式下,先輸入“G50”按“輸入”健,再輸入“Zb”再按“輸入”,點擊“循環啟動”。把當前Z向絕對坐標設為b;
(5)手輪方式沿表面B切削;
(6)X軸不動,沿Z軸釋放刀具,停主軸;
(7)測量直徑α,程序錄入方式下,先輸入“G50”按“輸入”,再輸入“Xα”再按“輸入”,點擊“循環啟動”,把當前的X向絕對坐標設為α;
上述操作,實際上是將用于試切的刀具作為標準刀,根據標準刀具建立坐標系,使其刀補為零。刀架上的其它他刀具,則要通過和標準刀作比較,比較它們在X和Z方向的長度之差,系統會自動計算出其差值,作為其他刀具的刀補值。方法是利用工件上的試切表面作間接比較,具體操作不再詳述。
在數控銑床削加工操作中,對刀的方法比較多,本文以XD-40數控銑床(采用FANUC—0iMATE數控系統)為例,通過程序引入,介紹試切對刀操作方法。
我們通常使用CRT/MDT畫板[of fset]功能鍵、[坐標系]選擇鍵設置6個工件坐標系,然后通過在程序中指定一個代碼來選擇其中的任一個,建立工件坐標系。
程序的一般格式:
O1000(程序名)
N10 G54 G90 G01 X0 Y0 Z80 F100;
(采用G54建立的工件坐標系編程)
N20 M03 S800 ;(主軸起動)
……
N300 M30;(程序結束)
(1)試切左側。將工作方式打到手動,主軸正轉,進給換到手輪方式,降低速度,移刀試切左側,直到銑刀周刃輕微接觸工件即停止進給,增大速度,Z方向抬刀;
(2)按設置(軟鍵)—X鍵—起源,屏幕X相對坐標清零;
(3)移刀試切左側,銑刀周刃輕微接觸工件即停止進給,增大速度,Z方向抬刀,主軸停止;
(4)讀機床坐標X相對坐標值除以2,計算工件中心X相對坐標位置;
(5)用手輪方式將刀移到X方向中心位置。
(1)試切前側。將工作方式打到手動,主軸正轉,進給換到手輪方式,降低速度,移刀試切前側,直到銑刀周刃輕微接觸工件即停止進給,增大速度,Z方向抬刀,主軸停止;
(2)按設置(軟鍵)—Y鍵—起源(軟鍵),屏幕Y相對坐標清零;
(3)移刀試切后側,直到銑刀周刃輕微接觸工件即停止進給,增大速度,Z方向抬刀,主軸停止;
(4)讀機床坐標Y相對坐標值除以2,計算工件中心Y相對坐標位置;
(5)用手輪方式將刀移到Y方向中心位置。
(1)降低速度,主軸正轉,用手輪方式移刀試切表面,直到銑刀輕微接觸工件即停止進給;
(2)記下此時的Z值即為Z0值。
(1)自動測量并輸入偏移值。按OFFSET鍵—坐標系—將光標移動到G54處對應X、Y、Z處,分別輸入X0測量、Y0測量、Z0測量(EXECT處的基本零偏必須X、Y、Z都為0。)
(2)輸入刀具半徑補償。試切法對刀方法簡單,但會在工件上留下痕跡,且對刀精度較低,適用于零件粗加工時對刀操作。
數控加工時的對刀操作,是數控加工的關鍵,只有掌握了對刀的原理和要領,明白了對刀的目的和作用,才能快速而正確地完成好對刀操作。同時機床操作者采用何種方式對刀,也是根據現場情況,零件加工階段和操作者的習慣,目的是使整個對刀操作簡潔,并保證零件加工質量。
[1]金滌塵.現代模具制造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
[2]明興祖.數控機床與系統[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3]陳國平.數控機床加工的對刀技巧[J].機床與液壓,2002,(6):268-269.
[4]張柱銀,明興祖,姚建民.數控加工中對刀問題的處理[J].組合機床與自動化技術,2002(9):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