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付玉輝 劉菊花
互聯網隱私權十分重要,將其視為互聯網發展的基石,是因為它事關億萬互聯網公眾網絡生活的自由和安全,事關自由、開放、合作、共享的互聯網精神的延續和發展。
互聯網是時代之所賜,因為有了互聯網,人類才得以擁有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虛擬世界。在這個虛擬的世界里,人們可以體驗匿名交往的快樂,也可以體驗虛擬交往的陌生感和新鮮感。這個虛擬世界是如此多姿多彩,以至于人們長久以來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互聯網隱私的自覺意識和互聯網隱私權的保護。
眾所周知,互聯網這個虛擬世界的誕生為人類的信息傳播開辟了一片新的自由領地。在過去的40余年中,互聯網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固定到移動的發展歷程。未來互聯網的世界還將從人的世界向物的世界延伸,繼而會出現物聯網。在物聯網的時代,世間萬物都有可能成為互聯網世界的終端,都可能成為傳播信息的節點之一。這種人和人、物和物之間信息泛在傳播的圖景,應該比電影《阿凡達》所描述的不同生命體之間信息溝通的圖景更為誘人。
在互聯網的發展過程中,人和互聯網的關系也變得日益密切?,F實世界中存在的各種交往方式和各種交往信息,在虛擬世界中也都逐漸具備其虛擬的形式。
人們在不停地將現實生活的場景搬遷挪移到互聯網這個虛擬世界之中,同時還不斷地在這個虛擬的世界中創造著更為嶄新的生活方式。這種現實生活場景網絡化的趨勢,使得互聯網在個人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在這種歷史背景下,隱私權保護問題已經成為互聯網發展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基礎性問題。之所以說互聯網隱私權重要,將其視為互聯網發展的基石,是因為它事關億萬互聯網公眾網絡生活的自由和安全,事關自由、開放、合作、共享的互聯網精神的延續和發展。
馬克·羅滕伯格認為,隱私之于21世紀的信息經濟,“如同消費者權益保護和環境問題之于20世紀的工業社會”。由此可見,互聯網隱私權保護對于互聯網世界的重要意義?;ヂ摼W隱私權保護將越來越成為維系這個虛擬世界的重要秩序力量。
顧名思義,隱,是隱密性,非公開之意。私,則是私人性,非公共之意。薩繆爾·沃倫和路易斯·布蘭迪斯認為隱私是屬于個人的一種“不受干擾”的權利。露絲·嘉韋遜則將隱私定義為限制他人對個人三個關鍵方面的接近:秘密、匿名和獨處。韋氏字典將“隱私”一詞解釋為個人與社會公共生活無關的、不愿為他人知悉或者受他人干擾的私人事項。因此,隱私權可以理解為個人所具有的依照法律規定保護自我隱私不受侵害的權利。
互聯網隱私權的主要內容包括個人屬性、個人資料和個人通信等?;ヂ摼W隱私權的突出特征是隱私內容擴大,隱私權利范圍擴大。其中隱私權利主要包含隱私收集知悉權、隱私修改權、隱私安全請求權、隱私受益權和附帶經濟價值。由于互聯網傳播的廣泛性和快捷性的特點突出,如果比較隱私權形成侵害的程度則會發現,互聯網傳播對于隱私權的侵害要比傳統信息傳播技術對隱私權的侵害更為嚴重。
互聯網隱私權保護不僅涉及對一般互聯網用戶的隱私權保護,還涉及對工作場所雇員的隱私權保護和對兒童隱私權的保護??梢哉f,互聯網隱私權保護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領域。目前,互聯網隱私權保護仍存在一定的問題,一方面是互聯網公眾互聯網隱私權保護的自覺意識不足;另外一方面是互聯網服務提供者和運營者對公眾的隱私權保護的重視程度不足。這些不足原因使互聯網隱私權保護這個重要的核心議題處于邊緣化狀態。
雖然大部分互聯網公眾已經逐漸認識到互聯網傳播對隱私權侵害現象的存在,但是他們對互聯網隱私權被侵犯的嚴重程度還缺乏足夠的認識,互聯網行業各方對于互聯網隱私權也還沒有形成有效的保護體系。為此,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針對以上問題提出相關建議。

由于用戶對于互聯網隱私權保護的意識還不夠充分,因此互聯網隱私權保護的內容應該成為對互聯網公眾網絡素養培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用戶及其家人包括未成年人的隱私權保護都應該成為互聯網公眾所重視的內容。
筆者發現,在微博客或MSN上,有些用戶直接將自己的固定電話或移動電話號碼公示在個人頁面或簽名檔里,這種現象的存在表明互聯網用戶對于自身隱私權保護的意識比較薄弱。此外,有些用戶還隨意將孩子的照片在網上與他人分享,使孩子的照片在互聯網上進行傳播,這就為親人照片被不法分子用作其他用途這一隱私侵權行為提供了可能。因此對于互聯網隱私權的保護,互聯網公眾要經歷一個從初步認識到深度自覺的過程,要不斷提高公眾對互聯網隱私權保護的自覺意識,不斷完善對公眾互聯網隱私素養的培養。只有如此,互聯網隱私權的保護才能從用戶方面得到徹底改觀。
在互聯網應用層出不窮的今天,侵犯互聯網公眾的各種違法事件日益泛濫,消費者的信息在未經消費者本人同意的情況下也可能被互聯網運營公司收集。例如,一些網絡服務提供商利用cookie等網絡跟蹤軟件來追蹤消費者的互聯網活動,一些網絡廣告代理商則通過網絡爬蟲來獲取互聯網用戶的隱私。
美國學者理查德·斯皮內洛博士認為,作為消費者的個人隱私的喪失有兩個截然不同的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數據庫階段(database phase),第二個階段則是網絡階段(network phase)。而在網絡階段,互聯網公眾則可能受到更為異乎尋常的隱私侵害。在互聯網上,侵犯隱私權的具體行為主要有:非法收集、利用個人數據;非法監視、干涉私人網上活動;非法監視、干涉私人網絡領域;擅自在網上泄漏他人隱私。由此可見,諸如此類的互聯網隱私侵權的方式,使得互聯網隱私權的保護面臨著多方面的困難。這就使提高互聯網領域的服務提供方和運營商對于互聯網隱私權保護的自覺意識顯得極為必要。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作為移動互聯網用戶的手機用戶有更多的可能因隱私權保護不當而受到電話的騷擾和垃圾短信的侵襲;而計算機用戶則會經常受到垃圾郵件的困擾。凡此種種,都說明互聯網用戶的個人信息泄漏問題十分嚴重并給用戶的生活帶來了困擾。
從這些現象來看,無論是電信公司對于手機用戶信息的泄漏,還是互聯網公司對于用戶數據的收集和商用,或者是信息販子對于大量用戶數據庫信息的售賣,都是對互聯網用戶隱私權侵犯的典型案例。2009年,在中央電視臺“3·15”晚會上被披露的運營商泄露用戶信息的案例就引起了社會各方的廣泛關注。由此可見,通信運營商要切實擔負起構建用戶信息使用安全環境的企業責任和社會責任。而近年來出現的通過手機進行詐騙等犯罪活動則更加反映了移動通信安全方面問題的嚴重性。
有研究者認為,嚴防“手機犯罪”,要加緊立法,盡快制定手機短信息服務的管理法規?!笆謾C犯罪”猖獗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在技術發展的新領域還存在立法的空白,移動通信運營商、短信提供者等各方的權利義務不明確。而這一點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出臺的《3G通信服務規范》中得到了明確:電信業務經營者不得利用短信息平臺,向用戶發送含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第五十七條規定的禁止性內容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規所禁止的內容。未經用戶同意,電信業務經營者不得向用戶發送帶有商業宣傳性質的短信息。鼓勵電信業務經營者向用戶提供終端短信息過濾軟件下載等應用,以便用戶在終端上有選擇地接收和拒收短信息??梢?,有效的行業自律機制和明確自身所承擔的保護用戶隱私權的法律責任,對于互聯網服務公司和運營商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近年來,在互聯網傳播領域逐漸興起的關于人肉搜索的討論,以及對于互聯網實名制以及手機實名制的關注中所涉及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互聯網隱私權的保護問題。
我國于2010年7月1日起開始施行的《侵權責任法》已經對互聯網領域中侵犯公民隱私權的行為有所規范,為公民互聯網隱私權提供了充分的保護。其中,第三十六條規定:“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p>
2010年9月1日實施的手機實名制則要求“從9月1日起,凡購買預付費手機卡的用戶,必須提供真實的身份證件?!痹诰W絡實名制和手機實名制被實施之后,人們普遍的疑慮是用戶的隱私是否能夠得到更為完善的保護。因此,在我國各種類型實名制的實施過程中,信息保護工作都應該成為實名登記工作的重中之重,有關部門應該明確設置相應的信息保護條款或規定以保護用戶的隱私。另外,從互聯網監管層面來看,如何平衡互聯網監管和隱私權保護之間的矛盾,也是監管者需要重視和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如果沒有對于互聯網隱私權的保護,我們在互聯網的世界里將遭受各種可能出現的操縱和控制,將會缺乏在互聯網世界進行交往時應有的自由感和安全感。換言之,如果失去對隱私權的保護,互聯網將成為福柯所謂具有“全景效應”的虛擬全景監獄,互聯網公眾則有可能成為虛擬全景監獄中的囚徒。
因此,為了避免虛擬全景監獄圖景的形成,在互聯網隱私權保護方面,所有涉及該領域的各相關方,如涉及互聯網隱私信息的提供者、使用者、傳播者和監管者,都要承擔起互聯網隱私權保護的責任,從而形成互聯網隱私權保護的完整、有效的保障體系。對于未來的互聯網隱私權保護而言,相關各方應該各知權利、各守邊界,確保互聯網隱私權能夠得到充分的保護,從而為一個開放、自由、合作、共享、安全、有尊嚴的互聯網虛擬世界的形成奠定重要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