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華英 肖衛平 盧靖榮
先天性佝僂病發病率較高,是影響我國兒童健康的常見病之一,是國家重點防治的小兒四大疾病之一。佝僂病可以使小兒骨發育遲緩,骨質軟化,還能引起肌肉、免疫等組織器官功能異常。我們采用新生兒臍帶血進行BALP活性測定,篩查先天性佝僂病,總結分析如下。
2009年6月~2010年4月對在本醫院產科住院分娩的產婦382例及出生的新生兒388例。
早產14例,過期產14例,足月產354例。剖腹137例,順產245例。單胎376例,雙胎6例。
采用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藥科技開發總公司佝僂病診斷用骨堿磷酸酶試紙條[1],新生兒娩出后由助產士取臍帶血立即送檢驗科檢測。對BALP>250U/L的新生兒做血Ca、血P、ALP檢測。并采用問卷形式詳細調查其母在孕期的相關因素對先天性佝僂病發病的影響,主要調查從早孕起是否進行保健建卡,服用VitD及鈣的情況、日照等情況。分析這些因素與BALP活性值的相關性,從而判斷是否先天性佝僂病。
按照試劑盒提供的診斷標準:≤200U/L為正常水平,200~250U/L為可疑佝僂病水平,>250U/L為臨界佝僂病,>300U/L為活動佝僂病。血Ca正常值范圍:2.23~2.80mmol/L(甲基麝香草酚蘭比色法),血P正常值范圍:0.90~1.34mmol/L(紫外分光光度法),ALP<500U/L(速率法)。
采用SPSS StatisticS進行統計學處理。
388例新生兒檢出64例陽性,陽性率為16.49%,與我國龐海云[2]等報道的結果比較接近。
64例BALP陽性血Ca、P、ALP的異常檢出率分別為19.1%、25.0%、47.1%,說明先天性佝僂病BALP活性增高先于血Ca、P、ALP的改變。
早產兒BALP陽性率明顯高于足月兒、過期兒,雙胎兒,無一例BALP陽性。見表1。
不建卡、不進行正規系統的保健母親產出的新生兒BALP陽性率明顯高于建卡、進行正規系統的保健母親產出的新生兒。64例BALP陽性新生兒中55例(55/64)是沒有建卡進行保健的母親所產,經過x2檢驗,P<0.05,兩者差異顯著。見表2。
調查結果經過SPSS SStatisticS進行統計學處理,表明孕婦服用Ca、VitD、日照,新生兒體重與BALP呈負相關,P<0.05,有顯著性差異。腰腿痛、腓腸肌痙攣、貧血與BALP呈正相關。見表3。
佝僂病患兒體內維生素D缺乏、骨鈣化不足,成骨細胞活躍,血清BALP活性增高其改變先于Ca、P、ALP及臨床,且較骨骼的影像變化和臨床癥狀體征出現為早,并隨病情進展而不斷上升[3]。測定其活性對診斷佝僂病有特異敏感意義,可以在患兒無明顯癥狀時就檢出佝僂病,利于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同時可以監測患兒服藥情況,避免盲目服用維生素D從而導致維生素D中毒。臍血BALP檢測新方法、新技術值得廣大基層單位推廣應用。東莞市處南方沿海城市,工業、經濟發達,每年嬰幼兒佝僂病發病率低于全國,以初期、輕度為多。但新莞人占絕大多數,長期在工廠流水線上工作,實際戶外日照時間少于2h者居多;加上對該病認識不足,只注重補鈣而不補VitD的觀念誤區,從而導致發病。

表1 早產兒、雙胎兒與足月兒、過期兒的BALP活性值比較[n(%)]

表2 建卡、不建卡與BALP的關系[n(%)]

表3 相關因素與BALP的關系
孕婦的營養問題已經引起大家的重視,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孕婦每日鈣需要量1000~1500mg。特別是在孕中、晚期,母體應在醫生指導下補充VitD 制劑,以促進Ca的吸收利用。早產兒VitD水平明顯低于足月兒,所以對早產兒應及時檢測BALP活性,以便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BALP≥250U/L者,應及時補充VitD及Ca制劑。本次研究未發現雙胎兒BALP陽性,可能是孕婦重視的結果。
本研究表明從早孕起開始建卡進行正規的孕期保健,可以顯著有效地降低先天性佝僂病的發生,BALP篩查陽性率僅為3.6%,而不建卡、不進行正規的孕期保健,BALP篩查陽性率高達96.4%。孕期保健是指醫生對孕婦整個孕期進行產前檢查、監護、治療、保健指導,是婦幼保健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提高人口素質,減少出生缺陷的關鍵。加強宣傳工作,包括對孕婦、圍生期、乳兒期的合理預防佝僂病知識,并落實到婦幼保健管理系統工作中。調查發現導致新生兒先天性佝僂病發病率較高的原因為母孕期因素,如日曬時間短,飲食結構不合理,未服用VitD制劑等。為降低新生兒先天性佝僂病的發生,我們應該加強圍產期的保健,預防應該從母親做起,及時補充鈣、維生素D,延長戶外活動時間,食物搭配合理。孕婦要多喝牛奶,孕婦在孕期的5個月以后,開始每天補充適量的鈣,于妊娠中、晚期補充維生素D;每天400~800IU,能夠有效地減少先天性佝僂病的發生。
[1]王加義,文慶成.小兒佝僂病診斷用骨堿性磷酸酶試劑盒的研制[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1995,10(1):53.
[2]龐海云,阮和球,符生苗.骨堿性磷酸酶測定在小兒佝僂病中的應用[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04,12(2):112.
[3]王慕逖.兒科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