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雪晶



談及福州收藏界不得不提起一位赫赫有名的收藏大家,他就是擁有瓷器、銅鏡、紫砂壺、古董鐘、郵票、門券、書籍、宣傳畫、連環(huán)畫、報紙、婚書、獎狀、火花等20多種門類、5萬多件藏品的張祖仁。
走進張祖仁100多平方米的家,屋內(nèi)上上下下到處擺放的各類藏品令人眼花繚亂,五花八門的“寶貝”儼然組成了—個歷史博物館。大開眼界的同時不禁讓人發(fā)出陣陣驚嘆:福州竟有如此稱奇的收藏家!
福州“紅色收藏”第一人
出生于50年代的張祖仁是福州市第二中學的一名體育老師,70年代的他曾榮獲福建省眺高項目冠軍,而第一個藏品也正是獲獎的獎章。因體育而結(jié)緣收藏的他,從此一發(fā)不即使拾。民國體育宣傳畫、清末八旗兵健身球、亞運會門票和紀念章、全國運動會獎章、奧運會紀念章、申奧陶瓷、申奧火炬等等都是他的體育收藏精品。
除了體育題材的藏品,“紅色藏品”也是張祖仁一個十分重要的收藏大項。主要藏有《毛主席語錄》(紅寶書)880本、《毛澤東選集》880本(已申請吉尼斯世界記錄)。此外,還有毛澤東文獻資料3800件、鄧小平文獻資料實物3600件、抗日戰(zhàn)爭文獻資料實物1000多件。如此驚人的“紅色藏品”數(shù)量使,導張祖仁在圈內(nèi)有著“福州‘紅色藏家第一人”、國內(nèi)“紅色收藏大家”的稱號,收藏事跡先后被國內(nèi)多家媒體報道百余次。
當問及為何對“紅色藏品”情有獨鐘時,張祖仁告訴記者,自己是恢復高考的受益人,對鄧小平領(lǐng)袖身懷感激之情,相關(guān)的文獻資料無疑是最珍貴的寶物。同時“紅色藏品”也見證了中國歷史文化的變遷,極具收藏價值。
隨著張祖仁藏品的日漸增多,微薄的工資已無法支付他添置更多心愛的“寶貝”。出身醫(yī)學世家的張祖仁便在工作之余學習推拿,因技術(shù)高超,賺取了不少兼職費用,而這筆錢全部用來購買了藏品。朋友戲稱:“沒和收藏,也就沒有張祖仁這位癡迷‘紅色的推拿大師了。”
“獨樂不如眾樂”
作為收藏大家,張祖仁和有些藏家的神秘、低調(diào)有所不同。近幾年,他多次將自己珍藏的物品無償捐贈給社會,關(guān)注愛心慈善事業(yè)。在四川和臺灣大地震后,他將自己多件藏品進行拍賣,所得款項全部捐贈給災區(qū)。同時還向中國軍事博物館、中國體育博物館、孔廟和國子監(jiān)博物館、福州市博物館捐贈千余件藏品。其中“全國國民體育會議報告”和“正德年間賜同進士出身名單”還填補了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收藏空白。“把我手中珍貴的東西捐出去,讓國家保管,讓更多的人來了解歷史,分享我的收藏樂趣是我最大的心愿。”張祖仁道出了他“獨樂不如眾樂”的心聲。
除此之外,為了支持2008年北京奧運會,身為體育老師的張祖仁將自己收藏的3套藏品:壽山石福娃、申奧瓷盤和清代八旗兵健身球捐贈給北京奧組委。這3套藏品中,最具特色的就是5塊用壽山石雕刻成的不同形象的奧運福娃圓盤,其色彩鮮明、雕工老辣,堪稱精品。
隨后,張祖仁還將500多件奧運體育收藏品在福州市檔案館展出,其中第22屆莫斯科奧運會紀念章、辛亥革命時期銀質(zhì)體育章、清代木板體育漆畫、唐代象棋均為經(jīng)典藏品。通過辦展,不僅向市民宣傳了奧運精神,還增加了市民對世界奧運會以及我國體育運動發(fā)展歷程的了解。鑒于張祖仁為北京奧運會獻上了自己的一份厚禮,同時收藏事跡特別突出。北京奧組委將其選為2008年奧運會火炬手。
而在近期,隨著古田會議80周年紀念目的到來,張祖仁又將心準備了一本記錄古田會議相關(guān)歷史資料、反映福建老區(qū)歷史的珍貴紀念冊。張祖仁介紹說,這本底稿是也在福州左海古玩地攤上無意中發(fā)現(xiàn)的,后來查閱有關(guān)資料得知它是《福建革命史畫集》1956年版的底稿。此稿共有269頁文字,470多張照片,所有的老照片都是直接粘貼在紙張上的,一些文字還用紅筆做了修改,十分珍貴。
正值抗美援朝60周年紀念之際,相關(guān)文獻資料、老照片、宣傳畫炙手可熱。“紅色藏品”將在2010年大放異彩。
老藏家力薦三種門類
作為福州收藏界的資深藏家,張祖仁在讓大家一起分享藏品的同時,還針對2010年的收藏市場談了一些個人的看法。“2010年,我比較看好‘紅色藏品、壽山石和民俗藏品。”“紅色藏品”因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在2D09年大放異彩。張祖仁認為2010年“紅色藏品”市場依然火熱。因今年正值抗美援朝60周年紀念之際,相關(guān)的文獻資料、老照片、宣傳畫等勢必成為搶手貨。而2011年的辛亥革命百年紀念也會止有關(guān)辛亥革命題材的藏品炙手可熱。
除了“紅色藏品”,壽山石也十分值得關(guān)注。由于壽山石具有質(zhì)地脂潤、色彩斑斕、通靈瑩麗等特點備受藏家追捧,目前已成為海峽兩岸經(jīng)貿(mào)往來、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之一,極具收藏價值。福州作為壽山石故鄉(xiāng),收藏此石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收藏壽山石10余年的張祖仁就因此擁有一桌獨特的“石頭宴”。他一會端上一盤壽山石的燒雞,一會又擺上一籃子壽山石的雞蛋和鴨蛋,“宴席”上還有壽山石的海鮮、荔枝、花生,栩栩如生,讓人驚嘆不已。作為較早介入壽山石收藏的張祖仁告訴記者,目前收藏壽山石的人數(shù)快速增加,國內(nèi)的大買家紛紛將投資眼光鎖定在美輪美奐的壽山石上,而資源的稀缺性也必然推動壽山石價格不斷上揚。
不僅“紅色藏品”和壽山石的行隋一路看漲,民俗藏品這項特殊的收藏也漸漸走入人們的視野。當民族文化、復古風盛行的時候,喜聞樂見的民俗品收藏漸成風氣。張祖仁在收藏了大量的“紅色藏品”后,開始開辟民俗收藏領(lǐng)域。他家中不同年代的結(jié)婚書、塔式漆籠、筷子籠、秤砣、花燈等等,讓人大開眼界。特別是一些帶有濃濃年味的民俗品仿佛一下使人置身于過去喜慶的節(jié)日氛圍中。“作為地地道道的福州人,不讓福州的民俗文化遺產(chǎn)流失,是我收藏民俗品的初衷。”張祖仁道出了收藏民俗品的原因。
最后張祖仁還建議初入收藏圈的朋友可以從民俗品人手以規(guī)避更多收藏風險。因民俗品沒有字畫、瓷器等熱門收藏的高深莫測,也少有資深藏家都會看走眼的情況,價格偏低,玩家收藏起來得心應手,值得長期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