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今年臺灣春節假期長達9天,是歷年來少有的漫長假期。臺灣景氣漸漸復蘇,一掃去年春節因金融海嘯帶來的冷清頹唐,街頭、商店、景區,甚至高速公路都是人來人往、喜氣洋洋,島內民眾著實過了一個“充滿生機”的新春佳節。
今年因為大陸家電下鄉與陸客來臺兩大因素的刺激,臺灣高科技業與飲食業完全復蘇,與去年的那種冷冷清清相比,今年臺灣各大電子企業都舉辦大型尾牙宴,不但花費數億元(新臺幣,4.7元新臺幣約合1元人民幣,下同)邀請明星主持,有些公司更發出高達10個月的年終獎金。尾牙宴中高額的摸彩獎金更是令人吃驚,郭臺銘的鴻海尾牙宴中就發放7億元的摸彩獎金,造就了12個千萬富翁。臺灣各大報次日還報道稱,有員工因為早走而失去近3000萬元摸彩頭獎的機會,可見臺灣多家企業的景氣繁榮。
今年島內絕大多數飯店人均2000元以上的年夜飯,都在去年11月間預定一空,而臺北西門町、東區鬧市、士林夜市等商業區,更是從除夕前一天晚上開始,天天都人潮涌動、摩肩接踵。有統計稱,多個大百貨公司長假期間都有約5億元以上的業績。甚至賣牛肉面、蚵仔煎的小攤販,營業額也都比往年多了三到五成。
過去春節期間臺灣街頭巷尾都少不了鞭炮聲,尤其是除夕當晚12點跨年、與初五早上7點各商店開市,經常是鞭炮聲一起就引發全臺灣每個角落都爭相燃放,而且一放就是10分鐘以上,此起彼伏熱鬧無比。今年臺灣民眾放炮卻有“以光影取代聲響”的趨勢,這倒不是當局“禁放”,而是由于收入增加,再加上當局鼓勵跨年時在各大城市的中心區放焰火。今年除夕的臺灣上空充滿了火樹銀花的焰火光影,鞭炮聲雖少了一些,但是富足與歡樂的景象卻是更多。
過去很多臺灣民眾喜歡春節時外出旅游,今年也是如此,臺灣到大陸、東南亞、歐美的機票早在去年12月幾乎都預訂一空,很多人只好改為島內游。臺灣平均每3個家庭就有1輛轎車,民眾又喜歡自駕游,因此長假期間幾乎所有的道路都塞滿了車,公路甚至變成停車場,但是大家仍是樂此不疲。長假期間氣溫下降,很多人更是為了賞雪,就算塞車七八個小時,也要到合歡山等高山上去等瑞雪。北投溫泉、紗帽山等地,洗溫泉的民眾更是“滿坑滿谷”,經常得等上三四個小時才能泡上溫泉。臺灣人還喜歡初一時到各大廟宇“搶頭香”,每個人都手握一根粗大的香枝,擠進廟宇,瘋狂地將香枝投入香爐內,經常一個直徑一米的香爐片刻間就被塞滿,香枝密集到一定程度會立即熊熊起火,臺灣人把這種著火的現象叫“發爐”,認為是吉兆。
臺灣沒有類似大陸春晚這種節目,因為臺灣的電視公司非常分散,而且各做各的春節特別節目,今年不同的是除了親綠的電視臺外,各電視臺的春節特別節目大多有介紹大陸風光習俗的節目,有的更直接請大陸配偶上電視介紹兩岸的交流與和睦,大陸春晚的節目內容也大多被臺灣電視臺轉播,使得臺灣今年的春節也“很大陸”。▲
環球時報2010-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