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強
(天津工業大學機械電子學院,天津300160)
噴氣織機的發展,是新型織機發展的一個巔峰,對片梭織機、劍桿織機及噴水織機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刺激作用,促進了新型織機的發展,使各種新型織機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于是提高了新型織機的整體性能,使新型織機的發展前進了一大步。
組合凸輪開口機構,在織機中有兩種安排方式,即內側式和外側式。
內側式的特點,是開口機構安裝在織機內部。其優點是把運動從凸輪傳到綜框所需的連桿數較少,而缺點是維修和安裝時接近機構困難,而且機構的尺寸也不宜過大,凸輪的數目也不能太多,因為內側式開口機構安裝在下軸與經軸之間的頂軸內。
外側式凸輪開口機構是安裝在織機的外側,其優點是安裝、調節、維修都相當方便,適應織物品種多,凸輪數目可以較多,且在高速運轉時凸輪磨損少。
因此,采用外側式機構時,凸輪的輪廓、基圓的半徑可以適量增大,從而降低壓力角;機器無上梁,可以避免由于傳統吊綜裝置潤滑時造成的油污疵布,更換織物品種也相當方便。
外側式開口機構有兩種回綜方式:一種是積極式開口機構,另一種是消極式開口機構。
積極式開口機構,是由剛性桿連接,利用共軛凸輪來控制綜框的回綜,但這種機構的體積較大,共軛凸輪的制造相當復雜,所以此次設計筆者采用了消極式開口機構。
消極式開口機構是采用提綜和回綜相分開。提綜時,提綜繩與開口機構連接,利用凸輪開口機構來提綜;利用彈簧裝置來回綜,回綜的綜繩與彈簧機構連接,利用彈簧的回復力來回綜。
凸輪驅動綜框下降,回綜彈簧驅動綜框上升,這種回綜裝置由于回綜力的存在,使轉子與凸輪時刻接觸,這樣可以使綜框運動平穩。采用外側式開口機構,綜框可用十片綜,其中兩片控制邊組織,是平紋組織,另外八片地組織可以用來織平紋、斜紋、緞紋等多種組織,及其他復雜組織。
開口機構的作用,是根據織物組織圖上經紗與緯紗相互交織的變化規律,來控制織造循環、傳動綜框,使其按照一定的順序帶動經紗,將經紗分為上、下兩層,形成可供引緯器穿行的梭口通道。
在凸輪開口機構中,凸輪是其重要部件。經紗在開口過程中的運動規律和升降變換,由凸輪來決定。組合凸輪開口機構的設計目的,是適應JWG型新型織機高速運轉的需要,增加了織物的花色品種,提高了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同時,組合凸輪開口機構為花色品種的更換帶來了很大方便。
(1)開口機構設計的幾種方案及比較。
方案1(如圖1)——這種傳動的特點是:織機外側布置,地組織凸輪與邊組織凸輪分別裝于兩根軸上,結構緊湊,路線簡單明了。

圖1 傳動方案1
方案2(如圖2)——這種傳動方案的特點是:織機外側布置,地組織凸輪和邊組織凸輪在同一根軸上,但是邊組織凸輪和地組織凸輪的傳動時分開的。它們分別靠用螺釘與本身固結在一起的齒輪Z5和Z4來傳動。這樣就更容易分開確定地組織凸輪與邊組織凸輪的轉速,同時調節開口時間也變得很容易。這樣配置,使結構緊湊,從而使踏綜桿的結構緊湊,而且減少了特殊零件的出現,降低了機器的成本。

圖2 傳動方案2
(2)方案比較。
方案1——開口凸輪裝在織機外側,傳動時電機傳動主軸,帶動同步齒形帶輪,再由齒形帶輪通過軸傳動Z1,Z1與Z2為一對等齒數的錐形齒輪,于是Z1傳給Z2,這樣改變了傳動方向,傳到邊凸輪軸A,再通過邊凸輪軸上的齒輪Z4,傳動地組織軸上的齒輪Z3,帶動地組織的凸輪軸,傳動地組織凸輪完成提綜運動。更換織物組織時,需要更換齒輪Z3和Z4及地組織凸輪,這樣就可以與地組織凸輪組成一系列的織物組織,這種結構中,邊組織凸輪和地組織凸輪分開,調節開口時間造成一定的困難;而且邊組織凸輪靠后,使踏綜桿傳動復雜。由于箱體布置,變換齒輪和凸輪都需要充分的潤滑,可以采用油浴。
方案2——開口凸輪裝在織機外側,傳動時電機傳動主軸,帶動同步齒形帶輪,再由齒形帶輪通過軸傳動Z1,Z1與Z2為一對等齒數的錐形齒輪,于是Z1傳給Z2,這樣改變了傳動方向,傳到邊凸輪軸A,再通過Z3與Z6分別傳動地組織凸輪與邊組織凸輪。該方案克服了方案一中調節開口時間困難、踏綜桿傳動復雜等問題。
綜上分析,選擇方案2為開口機構的傳動方案。2.2 結構方案的分析
通過以上的分析,初步選定了傳動方案,但從傳動路線中,并不能看出機構是如何提綜的。為了能明確這一問題,我們對以下幾種結構方案再做分析。
方案1(如圖3)——這種結構的特點是:軸A、B、O在同一平面上,這樣的結構不緊湊,增大了箱體的體積。

圖3 結構方案1

圖4 結構方案2
方案2(如圖4)——這種結構的特點是:A、B、O軸呈三角形布置,箱體結構緊湊,滑輪裝于墻板上。整個箱體的尺寸相對于方案一來說,減小了尺寸,它的結構不僅適用于豐田噴氣織機,亦適合其它的織機,比如JWG1724系列織機。
由以上看,兩種方案箱體結構基本相同,所不同之處在于方案1的三軸A、B、O在同一平面內,而方案2的三軸呈三角形布置,從加工角度來考慮,顯然方案1比方案2容易加工箱體。由于軸A、B、O的支承座和箱體是一體的,同時鑄造出來,基本上是不漏油的。而踏綜桿上的提綜繩與踏綜桿不垂直,并且在提綜過程中,隨著踏綜桿的擺動,夾角在不斷變化,這樣就造成實際擺動升程值比理論計算的升程值要小,因此誤差是不可避免的。
由于軸A、B、O的布置不同,因此方案2要比方案1的箱體體積小,而且從理論分析中看,方案1的誤差比方案2的要大。
此外,從比較中可以看出,方案2相對于方案一來說有以下優點:
(1)箱體體積小,運用比較靈活;
(2)滑輪的調節相當方便;
(3)箱體在織機外側,可以在適當的位置安裝,而且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以滿足開口的需要;
(4)占地面積小;
(5)設計合理。
綜上分析,應選擇結構方案2。
在方案2中,為了安裝、拆裝和調整的方便,我采用了減速箱體式的箱體結構。所有的軸承支座都是和箱體一體的,防止漏油。上部使用一個防塵罩遮蓋,防止灰塵污染油。安裝軸承支座時,為了確保安裝精度,采用銷釘定位。在加工完轉軸和踏綜桿軸的軸承座時,所留下的工藝孔用一個蓋封死,有效地防止漏油,降低成本。齒輪的軸承座與箱體也是一體的,且同時鑄出,這樣對安裝變換齒輪和調節也很方便。
凸輪軸的裝配過程比較復雜,首先將邊組織齒輪及凸輪裝在套筒上,將套筒涂上一層潤滑劑,套在凸輪軸上,兩側用軸箍緊死,以防凸輪兩端竄動,將凸輪軸裝在兩側支座內,用支座蓋將其固定在箱體中。
踏綜桿上裝有軸箍,可以方便調整踏綜桿。
鑄造箱體時,為了使其簡單,防塵罩采用成形鐵板。箱體內采用油浴。為了方便換油,在箱體底部開一泄油孔,用螺栓擰緊。
凸輪開口機構是織機中常見的傳統三大開口機構(凸輪開口機構、多臂開口機構、提花開口機構)之一,可以應用于各種類型的織機,比如有梭織機、劍桿織機、噴氣織機等無梭織機。凸輪開口機構在織機開口機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可替代。
本次設計思路著眼于結合回綜裝置的要求,設計彈簧回綜式凸輪開口機構的凸輪箱體機構。在這種凸輪開口機構中,綜框下降是受凸輪驅動的,而綜框上升則依靠彈簧的恢復力,因此這種屬于半積極式消極式凸輪開口機構。在實際生產中,凸輪可靈活運用,如織重平織物可用一般平紋凸輪織制;用2/2斜紋凸輪,改變穿綜方法,可以織破斜紋和山形斜紋;又如此種凸輪采用不同穿法,可織制2/2斜紋和2/2方平組織相間的條子織物,代替多臂開口機構。
[1]沈丹峰.ZA205i噴氣織機凸輪開口機構分析[J].北京紡織,2005-10,25(5):39-41.
[2]崔鴻鈞.消極式凸輪開口機構回綜分析[J].紡織學報,2006,27(8):32-36.
[3]牛建設.新型織機開口凸輪設計[J].中原工學院學報,2005,(5):42-45.
[4]賈爭現,安寧麗.積極式開口機構中凸輪的設計和制造[J].陜西科技大學學報,2003,21(2):57-60.
[5]安寧麗,曹巨江.噴氣織機中凸輪開口機構的進化設計[J].中國設計與研究,2003,25(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