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胡又中 ●陳一 ●本報記者 劉揚 馬俊
美國五角大樓最近推出一份報告,把臺灣的防空能力貶得一錢不值,稱臺灣雖然有400架戰機,但能打仗的不多,因此“對一旦面臨中國的攻擊,臺灣空軍是否擁有保衛自己的能力提出質疑”。美國用兩岸軍力失衡的論調嚇唬臺灣已經不是第一次,但像這樣聳動的說法卻很罕見,幾乎所有的分析都認為這是五角大樓在為向臺灣出售F—16戰機造聲勢。一直尋求購買F—16戰機未果的臺灣當局,則在島內積極應和這份報告,稱他們的評估與美方并無不同。盡管他們把聲勢造得非常大,但大多數國際主流媒體并不看好美國售臺F—16的前景,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道說,因為“美國知道這項決定將會是多么的具有爆炸性和易燃性”。
賣F—16遇到最后期限
據美國《防務新聞》周刊22日發自臺北的報道,美國五角大樓的防務情報局日前向國會提交報告,稱臺灣空軍作戰能力嚴重不足,雖然擁有約400架戰機,但是這當中“僅有極少數具有實戰能力”。60架美制F-5戰斗機已經到了退役時間,126架臺灣生產的IDF戰斗機缺少“持續出擊的能力”;幻影—2000戰斗機需要頻繁而昂貴的維修,作戰戒備能力受影響;146架F-16A/B戰斗機需要進行升級。
路透社分析認為,報告的意圖是暗示“應該向臺灣提供幫助”,美國國會也可能利用該報告向政府施壓,催促向臺出售F-16C/D戰機。
臺灣“中央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說,該評估報告分公開與機密兩種版本,公開版本說明臺灣空戰與防空能力的缺陷,機密版本則是美國可能的政策選項與建議,“相信應該包括對臺出售更先進戰機”。
美國《華盛頓郵報》的文章稱,五角大樓描繪的臺灣防空能力令人沮喪,這是對臺灣防務戒備能力“非常罕見的嚴厲控訴”。文章說,報告可能是為華盛頓同意向臺灣出售相對先進的F-16戰斗機提供“正當理由”,臺灣一直想從美國購買F-16戰斗機,而且是臺灣軍購清單中最關鍵的部分。
《防務新聞》周刊還極力渲染售臺F—16戰機的緊迫性,稱向臺灣出售F-16戰斗機事實上遇到了最后期限。報道援引“美國國防產業消息人士”的話說:“今年某個時候,F-16戰斗機供應鏈將會被關閉,因為沒有新的訂單,美國及其盟國轉向生產F-35戰斗機了。一旦這種情形發生,出于成本考慮,重啟F-16生產線將是不可能的。時間限制將迫使美國做出是否向臺灣出售F-16戰斗機的政治決定。”
臺軍尷尬回應“不堪一擊說”
英國廣播公司的報道說,美軍太平洋司令部早在2008年就已經正式告知美國國防部,出售給臺灣F—16C/D戰機在軍事上有必要性,而國防部長蓋茨也已經將意見呈報白宮。奧巴馬政府最近批準向臺灣出售了“黑鷹”直升機等武器,但更加敏感的F—16C/D戰機未被列在軍售清單之上。
美國五角大樓的評估報告卻讓臺灣軍方處境尷尬。
臺灣東森新聞報道說,23日上午,臺灣“國防部”稱,不否認兩岸空中戰力確實已經向中國大陸傾斜,但臺空軍絕不至于“不堪一擊”。臺灣空軍“副參謀長”韓更生表示,臺空軍“不堪一擊”的說法言過其實,不符合實際的狀況,“臺灣空軍目前在執行任何戰巡任務上都沒有問題”。
還有臺灣分析人士對《防務新聞》周刊的說法進行逐條反駁。有臺灣空軍官員說,臺軍“幻影-2000”戰機零部件補給困難是事實,但經過努力,2008年該種戰機的妥善率為75%,已達到臺空軍的要求,而且臺空軍一直認為它能在空戰中戰勝解放軍各主力機型。至于F-16戰斗機,臺空軍的F-16A/B經過多次裝備升級,要比后期制造的F-16C/D更為適合爭奪制空權,它欠缺的只是對地攻擊能力。
更多的臺方表態則為五角大樓的報告感到高興。臺灣《自由時報》援引臺高官的分析認為,美國官方刻意將這份報告提供給媒體并選在臺北發出,是向兩岸發出極為明顯的政治訊息,可能是為宣布出售F-16C/D給臺灣進行暖身鋪路,臺灣靜觀這一發展,并會做好準備。
另據臺灣“中廣新聞網”23日報道,臺灣“國防部副部長”楊念祖表示,這份報告的確反映出臺灣空軍戰力不足的情況,和臺方的評估并無不同,這也是臺方一直積極要采購F—16C/D型戰機的原因。民進黨“立委”蔡煌瑯聲稱,這份報告呼吁臺灣要盡速加強空防戰力,民進黨百萬分地贊成。
臺灣“行政院長”也借機表達購買F—16的決心。據臺灣《聯合晚報》報道,“行政院長”吳敦義23日上午表示,兩岸軍力失衡已多年,即使未來耗費大量經費,購置設備,想扭轉情況也相當艱難,但購買必需的軍備仍不可或缺,臺灣不會放棄采購F-16C/D戰機,目前還在與美方洽談。
售臺F—16將是爆炸性的
空軍指揮學院王明志大校說,F-16C/D是在擁有很強制空能力的基礎上,又具有很強對地突擊能力的多功能攻擊性戰機,它起碼要比F-16A/B提高了兩倍以上綜合作戰能力。一旦美國將F-16C/D賣給臺灣,將會嚴重影響東南沿海空軍力量對比的平衡,更會起到實質上強化美臺之間軍事、政治聯系的作用。這是中國堅決反對的。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23日表示,由于美方宣布新的對臺軍售計劃等原因,中美關系受到了嚴重的干擾,責任完全在美方。發言人還重申,“中方將對參與對臺售武的美國有關公司實施相關制裁”。
售臺F—16幾個月前被認為是小概率事件,臺灣前駐美代表說,由于美國在很多問題上需要大陸幫忙,向臺灣出售F—16戰斗機是“極不可能的”。但五角大樓的報告讓部分臺灣人有了新的想法。有臺灣分析人士2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奧巴馬很明顯采取對中國大陸“漸漸強硬”的策略,他很可能明知大陸會有強烈反應,也要“硬是這么做”。像這次五角大樓推出報告,很難不被聯想為美國軍售政策的重大轉折。
北京大學學者余萬里認為,向臺灣售武這樣一個原本應該在美國政府和軍方內部運作的過程,現在卻要借助外部壓力來施加影響,實際上已經是軍火商們一種沒有辦法的辦法。事情發展到這一步,美國對臺出售F-16的可能性已經不大,美國也曾經明確保證不向臺灣出售大規模進攻性武器,而F-16就在其中。
余萬里說,目前中美關系雖然看起來問題很多,但基本上都在可控范圍之內。如果美國在做出不向臺售F-16的保證之后又反悔,中國是絕對不能接受的,不排除中國會做出更嚴厲的反制措施。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23日說,這份評估報告并不會加速美國向臺灣出售F-16戰斗機,原因是報告中所擔心的事情沒有一項是新鮮的,而且美國政府知道這項決定將會是多么的具有爆炸性和易燃性。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建民認為,這份報告不尋常,不排除美國有借此給下一步對臺出售武器創造輿論條件的可能性,但美國可能還有更深的政治目的,把它作為深刻介入臺灣問題戰略大布局的一部分,造出這樣的輿論可以讓大陸緊張并引起強烈反應,美國可以借此敲詐中國,實現更大的政治圖謀。▲
環球時報201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