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燕
緊張型頭痛(Tension type headache,TTH)以往又稱肌收縮性頭痛、心因性頭痛、壓力性頭痛等,是原發性頭痛最常見的類型,也是神經內科門診常見疾患之一。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壓力的增大,其患病率逐漸升高,在普通人群終生發病率達30%~78%[1]。臨床觀察發現,TTH與抑郁和焦慮之間存在密切關系,且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目前,TTH的治療[1]分為發作期治療和預防治療。發作期藥物治療主要用非甾體類止痛藥、麻醉性止痛藥和肌肉松弛藥三類;預防用藥主要有抗焦慮抑郁藥等。臨床存在問題是發作期治療用的上述藥物均有較明顯的副作用,且無預防復發之功效,對伴隨的抑郁焦慮癥狀無改善;慢性TTH尚無較好的治療方法。針對上述不足之處,我們發現臨床采用中成藥頭痛寧膠囊聯合黛力新治療TTH,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且未發現較明顯的不良反應,故報道如下。
全部病例均來自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腦病科2008年9月~2009年6月的門診患者,符合入選標準共60例,使用隨機數字表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30例,對照組30例。2組性別、年齡、病程、頭痛指數資料如下,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兩組年齡、病程、頭痛指數經t檢驗,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性別分布,經用x2檢驗,差異無顯著性。
全部病例均符合①2004年國際頭痛協會制訂頭痛分類與診斷標準修訂版(ICHD-11)有關CTH的診斷標準[2];②所有患者在入組時均處于頭痛發作期;③HAMD前17項大于8分;HAMA前14項大于7分;④所有患者均行顱腦CT及/或MRI檢查,根據病史、癥狀、體征,結合影像學檢查結果,排除偏頭痛、腦血管病和顱內占位性疾病;⑤1月內未接受其他抗抑郁、抗精神病藥物治療。
治療組給予中成藥頭痛寧膠囊聯合黛力新治療(丹麥靈北制藥公司生產)。具體為頭痛寧膠囊(咸陽步長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26851),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黛力新(每片含氟哌噻噸0.5mg,四甲蒽丙胺10mg;丹麥靈北制藥公司,批號: CN-048-02-COMB-23006)每日早晨、中午各服1片。療程4周。對照組單服黛力新治療,采用同樣劑量、服法、療程。
兩組在治療期間均不應有其他抗抑郁、抗精神病、鎮靜催眠藥物以及止痛藥物。
記錄治療后1、2、3、4周末前1周頭痛發作次數、每次發作持續時間和每次頭痛程度,并計算其頭痛指數,并記錄一周的頭痛指數之和。
疼痛程度記分采用國際上臨床較為常用的直觀模擬標尺法:受試者在一支10cm長一端標“不痛”,另一端標“最痛”的尺子上指出受試者的疼痛程度。記分方法為≤2cm為1分;>2cm≤4cm者為2分;>4cm≤6cm者計3分;>6cm≤8cm計4分;>8cm≤10cm計5分。
疼痛持續時間記分:數分鐘到2h(含2h)者計1分;2~6h(含6h)者計2分;6~24h(含24h)者計3分;24~72h(含72h)者計4分;大于72h者計5分。
頭痛指數:等于每次發作的疼痛程度計分乘以每次疼痛持續時間計分之積相加。
觀察治療前和治療4周后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和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變化。
對所有病例進行臨床療效分析。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痊愈:頭痛癥狀消失,隨防3個月無復發;顯效:頭痛癥狀明顯減輕,每月發作時間縮短或減少2/3以上;有效:頭痛癥狀減輕,每月發作時間減少1/3以上;無效:頭痛癥狀未減輕。
采用SPSS11.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顯著性比較采用t檢驗,率的顯著性比較采用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顯著性。
兩組治療后頭痛指數均較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治療組1周頭痛指數與0周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2周、3周、4周頭痛指數與0周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或P<0.01)。對照組1周、2周頭痛指數與0周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3周、4周與0周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治療組與對照組同時點比較,2、3周頭痛指數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4周比較差異有極顯著意義(P<0.01)。
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4周末,治療組和對照組HAMD和HAMA評分均有不同程度減少,其中治療組減少較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減少不明顯(P>0.05)。治療后,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經過4周治療,并隨訪3個月后,經統計治療組痊愈8例,顯效17例,有效4例,無效1例,有效率為96.7%;對照組痊愈3例,顯效12例,有效9例,無效6例,有效率80.0%,經統計學處理,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見表4。

表1 治療組和對照組病例一般資料情況

表2 兩組治療后周頭痛指數變化

表3 兩組治療前后HAMD與HAMA評分比較

表4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
緊張型頭痛中醫屬頭痛范疇,臨床多采用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清熱化痰、散寒祛風、養血柔肝等法則治療。我們臨床發現其病機主要為風痰上擾,阻滯經絡,痰瘀互結,清竅失養所致。頭痛寧膠囊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精選六味藥物組方而成:天麻、全蝎、防風、土茯苓、制何首烏、當歸。天麻又名“赤箭”,辛、溫、無毒。天麻的功效為:“平肝息風,止痙,鎮痛”。全蟲祛風解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二者共為君藥。防風味甘、辛,性溫,有發表、祛風、除濕的功能。土茯苓味甘、淡,性平,有清熱、除濕、解毒的功能。二者共為臣藥。當歸味辛、甘,性溫,入肝、心、脾經,具有補血、和血的功能。制何首烏性微溫,味甘、澀,歸肝、腎經,具有補益精血,養肝安神。二者共為佐藥。全方共湊平肝熄風,活血化痰,通絡止痛之功效。何氏[3]發現在2000年~2005年關于緊張型頭痛中藥治療的28篇文獻中,從肝論治的文獻高達73.7%,活血化瘀法排位第二,達31.6%。由此可見活血化瘀與從肝論治乃是治療緊張型頭痛的兩大主要治療法則。通過本文的臨床觀察,其有效率高達96.7%,這也與上述觀點不謀而合。
緊張型頭痛其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清楚。其臨床特征是頭痛呈鈍痛,頭部有重壓感或緊箍感,無搏動性,不伴畏光或畏聲,頭痛部位多在前額(甚則波及雙顳側)、頭頂及枕部,有時上述幾個部位均有疼痛,頭痛程度多為輕中度,多不影響工作,但明顯讓患者感覺不適,影響其生活質量。現在普遍認為[1]可能與顱周肌肉障礙、神經介質代謝紊亂、中樞性疼痛調節機制異常、心理因素等密切相關。研究表明,抑郁和焦慮均存在中樞神經突觸間隙5-羥色胺水平的變化,這與TTH神經介質代謝紊亂中的5-羥色胺水平降低,二者有著同樣的生化基礎。故本文采用黛力新作為基礎治療。黛力新通過提高突觸間隙單胺類遞質的含量,從而激活中樞神經系統內源性疼痛抑制機制,發揮鎮痛作用[4]。同時它通過緩解患者抑郁和(或)抗焦慮情緒從而提高疼痛耐受性。
通過本文觀察,頭痛寧膠囊聯合黛力新是治療TTH發作期的優勢組合,其不僅能快速止痛(觀察發現其止痛時間最短20分鐘,大多在2小時左右),也能較快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且能預防復發,并且副作用最少。本文由于樣本量較小,觀察時間偏短,試驗中未采取雙盲和交叉對照,故結論未免失之偏倚。確鑿結論有待深入對大宗樣本雙盲交叉對照研究后確定。
[1]于生元,劉若卓.緊張型頭痛的研究進展[J].武警醫學,2008,19(6):541-542.
[2]Headache classification Sub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2nd edition[M].Cephlalgia,2004,24 suppl 1:9-160.
[3]何世民,蔣健.偏頭痛與緊張型頭痛的中醫治療綜述[J].中醫藥學刊,2006,24(8):1469-1471.
[4]趙海寧,李軍,朱艷,等.難治性三叉神經痛的藥物聯合治療[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04,10(2):69-70.